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港澳深举行

已有 2843 次阅读 2017-12-4 08:00 |个人分类:报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8303第六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剪彩

8288几位与会者

8418讨论会一个分会场,报告人与主持人

8454晚宴名人多

8471在澳门大学举行闭幕式

8467巧遇刘敦仁老师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7/12/3

    第六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1月底到12月初在香港和澳门举行,并在深圳举行了参观座谈活动。两年前,我有幸参加第一次参加研讨会,与研讨会结缘。事情源于在广州举行的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那次大会的分组讨论会上,我做了“从西安到罗马,丝绸之路写作”的专题报告。讨论会后,走过来一位风度儒雅的学者,与我探讨这个话题,原来他就是《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的会长潘耀明先生。一听到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马上激起了我的兴趣,让我有找到组织找到家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呢,几十年来,我一直从事列国风土方面的写作,多么渴望与同行们探讨交流,向文友们取经啊!不久后我提交了《走百国写世界的体会》的论文,得到了参加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邀请。那次学术研讨会令我受益匪浅,

按照惯例,研讨会两年举行一次。今年一开年,刚从斯里兰卡旅行回来,我就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写了一篇《在斯里兰卡寻访丝路的踪迹》发给潘会长。不久我就收到了回复,说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正是“丝路之旅”,给我发来了与会的邀请,你说巧不巧?

 

 

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开幕

11月27日,我来到香港沙田帝都酒店报到。酒店地近沙田城轨车站,距研讨会举办地点香港中文大学又不远,交通很方便。

11月28日上午,第6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隆重开幕。这所著名学府1963年由崇基书院(1951年由大陆13所基督教大学合并而成)、新亚书院(1949年由钱穆等创办)和联合书院(1956年由来自大陆和香港的5所书院合创)合并而成。校园位于沙田北部不远,占地130公顷,坐落在高低不等的山坡上。景色优美,环境清幽,是个学习做学问的好地方。

这次研讨会就是由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香港《明报月刊》及澳门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共邀请120位来自海内外著名华文学者齐聚港澳,共同推动华文旅游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开幕式在中文大学李兆基楼六号演讲厅举行。由张双庆教授主持,首先由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王英伟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院长余济美教授,研讨会筹委会顾问杨孙西先生和潘耀明会长致词。然后宣读了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等人发来的贺信。接着举行剪彩仪式,各界名流躬逢其盛。

每届研讨会结束,都会编辑出版一厚本论文集,至今已出版5卷6册,均由张双庆教授和余济美教授主编。我有幸拿到了全套图书,即《情思满江山,天地入沉吟》(第一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454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二届研讨会文集,502页)、《行走的愉悦》(第三届研讨会文集,609页)、《文化生态之旅》(第四届研讨会文集,682页)、《文学山水》(第五届研讨会文集,上下两册,924页)。总共3171页,大约250篇论文,超过200万字,为华文旅游文学留下了一座丰碑。

 

 

    以“丝路之旅”为主题,探讨推动华文旅游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全体合影留念后,举行大会发言。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王列耀会长主持。报告人都是学界,文学艺术界的翘楚。光看看名单就知道阵容强大,其中有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台湾小说家李昂、文学评论家刘再复、香港城市大学原校长张信刚、港大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刚毅(香港)集团主席王敏刚、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院长朴宰雨、德国维藤大学汉学教授吴漠汀(Prof.Dr.Martin Woesler)、广东作协主席蒋述卓教授。他们以“丝路之旅”为主题,共同探讨推动华文旅游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从29日下午起,到第二天,分三个会场,举行了十几场活动,就“丝路之旅”的各个方面,如记游、创作、历史、综论、海上丝路等话题,宣读论文,进行讨论。本届研讨会共发表论文70篇,作家学者们分别从宗教、音乐、文学史,以至法律和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丝绸之路”蕴藏的各种宝藏,也从彼此的创作分享中体验风俗民情。讨论气氛热络,使人收获良多。如上海同济大学的钱虹教授,以《诗意的游踪与优雅的文墨:欧洲华人“行走文学”述评》为题,对欧华作协会员集体创作的旅游文学作品集《欧洲不再是传说》和《餐桌上的欧游美食》以及其他旅游作品进行了评论。她介绍说,“欧洲,自古以来就是以中国长安为起点的陆上丝绸之路的遥远终点。进入20世纪下半叶,欧洲各国逐渐聚集起一批先留学后定居并且在异国他乡直接以母语创作并在其所在国直接发表作品的华文作家,至今已根繁叶茂。欧洲华文作家协会自199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出版了十多本文集。”她热情地赞扬,欧华作家们“用敏感的心灵,点燃行旅中明亮璀璨的艺术心灯;以优美的文笔,抒写彼时彼邦那美丽动人的丰富感悟。”这是中国大陆文学评论界对欧华作家们的热情赞赏与鼓励。

复旦大学教授陆士清是国内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元老,早在1982年就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第一届研究会,他戏称是“黄埔一期”。2002年在复旦主办的第12届研讨会上,开始有新移民作家与会。因此他对海外华文作家的情况极为熟悉。这次他发表论文《“一带一路”与欧华文学——以老木的创作为例》。他说,一带一路催生欧华文学,路上丝路的复兴,一部分华人到东欧设摊经商,销售中国产品,逐渐形成华商群体。这个群体有一些人本来就是文化人,有的受过良好的中文教育,如捷克的老木(李永华)、匈牙利的张执任、比利时的章平。他们在经商成功后,或回归文字,或开始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化为文字,从而诞生了华商华文作家群。“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文化人和学生赴英法德等国访问和求学,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学成后也留在了所在国,在事业进程中或事业有成后,开始文学创作,如先前的赵淑侠,后来的虹影、谭绿屏、高关中、穆紫荆等等,他们形成了一个从学院走出的华文作家群。最后两个群体走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有相当规模的欧华文学作家群”。这是对欧华作者群很精确的分析。最后,陆教授重点分析了老木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新生》,给与高度评价,认为“《新生》正是跨国贸易书写,写的就是丝绸之路复兴的情状,中欧商贸和任务交流的新的展开,体现的也是丝路花雨的精神。”消息传来,欧华作家们备受鼓舞。

11月29日晚,在港岛铜锣湾世贸中心38楼举行第6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的联欢晚宴。香港名流,群贤毕至。其中两人最引人注目,一位是钢琴大师刘诗昆,60年代就蜚声国际。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还有一位是电影明星林青霞。汉堡中华会馆庆祝抗战胜利70年活动中曾放映电影《八百壮士》,就是她的获奖大片。这次终于见到真人啦!

 

 

    国际研讨会在澳门圆满结束

    11月30日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移师澳门,就在离开酒店,准备上车的时候,我看到一位长者胸前挂着与会者名字“刘敦仁”。刘敦仁,这可是我当年的老师啊!1979年,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进修德语,刘敦仁是来自加拿大的外教,教西班牙语。虽然没给我教过课,我却在全校大会上见过他作报告的风采,后来还读过他的小说《雁归来》。多年未见,不期在研讨会相遇,这真是“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聊起来,才知道刘敦仁老师不但教书,而且还从事国际旅游事业和文化交流,写旅游作品,中加两国的第一对友好城市“苏州-维多利亚市”,就是他促成的。人常说,以文会友,我却是“以文遇师”,也算是大会的一个小花絮吧!

    言归正传。本届研讨会在澳门大学继续进行。澳大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东亚大学。2014年新校区在珠海横琴岛落成,通过一条海底隧道与澳门凼仔岛连接起来。下午在澳大行政楼何贤会议厅举行了本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总结和闭幕礼,由潘耀明和澳大中文系主任朱寿桐主持。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钟怡副主席亲自到场致欢迎词。澳门基金会是研讨会主办方之一,长期致力于资助民间社团、推动文化交流、提供奖学金、支持灾区重建等公益事业,成绩斐然。澳大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郝雨凡院长提及,中国历史文化是旅游与文学的重要课题,他乐意与学者一道探索新的交流思路,建构新的学术平台。

柏杨先生的夫人、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顾问张香华、新加坡旅游作家尤今,香港探险旅游家李乐诗、韩国济州国际大学校长沈揆昊、俄罗斯爱乐乐团团长左贞观、瑞典汉学家罗多弼(Torbjörn Lodén)和日本汉学家荒井茂夫等7人在大会上讲了话。上海同济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喻大翔教授作了研讨会总结。最后潘耀明会长致闭幕词,他以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的会歌《字游之旅》结束:

沿路有百花开,清音遍布弥漫;

豪情万里高飞,天地任我行沿。

文字盛载百川,一纸高山峡谷,

浓情漫舞笔尖,喜阅爱字游。

愉悦的旅行,笔尖的吟咏,

旅人的足印,文字说感受。

行文活化古迹,踪影山水与他,

情怀万里胸襟,喜阅爱字游。

第6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热烈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会后,部分嘉宾赴深圳文化创意奇迹——集悦城,与金銮公司以及文学爱好者们举行了座谈,并游览东部华侨城。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将在明年在深圳建立一个永久基地。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88103.html

上一篇:旅欧专家学者庆祝恢复高考40周年
下一篇:寻访海涅踪迹 赞赏诗人作品
收藏 IP: 113.90.3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