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西双版纳的兰情岁月 精选

已有 6026 次阅读 2014-4-2 15:3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兰花, 版纳



元代郑思肖《墨兰图》,无根,体现了亡国之后士人的气节

兰花是植物界中进化最为高级的植物类群,也是人类最为喜爱的植物类群。特别是中国人,对兰花的喜爱已经远远超过了简单的自然之美,而是上升到了精神与气节的层面。孔子说,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屈原说,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自春秋战国始,多少文章墨迹,借兰花而言志,抒发虽不得赏识但依然独自散发出浓郁的芬芳的感情。在两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赋予了兰花一种高洁的人文气息,文人墨客、官员、特别是失意不得志之人,将自己的人生命运比作幽谷中的兰花,彰显人生节气。

回顾历史,中国人对兰花的热爱,未免多了一些悲剧意识,这或许与兰花的分布有一定的关系。据考证,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兰,其实是指具有香气的植物,如《离骚》中的兰可特指佩兰、泽兰、白芷、墨兰等。随着秦汉唐宋的园艺的发展,中国人赋予了特定的指向,那就是墨兰。墨兰喜欢阴湿的环境,生长于杂芜之间,叶如刀剑,刚劲有力,开花时大多有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

从生物学上看,中国人所谓的兰花(墨兰)仅仅是兰花中的一类,与欧美或印度所说的兰均不一样。生物学中所谓的兰花,全世界大概有2万多种,花色、形态和形态都极为丰富。墨兰多生长于温带落阔林的山中,在长江两岸极其以南地区较为常见,而其它花色艳丽,花朵奇特的兰花种类则多分布在热带,因此中国的兰花文化除去文化基因,也具有一定的生物分布因素限制。如版纳地区的兰花文化就与中原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原兰花资源缺乏,花较漂亮的石斛较少,而版纳兰花资源较为丰富多样。

在西双版纳,低海拔的热带雨林、高山地区的阔叶林,缺乏土壤的石灰岩山林,以及各种复杂的生态植物类群,为兰花的生存与进化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境,同时也赋予了西双版纳的人民更多的兰花种植资源。据调查,西双版纳发现了近500种兰花,当地人可好中选优,挑选出最优秀的兰花品种。与中原汉人偏爱墨兰不同,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更加喜欢色彩斑斓的兰花,如石斛中黄灿灿的鼓槌石斛、红艳艳的迎春石斛,娇小玲珑的球花石斛,以及霸气的万代兰都是版纳各名族的最爱。石斛多为附生植物,可捆绑在庭院的树上,芒果树、酸角树、古茶树,或其它树木均可。石斛还可以绑在傣乡的房屋之上,远远看去,一副异国风光,甚是动人。


灿烂多姿的金钗石斛


娇小玲珑的球花石斛,版纳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兰花


版纳人较为喜爱的鼓槌石斛和报春石斛

西双版纳当地人类对兰花的钟情与喜爱,更多的是一种对色彩和美丽的喜爱,是一种原始简单的审美情趣。在野外考察之中,我们看到版纳人多用牛屎将兰花粘贴附着在树干上的情景,远远望去,几株球花石斛玲珑可爱,走进一看,竟然长在牛屎之上,实在令人捧腹。然而,傣族、布朗族对鼓槌石斛的使用则又非常灵巧,将其附在房角之上,灵动而柔美,让傣楼多了一份诗情画意。真是羡煞人也。


装病的毛瓣杓兰。探索发现很多兰花很“狡猾”,毫无风骨可言( 网图)

与当今世界兰花文化相比较而言,西双版纳人对兰花的这种赏析和喜爱,这种对花色之美的眷恋,恰恰是世界兰花文化的主流。来自欧美和东南亚的人,引种开发了更多的兰花种植资源,他们更加珍视兰花的花色和花型。一些花大而艳丽的种类,如洋兰、石斛、蝴蝶兰、万代兰、兜兰等越发受到推崇,兰花那种蕙心兰质和傲骨精神气质被大大地弱化了。很难说这是一种兰花文化的进步还是倒退,但无疑这是一个社会现实。中国人对兰花的感情也随着兰花品种的多元化而悄悄发生着改变。

另外一种悄然兴趣的兰花文化可能是兰花的科学文化。随着近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西双版纳丰富的兰花还为我们展示了兰花的另一面--惊奇。越来越多的人因兰花的各种妙招而越发热爱兰花。兰科植物作为最为进化的植物种类,不仅生活方式多样,有在石头和树干上生活的,还有沼泽边或土地上的国货的,获取营养的方式极为惊人。此外,兰花传宗接代的故事,更是展现了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兰花有非常古怪奇特的欺骗试的传粉模式,有卖香水的、下套子的、装病的、性诱骗的等等,科学深入的研究让兰花名声扫地,完全丧失了兰花傲人的风骨。这中猎奇的兰花情感,或许就是社会和科学发展,所带来的新感情,新兰花文化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781431.html

上一篇:消失的地平线: 即将消失的明永冰川
下一篇:思想的边界远胜于地理的边界
收藏 IP: 210.72.92.*| 热度|

6 武夷山 梁红斌 ljxm biofans wangqinling happylittlejo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