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拉美列国纪行连载(24),南美洲印象

已有 4066 次阅读 2019-8-21 16:27 |个人分类:世界各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南美洲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8/21

 

5月20日 星期六  委内瑞拉沿海的荷属岛

今天乘飞机离开南美。汉诺一大早起来,开着吉普车送我们上机场。行李昨天早就装好了,主要是一路上买到的书籍和地图。还带了一些水果,这里一年到头都有新鲜水果上市,特别是热带水果,带一些回去送给亲友们尝尝。

基多苏克雷机场,虽说是国际机场,但毕竟国家小,机场规模也不算大,年客运量200多万,而我们转机的阿姆斯特丹是4000多万,一比较就知道了规模的悬殊。机场到处是出售鲜花的,红玫瑰那么鲜艳,真让人喜爱。厄瓜多尔利用气候优势,发展花卉产业,现在已是世界上有名的花卉出口大国。昨天我们在超级市场看到,一枝玫瑰售价仅0.2美元,可惜带不了。

通关一切顺利,9点15分,我们乘坐的荷航波音飞机冲上云霄,向北飞去。十几分钟后,就进入了哥伦比亚领空。从窗口望出去,同样是山岭逶迤。它像厄瓜多尔一样也是安第斯山国家,以出产咖啡闻名于世。

飞机接着飞越委内瑞拉。这是一个著名的产油国。飞机正好从马拉开波湖上空飞过,这是一个石油湖,湖上、湖滨到处是井架。

中午12点多,飞机在博奈尔岛降落。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过去从来没听说过这样一个小岛。翻开地图看看,在委内瑞拉西部沿海,有3个小岛,属于荷兰。即阿鲁巴岛(Aruba,面积193平方公里,人口9.9万),博奈尔岛(Bonaire,面积288平方公里,人口1万)和库拉索岛(Curaçao,面积444平方公里,人口13.4万),根据它们的第一个字母,称为ABC群岛。

这几个岛屿,1499年开始由西班牙殖民者统治。17世纪初,海上强国荷兰兴起,巡弋在加勒比海的荷兰海军看上了库拉索岛,于是在1634年一个晚上,派出上百的士兵,趁着月黑风高,摸上岸,宣布该岛属于己有。荷兰人没有受到多少抵抗,得以专心经营库拉索,并把它发展成加勒比海上最富裕的岛屿。接着又把其他两岛纳入统治范围。

荷兰人不像英国人一样,切断了他们与加勒比海殖民地的关系,让他们自生自灭,反而学法国人一般,将本地属岛,并入母国。荷兰政府于1954年宣布,加勒比海荷属岛,均为荷兰王国中平等而自治的伙伴。ABC群岛,以及波多黎各东方海上的三个荷属小岛,组成荷属安的列斯,依法在库拉索设立了议会来治理整个联邦。但在某些方面,依然依靠荷兰,母国必须负责国防和大部分外交事务,每年并提供7000万美元的援助和贷款。荷属安的列斯的居民,可拥有完全的荷兰公民资格,并持用荷兰护照。

这些岛屿中,阿鲁巴岛最富裕,早年它靠加工委内瑞拉的原油致富,后来转而发展旅游业。多年来它向联邦贡献了大大高于比例的税捐,受到的待遇却不如库拉索岛,于是阿鲁巴岛自立门户,1986年取得了与荷属安的列斯平等的地位。今天阿鲁巴岛人均产值超过1.8万美元,虽然比母国低一些,但在加勒比海地区甚至整个拉丁美洲,都是佼佼者。试比较,委内瑞拉号称南美石油富国,人均GDP也只有4000美元左右。

其实,荷属安的列斯各岛经济也不差。这个5岛组成的自治邦,总面积800平方公里,18万居民,人均产值超过1.2万美元。早在20世纪初,委内瑞拉发现石油后,库拉索岛就分享到了这项财富。由于只能在大洋中行驶的油轮,无法从委内瑞拉境内的产油地区马拉开波湖进入加勒比海,所以便在库拉索岛兴建了大炼油厂。多年来,库拉索的荷兰皇家壳牌炼油厂一直是库拉索经济的支柱,可以说是财源滚滚。

1930年代末期,欧洲战事吃紧时,一名荷兰律师开始在库拉索成立公司,以便将资产移出荷兰。如今,在库拉索已有两三万家所谓的“外海公司”,通常只不过是存在于档案之中的几页法律文件,但却负责运作着好几百万美元的交易。这些公司的管理和银行业务,都能互相配合得天衣无缝,也成为库拉索岛上一桩颇具规模的生意。

修船业是荷兰接管不久后在库拉索兴起的第一个行业。该岛的位置和浑然天成的深水港湾,使它不但成为天然的海军基地,而且是发展贸易的理想据点。同时也是针对加勒比海熙来攘往的各式船只的最佳船坞。今天,库拉索的船坞依然保有西半球执牛耳的地位。

近年来,库拉索岛又发展成为旅游胜地。首府威廉斯塔德保持了殖民地时代的建筑风貌,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博奈尔岛的情况也类似。1499年,为西班牙服务的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发现了这个岛。他最先确认新大陆不是印度,所以美洲的全称亚美利加洲就是从他的名字演化而来的。1636年,荷兰人接管博奈尔岛后,在此扩展了制盐业,并开始畜养牛羊,以便为主要殖民地库拉索岛提供肉食来源。当时从非洲运来不少黑奴,所以今天岛上的居民以黑人为主。1920年代,许多博奈尔人前往库拉索岛的炼油厂工作。他们将薪水汇回家,为该岛形成一种“邮寄经济”。自1930年代开始,石油公司向荷属安的列斯群岛政府缴付的税款,不但偿付了道路,电力,还为博奈尔岛兴建了一座飞机场。1975年,博奈尔也亲自参与了石油工业的行列,在当地建造了一座转运库,以便将超级油轮运来的原油转移到较小型的船只。目前,旅游业更为重要。人们在此发现了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水肺潜水胜地。

飞机下降时,我们看到宁静的小岛非常漂亮,红瓦白墙的小屋就像到了荷兰。该岛四周环绕着清澈平静的海水,以及绵延数公里的珊瑚礁。该岛还辟有自然保护区,成为众多鸟类,特别是红鹤群,的天堂。从海滩延伸到60米深的外海,则被宣布为受政府保护,并获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支持援助的海洋公园。难怪这里游客多,荷航飞机还要在此专门停一站,以便接送游客。

飞机在博奈尔机场停留一个小时,除了上下一些旅客以外,还进行补给,打扫卫生。机舱门全部洞开。本来空调适宜的机舱,由于空气对流,一会就变成了蒸笼,像外边一样,又闷又热。这里是热带地区,海拔又不高,所以常年气温都在22到30度之间,可以说长夏无冬。我到机舱门口向外张望了一会。人们都穿着短袖,甚至汗衫。机场不算大,但设备不错,航站楼与荷兰本土的不相上下,跑道长,能起降大飞机。海外的一个蕞尔小岛,能建设成这样,真是想不到。

飞机又起飞了。我们向空姐要了两杯葡萄酒,庆贺南美之行圆满结束,也为嘉美祝贺生日。乘务长知道后,特地又给我们端来了两杯香槟,还唱起了庆祝生日的歌曲。机舱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让我们感受到荷航温馨的人情味。

 

 

5月21日 星期日  三十六天行程,回来了!

从基多到阿姆斯特丹飞行12个小时,加上途中降落博奈尔一个小时,还有基多与中欧夏季时的7个钟头时差,到达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波尔机场已是清晨5点多了。

斯希波尔(Schiphol)机场是欧洲四大国际机场之一,每年上下的乘客达到4250万人,在欧洲仅次于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90家航空公司在此辟有航线,通往全世界220个目的地。特别是荷航,有口皆碑,是世界上声誉最好的航空公司之一。这个机场我们并不生疏,以前转机来过几次。

这个机场特别繁忙,每天接待旅客超过10万人次。但忙而不乱,井然有序。8点55分,我们换乘短途客机福克70型(Fokker 70,定员80人)起飞。10点钟准时到达汉堡。

36天的南美8国之行全部结束了,下面把南美的陆路行程汇总一下,

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             1157公里

巴西利亚——圣保罗                 1015公里

圣保罗——巴拉圭首都亚松森         1385公里

亚松森——布宜诺斯艾利斯           1370公里

布宜诺斯艾利斯——蒙得维的亚(来回) 630公里x2

布宜诺斯艾利斯——门多萨           1080公里

门多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364公里

圣地亚哥——阿里卡                 2094公里

阿里卡——塔克纳                     62公里

塔克纳——普诺                      374公里

普诺——拉巴斯(来回)              287公里x2

普诺——阿雷基帕——利马           1332公里

利马——通贝斯                     1320公里

通贝斯——瓜亚基尔                  285公里

瓜亚基尔——基多                    420公里

总共是14092公里,不算重复路段,为13175公里。

 

 

南美洲印象

从地球仪上看,南美洲正好在中国的背面,中国在东半球,它在西半球;中国在北半球,它大部分在南半球。南美洲实在太远,太远了。路途的遥远,造成人们的陌生和神秘感,甚至一些错误的印象。而越是神秘的地方,人们越想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容貌,越想了解它的真实情况。

这次,笔者背起背包,与妻子一起,游历了整个南美大陆,途经8个国家,行程超过1.3万公里。南美洲的山山水水,风光物产,城市面貌,建筑风格,人造景观,文化艺术,名人轶事,神话故事,珍禽异兽,人情世俗,生活习惯,衣食住行等等,是那样的独特奇异,光怪陆离。我们把整个旅途的所见所闻,详细地记录下来,并搜集了大量图书资料,回来以后整理成文,力求把南美洲这个多彩的世界全方位地呈现给读者,以满足人们了解这块遥远神奇之土的愿望。

南美洲是辽阔的,面积广达1785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两个中国。人口仅3.65亿,不到中国的3/1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才20人,比中国(135人)稀疏得多。南美洲分为12个国家,是各大洲中国家最少的一个(试比较,非洲分为50多国)。除个别偏远小国外,我们几乎走遍了南美所有国家。对南美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通过南美之行,零距离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发现,过去对南美洲的一些看法,不少都是误解。就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说。过去总以为南美洲贫穷落后,很艰苦。其实当我们走过一趟下来,我们的认识,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体会,完全变了。应该说,南美洲在环境美丽,物产富饶,经济发达,社会进步,人们的富裕程度等方面,总的来说,都不错。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巴西、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与中国相当,甚至略高,其他国家也不比中国西部差。无论哪个国家(圭亚那除外),城市人口都已大大超过农村人口。

其实,不用看数字,就凭我们一路的观察也能看出。南部的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就像南欧,他们并不乐意被称为第三世界国家。布宜诺斯艾利斯号称南美巴黎,在1913年就修通了地铁,比日本东京(1927年)还早。巴西幅员辽阔,堪与中国相比,各地差别较大。其中圣保罗是南美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1700万,繁华程度,不亚于上海。一位巴西朋友讲,整个圣保罗州相当于欧洲奥地利的经济发展水平。南美西北部的秘鲁等国,属于安第斯山国家,农矿业比重较大,经济情况略差一些,但也已进入小康社会。大体上讲,南美洲不存在温饱问题。当然,南美国家与欧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不如中国快。但是那里基础较好,资源丰富,贸易方面,与中国的互补性很强,双边贸易额已达到几百亿美元的水平,尽管如此,发展经贸关系和友好往来的潜力还很大。这个地区值得我们重视,值得我们了解。

人们对于南美洲,还有一个误解,以为那里政局动乱,甚至有内战。的确,南美一些国家历史上有过独裁,有过战乱。外国势力曾主宰过一些国家的命运,政府不听话就买通军人政变。但时代在进步,近几十年来南美各国都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民主政治已经确立。如阿根廷早已唾弃军人政府,巴西选出了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智利军政府被赶下台,人们还选出第一位女总统。玻利维亚人推出了印第安人当总统。各国都朝着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方向发展。我们像普通欧美游客一样,几乎走遍了南美所有国家,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这也是一个例证。

再说说气候。记得学生时代上地理课,老师就指着地图告诉我们,南美洲像非洲一样是热带大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因为非洲4/5地区在回归线之间,南美洲3/4的面积地处热带。所以多年来我都以为南美洲酷热难当。从地图上看的确给人这样的印象,而事实上完全两样,影响南美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之外,地势的高低和寒流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南部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和巴拉圭几国基本上地处温带,不用多说。巴西虽地处热带,但人们主要生活在巴西高原,这样就把酷暑降了下来。至于南美西北部各国虽然也在热带区域,但人们主要生活在安第斯山区,一般人很难想到,赤道上的山城基多竟然四季如春,一年到头,气候温和宜人。至于沿海,则受秘鲁寒流影响,天气也不热。整个南美洲,除了人烟稀少的亚马孙雨林地区湿热外,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这也是我们在旅途中的感受。

修正过去一些有关南美洲的误解,偏见。无非是说,这个遥远而显得神秘的地区值得我们去游览,去了解。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们应该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不仅要了解欧洲美国,了解亚洲邻邦,也要对遥远的非洲,拉美和大洋洲有所了解。笔者因此整理自己的游记,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游记问世,为国人打开更多的窗口去认识世界,走向世界!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194611.html

上一篇:拉美列国纪行连载(23),脚踏赤道线
下一篇:德国西南角名城——弗赖堡
收藏 IP: 77.6.188.*| 热度|

1 陈志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