|||
0118腓特烈二世头像
0119四岁即王位
0117腓特烈二世宫廷
0120喜欢鹰的皇帝
0121腓特烈二世的城堡
0122巴巴罗萨皇帝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 2020/3/16
前几天,德国电视台ZDFINFO放映一部介绍中世纪德意志皇帝的历史片,这才知道,当时有一位皇帝竟会7种语言,而且醉心于科学,亲自写论文,并创办大学,这就是腓特烈二世皇帝。
说起腓特烈二世,很多人耳熟能详,普鲁士有个国王就叫腓特烈二世(1740-1786),因武功卓著被尊称为腓特烈大帝。但这里要介绍的一位,是比腓特烈大帝早500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英语Frederick II,又译弗里德里希二世),他统治的地盘,南起今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至德意志的北海之滨。无论在德国史上和意大利史上他都是不可忽视的人物,也是欧洲史上文治武功可圈可点的帝王。了解他的生平,可以看到欧洲帝王和中国皇帝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巴巴罗萨皇帝
1194年12月26日,时值我国南宋绍熙五年,腓特烈生于意大利安科纳边境地区的杰西(Jesi)。但他却是德意志皇族的后代。他的爷爷是神圣罗马帝国大名鼎鼎的巴巴罗萨皇帝。
神圣罗马帝国是以德意志疆土为主体的封建帝国,前后持续800多年。皇帝由选举产生,前后主要由6个家族(或王朝)担任皇帝。第一个是萨克森王朝(919-1024),接着是萨利安王朝(Salier,英语Salian dynasty,1024-1125),第三个是斯陶芬王朝(Staufer或Hohenstaufen,1138-1254),从1273年起,皇位首次落在哈布斯堡家族鲁道夫手里,后来又有卢森堡家族(1346-1437)和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成员当过皇帝,从1438年起,皇冠一直由哈布斯堡家族继承,一直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在拿破仑的打击下,宣布终结。
巴巴罗萨皇帝,正是出身于斯陶芬家族,尊称为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 1122-1190),他是施瓦本公爵,斯陶芬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第一位皇帝是他的叔父康拉德三世),1152年在法兰克福当选为德意志国王,1155年在罗马由教皇加冕为皇帝。他与教皇明争暗斗,认为帝国和教皇一样都是上帝安排的,强调帝国的来源是上帝,皇帝与教皇是门第相当的伙伴,因此给帝国加上“神圣”二字。他把统治意大利作为基本国策,曾5次越过阿尔卑斯山南下远征,以残酷手段,对付意大利人,以打击教皇权势。他的头发和胡子发红,当地人说是意大利人的鲜血染红了他的胡子,给他起绰号巴巴罗萨(Barbaross),就是红胡子的意思。他在意大利的征战最后以失败告终,既消耗了帝国的国力,也放松了对德意志邦国的控制。他放手让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Heinrich der Löwe,1129-1195)向易北河以东扩土,并把奥地利边地伯爵晋升为公爵,奥地利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就发端于此,致使德意志长期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家。
1189年当穆斯林英雄萨拉丁(Saladin,1138-1193)攻陷基督徒手中的耶路撒冷时,巴巴罗萨皇帝响应教廷发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号召,并以67岁的高龄亲自带兵参战,使他成为欧洲人心目中的英雄。为了稳住后方,他给汉堡颁发了特许状,授于汉堡在易北河上贸易和航行的自由权,并免缴关税,免服兵役。当时德意志境内诸侯众多,关卡林立,所以这一特许状对汉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今汉堡市政厅立有他的塑像。这是后话,不提。巴巴罗萨皇帝对骑士精神表现出极大热情,封诸皇子为骑士。他亲自带兵,企图把耶路撒冷从阿拉伯人手中解救出来。长途跋涉几千里,1190年到达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却在渡萨勒夫河(Saleph,土耳其南部格克苏,发源于科尼亚南,在锡利夫凯入海)时落水淹死。一代战神竟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他的一生,以至于许多德意志人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传说他只是在某个地方休息,还会回到他的祖国。腓特烈一世不知疲倦的兵戎生活使他成为德国军国主义者眼中的英雄。希特勒对这位红胡子皇帝就十分崇拜,他把进攻苏联的军事计划,就命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还在巴巴罗萨皇帝东征途中,儿子亨利六世(Heinrich VI)就接管了帝国政权。他的皇后康斯坦斯是一位公主。其父西西里国王立遗嘱立康斯坦斯为王位继承人。因此西西里和意大利半岛南部都归神圣罗马帝国所有。1197年他在西西里岛镇压当地人反抗时死于疟疾,年仅32岁。亨利六世正是腓特烈二世的父亲。靠联姻开拓疆土在欧洲中世纪是很常见的。
在意大利长大,当德意志皇帝
父皇去世时,腓特烈才3岁,随母亲住在西西里岛,一年后母亲又去世,教皇英诺森三世成为这个高贵孤儿的监护人。腓特烈从小在西西里长大,终生热爱西西里。西西里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作为地中海的中心地区,一直是周边各民族的争夺对象。在漫长的历史中,成为民族大熔炉。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迁移至此,阿基米德称王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罗马人在此打败迦太基,建立起帝国的第一个行省。公元831年,阿拉伯人征服西西里,建立酋长国,定都巴勒莫。在穆斯林统治下该市成为与北非贸易的中心,地中海地区商人(包括犹太人)大批涌入。农业方面,阿拉伯人传来柑橘柠檬栽培和桑蚕技术,兴修水利,推动了经济发展,还带来了新的艺术风格。那时的巴勒莫,富甲一方,在很多方面可与巴格达、开罗这样的阿拉伯都会相比。它位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接点上,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入欧洲的桥梁之一。1072年,源出北欧的诺曼人占领巴勒莫。诺曼统治者虽然是和穆斯林敌对的基督徒,但是为了追求生活上的享受,为了摆脱文化上的落后,他们不遗余力地吸收阿拉伯文化,奖励把阿拉伯文的名著翻译成拉丁文,促进了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发展。诺曼人的影响可以从城堡、大教堂和蓝眼睛后代身上体现出来。腓特烈的外祖父罗杰就是诺曼族国王。母亲是诺曼王国的公主。
腓特烈3岁就被立为西西里国王,在巴勒莫受教育,长大成人。所居的诺曼宫(Palazzo dei Normanni),是阿拉伯石柱、诺曼式风格和拜占庭镶嵌画的混成。此宫原先是阿拉伯人的城堡,后来诺曼人扩建了它,请了许多阿拉伯和拜占庭工匠来装饰。腓特烈在位时,这里成为第一批意大利语诗人灵感的来源。当时西西里位于西欧天主教文明跟拜占庭东正教和阿拉伯伊斯兰教文明的交汇处。是多种文明的十字路口,这种多元化特征在腓特烈的性格和思想中有明显的印记。成就了他的文治武功。
在那个尚武的年代,每个著名帝王的政绩都是由一系列战役堆积起来发的。腓特烈也不例外。他的武功可分4个部分来叙述:西西里、德意志、十字军东征、教皇国及北意大利。
早在1198年,腓特烈四岁就加冕为西西里国王,当然大权旁落。1209年,15岁的腓特烈同阿拉贡(今西班牙东部)的公主结婚。公主带来500名骑士。腓特烈在这群骑士的帮助下控制了西西里,挫败了当地贵族的阴谋。从此包括西西里在内的南意大利一直牢牢地掌控在腓特烈手中。
接着,他又把眼光投向父祖的故土德意志。他父亲去世后,狮子亨利的儿子奥托四世夺取了王位。在教皇的支持下,腓特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征服德意志南部,1212年在法兰克福当选为德意志国王。奥托四世被打败后,1215年腓特烈在亚琛登基。这次他在德意志共待了8年,常住哈根瑙(Hanenao,今阿格诺,在斯特拉斯堡以北25公里)。1220年腓特烈南下到罗马由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他把统治重心并不放在德意志,仅满足于把儿子亨利七世留在德意志当国王,自己很少过问日耳曼的事务,忽略了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建设。为了取得诸侯们的军事援助,听任诸侯们自行其是,获得诸如审判、铸币、关税、开市等权利,结果诸侯势力尾大不掉。后来亨利七世反叛,腓特烈1235年再次到德意志,废除儿子的王位,并把他终身监禁,最后死在监狱里。腓特烈另立次子康拉德四世为德意志国王,自己1237年离开德意志,再未回来。1241年蒙古军队入侵欧洲,波德联军在西里西亚的利格尼茨(Liegnitz,今波兰西南部莱格尼察)拼死抵抗,但腓特烈并未在场。总的来说,腓特烈二世对德国的事务反倒不甚关心,他统治的重心是包括西西里在内的南意大利。
1228年6月腓特烈从布林迪西扬帆启航,参加第6次十字军东征。由于他的第二位妻子是耶路撒冷王国公主,经过复杂的谈判,他从埃及苏丹手中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拿撒勒。第二年3月他在圣墓大教堂自行加冕为耶路撒冷国王。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算一件令人称道的功绩,但耶路撒冷在1244年得而复失。
腓特烈与教皇国及北意大利的争斗最为持久,最为激烈,也最为吃力。根子在神权和皇权的矛盾。教皇担心神圣罗马帝国和西西里王国南北夹击教皇国,几度把他革出教门,开除教籍。1240年腓特烈曾率军进入教皇国,1243年与教皇军激烈交战。还有一个矛盾,就是皇权与自由城市(城邦)的矛盾,意大利北部的城市结成伦巴第联盟,反抗腓特烈。1237年腓特烈突袭北意大利,击败伦巴第联盟,暂时使各城市臣服。但这一胜利并没有持久。各城市又与教皇联手对抗。1247年战略重地帕尔马城发生叛乱,不久腓特烈丧失了意大利中部的大片领土。就在战争最炽热的时刻,1250年12月13日,腓特烈在阿普利亚(Apulia,意大利语Puglia)菲奥伦蒂诺城堡(Castel Fiorentino,福贾省圣塞韦罗地区)突然死去,享年56岁。他被葬于巴勒莫大教堂,安息在暗红色斑岩制成的巨大棺椁里,躺在父母棺椁的旁边。至今大教堂珍宝馆里还保存着800年前的皇冠。他的儿子德意志国王康拉德四世于四年后去世,神圣罗马帝国的斯陶芬王朝就此告终。
颁布宪章,创办大学,醉心科学
腓特烈武功不少,但留下长远影响的不多。他两次在德意志共十年,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意大利和德意志后来还是分道扬镳,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同时形成统一的国家。但是无论在德国或意大利,他都受到后人的景仰。德国100伟人传里就有他,意大利语称他为Federico II di Svevia,评价也很高。
腓特烈二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仿佛他不是个君主而是位学者。他本人掌握七种语言,德、意、法,希腊、拉丁、希伯来和阿拉伯语。这在教育比较落后的中世纪是非常令人惊奇的。他是当时学识渊博的人,熟悉东西方文化,是被称为“王座上第一个近代人”(The First modern ruler)的知识分子。他对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很感兴趣,自己写有论文《论带鹰打猎的艺术》(Über die Kunst mit Falken zu jagen)。他的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因素,一是中央集权的思想,二是在宗教、文艺方面的自由主义倾向。
腓特烈竭力把西西里王国建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1231年他在梅尔菲(Melfi,波坦察以北50公里)颁布西西里王国新宪章(宪法)。他在法典中表现出开明专制和国家集权制度的萌芽思想,强化王权,削弱封臣。宪章内容包括公法、诉讼程序、司法的集中、私法、刑法、经济政策与税收、军队、乃至医疗执业资格等规定,重申了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们把这部法典称为欧洲第一个近代国家的奠基之作,是“现代行政国家的出生证明”。腓特烈在领地没收教会财产,削弱宗教势力。他对其他宗教也比较宽容,在萨拉森人(阿拉伯人)中招募雇佣军。身边的侍从多为穆斯林,这也是教皇指责他为异端的原因之一。
由于具有一些新颖的观念,腓特烈在发展工商业方面很有成就。他建立了国家统一的课税法,将许多商品定为国家专卖,限制各城市的自主权。还扩大王国的港湾,建立海军和商船队,加强防卫,并在西西里和南意大利半岛构筑了一系列城堡和要塞。
巴里西面40公里的山顶上,耸立着一座名叫“山岳城堡”(Castello del Monte)的古堡,就是1240年左右腓特烈建造的。它在建筑上富有特色,形制上采取奇特的多角形,角上共有8个多角形的塔,中央庭院也采用八角形设计,周围有8间结实的不规则四边形房屋。从窗口可以眺望山区壮观的景色。1996年,这处古迹都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腓特烈提倡文化,使宫廷成为学术研究中心。在自然科学方面,腓特烈二世非常重视伊斯兰学者掌握的知识,当时伊斯兰世界的文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欧洲。他有时会做一些实验,不过这些实验据说变成了暴行(将囚徒在酒桶里慢慢淹死以观察灵魂是否存在,将婴儿由聋哑人抚养以观察语言如何起源),当然这也可能是教皇对他的诽谤。
他重视教育, 1224年在那不勒斯创立了欧洲第一所国立大学,这也是世界最早的大学之一,规定国家官吏、司法人员要经过大学培训。他高位高薪聘请教授,表现对知识分子的尊敬。他允许阿拉伯和欧洲学者授课,表现出对异教的宽容。由于当时的东方的文化学术水平高于西欧,他在大学和宫中聘请的学者很多来自中东。他让不同信仰的人和睦相处。他恢复扩建萨勒诺医学院,赞成解剖尸体,以提高医学水平,该校成为欧洲最好的医学院,除培养医务人员外,还负责监督考察医生药剂师。在腓特烈的影响下,意大利的文学艺术空前活跃,在他去世之后半个世纪,意大利就进入了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
综观腓特烈征战一生,在政治上的主要影响是导致教皇国的衰落和德意志诸侯力量的进一步扩大,他在文化史上地位要高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有人评价说,尽管腓特烈二世因其德意志王族的身份而被卷入同教皇和德意志诸侯的争战中,但他还担任过西西里和耶路撒冷的国王,而这两个地方正是那个时代欧洲和中东文明的交汇点,这使他成为西欧君主中的异类,被称为“东西方之间的皇帝”。而在那个时代,也正是他这种“异类”在推动文化繁荣和历史发展上能起更大的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