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电学泰斗伏打出自“意大利的牛津”——帕维亚

已有 3073 次阅读 2018-6-18 06:14 |个人分类:欧洲各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伏打, 帕维亚大学

 

 

2769瞻仰电学泰斗伏打

2745大学的名教授塑像群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8/6/16

这次到法国尼斯参加欧华文学会论坛,是经瑞士转车先到意大利北部大城米兰,然后继续南下,火车半个小时就到了美丽的古城帕维亚(Pavia)。帕维亚,北距米兰30多公里,论规模,它只有8万人,比米兰小得多。可是论起历史来,却不遑多让。公元68世纪,这里曾是伦巴第王国首都。中世纪时,作为独立城邦,它的繁荣程度不下米兰。但到了14世纪,米兰的声势就凌驾其上了,帕维亚转而发展为一个文化中心。

1361年,在公元825年成立的法律学校的基础上,正式创办了帕维亚大学,在意大利第二古老,仅晚于博洛尼亚大学。帕大是欧洲的名牌学府之一,号称“意大利的牛津”,尤以法律、理工和医学研究著称于世。

该校最著名的毕业生和教授是电学泰斗伏打(Alexandro Volta17451827),生于米兰以北的小城科莫(Como,人口9万)。小城偎依在风光秀丽的科莫湖,距瑞士边境只有5公里。伏打在帕维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一段时间,科研声名鹊起,后又返回母校担任试验物理学教授近40年,直到退休。是他发明了电池,改变了电学的面貌,拿破仑封他为伯爵。我们中学物理课皆学过,把电压单位叫做伏特,简称“伏”,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

在该校的教授中也不乏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如1906年获医学奖的卡米洛·高尔基Camillo Golgi1843-1926。而更早的安东尼奥·斯卡帕Antonio Scarpa17521832)在解剖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irolamo Cardano1501-1576)更是多方面的学者,他对现代概率论有开创之功。还发明了许多机械装置,包括万向轴,对流体力学也有贡献。

城以帕维亚大学为中心,2万学子为小城带来了蓬勃朝气。宫殿式校园是开放式的,几乎占了半个城市,古色古香,的确不亚于牛津。最富特色是大学每个庭院,都竖有名教授、名学生的塑像,浮雕以及他们事迹的介绍,不下百十座之多,以激发学生们的自豪感,并为他们提供学习的目标。电学泰斗伏打的塑像就在一个大庭院的中央,从大街进入学校主大门,向左侧转就到。

城中街巷都铺着青石条,供自行车行走,青石条路之间,铺着鹅卵石,供人们步行。老城古迹处处。北有维斯孔蒂古堡(Castello Visconteo),系米兰公爵所建。西有圆顶大教堂(Duomo),达·芬奇曾参与工程。南有圣米凯莱教堂(S. Michele),12世纪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绰号“红胡子”)曾在这里加冕兼任意大利国王。城南蒂基诺河上架着一座有顶的老桥(Ponte Coperto),像是一座水上长廊,独特的风貌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不过,帕维亚的第一名胜并不在市内,而在城北9公里之处,这就是意大利古建筑的瑰宝——切尔托萨修道院(Certosa dl Pavia,又译帕维亚修道院)。实际上,它是—个由教堂、修院和陵墓组成的混合体,始建于1396年,直到17世纪末才全部完成。由于经历多次改造、维修,参加此项工程的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多达250人,所以修道院是许多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具有多种风格的特点。正门为平顶,全部由大理石建成,伴有无数浮雕。内部采用哥特式设计,经过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细节修饰。教堂内左耳堂建有米兰公爵莫洛和他年轻新娘的陵墓,顶部有真人大小的塑像,显示出他们生活中最辉煌的时刻。教堂侧面是一个宏伟的大回廊,围绕着长宽均超过100米的大庭院。切尔托萨沉默的修士们就住在庭院四周的房间里,苦心修炼。

19张照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y8h8.html

2751大学一讲堂

2753大学一座老楼

2740城市雕塑

2775市政厅

2776市中心广场

2787盖顶桥

2761古堡前留影

2705修道院门口等待参观

2739参观古迹修道院主教堂

2715教堂雕塑

2727油画和雕塑

2720壁画

2729庭院和高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119475.html

上一篇:德国人崇敬的地图学家——墨卡托
下一篇:法国发明创造之乡 欧洲丝都——里昂
收藏 IP: 2.235.223.*| 热度|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