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荷兰大画家:梵高美术馆 精选

已有 5974 次阅读 2017-6-27 00:29 |个人分类:外国人物|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梵高美术馆


作者高关中(德国汉堡)

世界上专门收藏一个画家作品的美术馆寥寥无几,梵高美术馆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尽管一张普通门票要14欧元,价格不菲,而且馆内不许拍照,但慕名前来参观者仍然络绎不绝,排着长队。

梵高美术馆(Van Gogh Nuseum)位于阿姆斯特丹城西南PaulusPotterstraat 7号,距国家博物馆很近。美术馆1973年开馆。现由一座长方形建筑和一座椭圆形建筑组成,内部为四层楼。馆内展示的油画约200幅,素描500多幅,速写集7本,几乎都是荷兰大画家梵高的作品。此外还收藏有750封书信,大多是画家写给弟弟提奥的,以及梵高收集的一些日本版画等。近年来,该馆也收藏一些其他美术家的作品。

画坛奇才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又译凡高1853年生于荷兰北布拉班特省的一个名叫津德尔特(Zundert,在布雷达以南)的小镇上,父亲是牧师。梵高当过店员,教师,传教士等。27岁时,他受矿工贫困生活的感动开始画工人和农村生活,主要靠自学。初期用色较暗。1886年梵高去巴黎,受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先用点彩画法,后来变为强烈而响亮的色调,以跃动的线条,凸起的色块表达其主观的感受和激动的情绪。从1888年春到第二年夏天,梵高住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勒,经常在烈日下作画,以农夫作模特儿,原始的大自然为题材,不少稀世杰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梵高成名前,贫困孤僻,朋友不多,唯一知己,要算是志同道合的画友高更(1848-1903)。两人气味相投,极为和睦。因此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勒同住。不料在圣诞晚上,一语冲突,梵高满面怒容,挥舞剃刀,要杀高更。高更吓得逃走了。而梵高失去理智,竟然割下自己的耳朵,后来进入精神病院。1890年,他在瓦兹河畔的奥维尔(巴黎西北远郊)休养时开枪自杀,仅37岁。

梵高的艺术生涯只有10年(1880-1890),却创作了大约1100幅素描及将近900幅油画。

梵高生前潦倒,被指为疯子,鲜有人知,岂料身后却声名大噪。1971年,梵高画在纽约拍卖,一张画得价百万美元。他的114张名画在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展览,吸引了25万观众,真是盛况空前。这位英年早逝的画坛奇才,绝未想到在死后81年,他的画竟轰动环宇。

然而他的弟弟想到了。梵高的弟弟提奥,是巴黎颇有地位的艺术商。他很早就看出了哥哥的艺术成就,一直在资助哥哥的创作,并留意搜集哥哥的油画和素描。提奥竭尽全力的收藏,成为今日梵高美术馆的核心部分。

梵高作品的专门展厅在博物馆二楼。艺术家一生最重要的100幅作品在此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列,展出梵高一生各时期的作品,使人们更容易地追寻他的艺术之路。

一开始是荷兰时期色调昏暗的作品。1885年的《食土豆者》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画上一家5口围着小木桌吃土豆的人,穷困潦倒,面色灰暗,关节粗大,手指扭曲,深深地刻着劳动的痕迹。梵高的弟弟提奥起初被这种粗糙的画风吓了一跳,不过梵高却回答:这些人在微弱的灯光下吃土豆,放进盘子的手和开拓土地的手是同一双。他在这幅作品里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关切和同情。

接下来是巴黎时期也就是转折时期的作品,受印象主义的影响,风格明朗,以目光敏锐的自画像和黄色静物画为主。梵高的自画像,皆以眼睛为中心,用点描法逐渐外张,显示脑海中混乱的思绪和挣扎。

再往后是梵高创作的成熟期即阿尔勒时期的作品。从《卧室》一画中可以看到画家的生活上清贫的,一床一桌两把椅子而已。但他在创作上却是勤奋的,每天很早就起来,背上画具到田野里作画,曾拍卖出天价的《向日葵》就作于此时。他画的向日葵充满了生命力和火一般的热情。

第四个时期是精神病院时期,特点是线条起伏有动感,如《丝柏》等小品。

最后是瓦兹河畔时期,多表现不安定感,如《乌鸦飞麦田》。

梵高美术馆的三楼主要展出梵高收集的日本浮世绘版画。从梵高作品中大胆的俯瞰式构图,平面式的色彩组成中可以看出,其画风与东方艺术的特殊关系。博物馆一楼和四楼陈列高更等给梵高很大影响的同时代画家的绘画和素描。

梵高在世时只卖出去一幅画。而今天人们公认,梵高是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徜徉在梵高美术馆中,想想梵高地下有知的话,必然会含笑瞑目长眠矣。

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0z415.html

以及

http://wxs.hi2net.com/home/blog_read.asp?id=4441&blogid=6503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63153.html

上一篇:30年经历了世界通讯史上最大的变化
下一篇:东方之珠——香港
收藏 IP: 78.54.104.*| 热度|

2 黄永义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