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0雪山下的阿拉木图
2191哈萨克斯坦科学院?xml:namespace>
2154十二属相雕塑
2093阿拉木图市政厅
2099共和国广场
2102中央博物馆
2139共和国广场留影
2142一所大学
2152哈萨克斯坦宾馆
2176俄式木建筑
2180市场
2181清真寺
2189音乐厅前留影
2198登山缆车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8/5/27
横亘新疆和中亚的天山山系有个支脉叫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就在这条支脉的北麓,坐落着哈萨克斯坦旧都和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图(Almaty/Алматы)。该市位于丝绸古道上,距中国很近,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过边界,往西约360公里就到了。阿拉木图与乌鲁木齐已结为友好城市。
苹果之城
阿拉木图位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北坡,地势从南向北倾斜。海拔从950米降到650米。市区东西部有伊犁河支流大、小阿尔马廷卡河傍城而过。
阿拉木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高温0度,低温-10度,7月白天30度,夜间18度。年降水量300毫米。山区700-1000毫米。
此地系位于丝绸之路北线上的一个绿洲,原有城镇被蒙古人西征时摧毁。后来成为哈萨克人的牧场,清代属于中国。1854年,俄国在此建立了入侵中亚的一个前沿要塞,当时称外伊犁,后名Verny/Верный,俄语意为“忠诚”,指效忠于俄国。迁来大批哥萨克和西伯利亚农民在它附近定居。但1887和1911年的两场地震将这座城镇夷为平地。1921年的泥石流也造成重大危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里是流放地,其中最著名的被放逐者是托洛茨基。
1927年,这座城市改名为阿拉木图,成为苏联哈萨克斯坦的首府,市名来源于哈萨克语,意为“苹果的”,因城市四周多苹果园。1930年建成的土西铁路(Turksib),将阿拉木图与新西伯利亚和塔什干连接起来。铁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二战”也为这里带来了契机,由于苏联西部受到纳粹德国的威胁,许多工厂都迁到了这里,很多斯拉夫人亦来此工作。同时大批朝鲜人也被迫从远东迁来此地。
从1960年到1986年,出生于阿拉木图的库纳耶夫(1912-1993)当政哈萨克斯坦,城市发展迅速,修建了很多苏联后期的建筑,如28层的哈萨克斯坦宾馆(Hotel Kazakhstan),科学院(Akademy of Sciences),老议会楼(如今的哈萨克-不列颠科技大学)。1986年戈尔巴乔夫将他解职,引起流血冲突事件。
1991年12月21日,在阿拉木图举行的会议最终宣布了苏联的解体,当时中亚的5个共和国加入了独联体。此前1991年12月16日开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宣布哈萨克斯坦独立,阿拉木图成为首都。1998年将首都迁往阿斯塔纳,但阿拉木图仍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有“南都”之称。GDP约占全国1/5。
阿拉木图现为该国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面积324平方公里,人口145万。居民以哈萨克和俄罗斯人居多,也有乌兹别克人等其他民族。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的工业中心。工业以食品工业最为重要,包括肉类加工,面粉,乳制品,果品罐头,酿酒。其他轻工业有纺织,毛皮,制鞋等。此外还有机械制造(电机,机车车辆,重型机械),建筑材料和木材加工等。
阿拉木图为航空和陆上交通枢纽。国际机场在市东北13公里处,有班机通往莫斯科,法兰克福,塔什干,北京和乌鲁木齐等地。欧亚大陆桥从中国连云港而来,出新疆经阿拉木图直抵西欧,阿拉木图是这条新丝绸之路的中继站。铁路还通往中亚各地,西伯利亚和乌拉尔。该市有两个火车站,阿拉木图第一火车站(Almaty-I station)位于市中心北面8公里处,几乎所有长途列车都停靠在这里。阿拉木图第二火车站在市中心北部边缘,距市中心更近,更方便,但有些过往列车不在此停靠,必须注意,两个火车站不要搞混。铁路通首都阿斯塔纳(13-21小时)和国内其他城市。每周有一班“丝绸之路”号列车(Zhibek Zholy),从第二火车站发车,开往新疆乌鲁木齐,全程历时30小时。市长途汽车站在市中心以西4公里的赛里木(Sayran/Novy avtovokzal),有卧铺公共汽车通往乌鲁木齐,但车次较少。
笔者从新疆走陆路去哈萨克斯坦。从乌鲁木齐到阿拉木图每周只有一趟国际列车,星期六发车。因为时间不合适,于是先乘火车到霍尔果斯。那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巨大口岸。每天都有长途汽车过境,旅客坐满就发车。终点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小城扎尔肯特(Zharkent)。在那里换乘哈萨克斯坦的国内长途汽车就可到阿拉木图。
阿拉木图市内交通称便,有一个巨大的公交网络,包括地铁,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和小客车(marshrutka)。其中地铁(Metro)2011年建成第一条线路,有8个车站。
阿拉木图设有哈萨克科学院(占地广阔,大楼东边的的喷泉按照东方农历而建,环绕着十二生肖金色雕塑),国立哈萨克大学(1934年建立)、哈萨克-不列颠科技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有7个剧院,几个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体育馆。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方格式的花园城
阿拉木图是中亚最美的城市之一,也是代表哈萨克斯坦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城市。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为著名疗养区和旅游,体育中心之一。城市为格子式,具有东方特色。
阿拉木图是世界上绿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人均绿化面积87平方米,被誉为花园城市。沙皇时代就下令,所有屋主必须同时在屋外种树。道路宽阔,两旁有林荫和水渠。公园和果园星罗棋布。绿树如云、鲜花似锦,满目苍翠。郁金香是阿拉木图市花,哈萨克自认是郁金香的原产地。每年5月,全城公园、广场、街道两侧及房前屋后,五色“酒杯”灿灿朝阳,阿拉木图成了郁金香的海洋。阿拉木图自然保护区面积8万公顷,有自然珍贵遗迹“鸣沙”,生长有云杉林,果林,西伯利亚桧,突厥斯坦桧。动物有雪豹,岩貂,北山羊等。
十月革命前的阿拉木图全是土路木屋,不见楼房。1921年后按规划重建。街道呈方格状交织。建筑色调明快,把民族风格与现代化美学融为一体。南北干道谢伊富林大街(Seifullin Avenue)和东西干道阿拜大街(Abai Avenue)都长达十几公里。街名多以本国历史名人命名。如谢伊富林(1894-1939)是诗人文学家,创建哈萨克作协,1939年在大清洗时被杀害,斯大林去世后得到平反。阿拜全名阿拜·库南巴耶夫(1845-1904),是哈萨克伟大诗人和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名人。南北向繁华大街阿布赉汗大街(Abylai Khan,1711-1781)以中兴哈萨克的著名国王命名。马山奇街(Masanchi)则是为了纪念苏联红军中的东干族骑兵团团长马山奇(1886-1937),他在大清洗时被杀害。
主要市区南起共和国广场,北到第二火车站,长3公里多,几乎所有景点都分布在这一片。共和国广场(Respublika Alany)是步行游览阿拉木图的最佳起点。因为从此开始一路下坡,而且在天气晴朗的早晨,在广场上还能清楚地看到被白雪覆盖的山脉。广场中央是雄伟的独立纪念碑。高18米,顶上为金人(Golden Man,1969年出土的4000块金片所制武士服装)复制品,它立于一只有翼的雪豹之上。基座上镌刻着纪念1990年10月25日哈萨克斯坦主权宣言和1991年12月16日的独立的文字。前面置放着铜制宪法,上有开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手印。基座两侧有喷泉和两面浮雕墙,画面取材于哈萨克斯坦的历史,其中包括1991年宣布独立的场景。广场南边则是市政府大楼,附近有总统府(Presidential Residence),供总统来阿拉木图使用。
广场东侧有国立中央博物馆(Central ),为全市最好的博物馆,陈列的精美展品使你了解哈萨克斯坦历史。楼下的房间陈列考古发现和成吉思汗时期的历史文物,以及该国著名建筑的模型。楼上的民族展有一顶精致的帐篷,许多武器以及马匹和骆驼用具。此外还有乐器和18世纪的服饰。3楼4楼的展室介绍近代一百年来的历史。阿拉木图还有地质博物馆,民族乐器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阿拉木图城市历史博物馆。
从共和国广场北去经过作家阿拜·库南巴耶夫(近代哈萨克文学创始人)纪念碑和音乐厅共和宫(Palace of Republic)。这里是缆车站,缆车从这里出发,一直上到绿山(Kök-Töbe/Green Hill),约2公里之遥。山上耸立着一座372米高的电信塔。在山顶的缆车站旁边有一个观景平台。俯瞰城市风光最美。
北去到市中心有个大公园叫潘菲洛夫公园(Panfilov Park)。最初辟建于19世纪70年代。这座公园以潘菲洛夫将军命名,他在阿拉木图组建了一个步兵师开往抗击德军的前线。公园中央竖立着雄伟的战争纪念碑,就是纪念该师1941年在莫斯科郊外一个村庄里为抗击德军而捐躯的28名战士。潘菲洛夫将军本人也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牺牲。巨大的黑色纪念碑前有一团不熄的火焰,悼念1917-1920年的内战和1941-1945年的苏联卫国战争的牺牲者。其西有座色彩绚丽的东正教堂,建于1907年,全为木造,不用铁钉,高53米,据称是世界现存第二高木结构建筑。这座教堂属于阿拉木图现存不多的帝俄时期的建筑,而其他同时期建筑大都毁于地震。公园东邻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木造建筑,即民族乐器博物馆所在。
公园北边的绿色巴扎(Zelyony Bazar/Kok Bazar/Green Market)为阿拉木图最热闹的集市,极具中亚特色,集市上一个个摊位排成长龙,牛羊肉、蔬菜、干果、伏特加酒、水果等品种琳琅满目。尤其是苹果,品质优良,香甜可口,最大的有1斤重。摊主各族都有。俄罗斯人卖蜂蜜,朝鲜人卖泡菜,中国甘肃、陕西一带去的回民(东干人)在卖烹饪调料“十三香”。南侧的丝绸之路大街(Zhibek Zholy),有咖啡馆,街头艺人和艺术家,是人气旺盛的步行街。与之平行的果戈里大街(Gogol)集中了全市最好的商店。大街东头为中央公园。
继续向北就来到了阿拉木图的中央清真寺(Central Mosque),这座蓝色圆顶的大理石建筑建于1999年,是全国最大的清真寺,能容纳3000人做礼拜。
东南郊外15公里的梅迪奥高山人造冰场(Medeu),位于半山腰,海拔1700米,是中亚冬季体育中心,全国第一名胜。附近的钦布拉克(Chimbulak),海拔2300米,是中亚最好的滑雪场。2011年亚洲冬季运动会曾在此举行。这一带还有多处疗养院。背后峰峦起伏,雪山高耸入云,一片宁静的北国风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4-16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