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在《看不懂的“博士生导师博士”》的背后

已有 7002 次阅读 2007-10-15 08:53 |个人分类:论坛|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看不懂的“博士生导师博士”》的背后
 
黎在珣
 
众多网友对《看不懂的“博士生导师,博士”》的评论,让我有些意外:我没有想到反映这么强烈,点击率会那么高;我也没有料到没有人呼应我的旨意(应为“意旨”)我贴那篇短文的原意是希望我们尤其是那些真假精英们不要只是朝(以)前看,更重要的是看看现在是不是比别人优秀,想想以后自己能不能继续保持先前那样的领先优势。既然你现在能够指导博士生了,那么你以前是否获得过博士学位也就不重要了,这就有如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取得卓异成就的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就去讨论他能不能称为著名数学家一样浅显。
我没有到过外国,不知道国外的情形,我只知道,我们喜欢说我们以前如何不凡,我们以前学习、工作或到过的地方是如何的举世无双。于是我们虽然发明了炸药,却并没有顺势诞生爆炸力学这样的科学体系,我们虽然最先发明了风筝,却并没有诞生空气动力学;于是我们就有“富不过三代”的俗语,有龟兔赛跑的故事。这就说明,自己和祖先的辉煌虽然是我们地点高的优势,是我们骄傲的资本,但也有可能成为我们落后的诱因。但我们在许多时候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家族衰落之后还一如既往地沉醉在“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的幻境而不能自拔,于是就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古训,于是就有刘亮程在《狗这一辈子》中人“年轻时咬出点名气,老了便可坐享其成”的感叹;于是就有“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的不平之语。
于是,我常常怀念那些高山景行的学者,如钱钟书。吴泰昌先生在《我认识的钱钟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4月版)中说,在1984年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懂何种外语”一栏里,钱钟书先生填的是“略通英、法、德、意语”。没有如此的谦虚也许就没有不息的钻研,也就没有他那精深的学术成就。
于是,常常怀念那些“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大师,如布尔。当24岁的布尔申请进剑桥大学时,《剑桥大学期刊》主编格雷戈尔持反对态度,他说:“如果你为了一个学位而决定上大学学习,那么你就必须准备忍受大量不合适于习惯独立思考的人的思想戒律,这里,一个高级的学位要求在指定的课程上花费的辛勤劳动与才能训练方面花费的劳动同样多,如果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位考试的训练,那么在学业结束时,他很可能发现自己被淘汰了。”这样,年轻的布尔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念头,而潜心致力于他自己的数学研究,他也因此而成为数字化生存源头——“布尔代数”的创立者。
老实说,看到正文题目下面署名后面的“博士生导师,博士”,给我一种当下的实力不够,就拿以前的学位来凑的怪感觉。实际上先前的成绩只意味着新起点比别人高,不凡的天赋也只为不俗的表现提供了可能。要想不做龟兔赛跑中的兔子,就要有忧患意识,在歌舞升平的环境;就要有持续不断的进取,在别人歌台暖响的时候。所以,这(包括借题发挥)是我写那篇博文的初衷。可惜的是有的精英中精英只看到了小学生才看到的字面意思。这样我不得不写这篇文章做些通俗的解释。
感谢各位网友先生的指正。
正如游客lix 先生所指出的,文章将“意旨”误打成了“旨意”,在此向各位网友表示真诚的歉意。
尽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从先前网友先生的指正中知道“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的特产,但我还是衷心感谢署名为“半个学者”网友先生的的补充赐教。


关于《99%的博士和博导不合格》的讨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8979.html

上一篇:橘生淮北会变成枳吗?
下一篇:管中窥“洋博士”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