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走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划分的误区:博士培养“激光论” 精选

已有 9723 次阅读 2020-3-6 03: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将科学研究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三大类,是基于外部观察得到的表面现象。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者试验开发,其内核都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有着共同的核心要素,就是:1)系统、严格、全面的专业知识学习与训练,2)敏锐的观察、判断、以及专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阶段,应该采用统一的模式进行知识与能力全面系统的学习与训练,不应该由于将来工作类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

  西方对于博士的培养,正是这样做的。西方的做法是:博士阶段要求你专注于一个问题,不要去管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用”,也不要管你将来的工作是不是与这个问题有直接关系,你的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把这个问题做深、做透、做到极致。其逻辑是:如果你具有把一个问题做深做透的能力,那么博士毕业以后你就有能力把实际的难题解决好。换句话说,博士的目的就是把你培养成为一束“激光”,让你有能力穿透一块“硬石头”(你的博士论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博士毕业工作以后,你这束“激光”就有能力穿透其它“硬石头”(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不管这些实际的“硬石头”来自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者试验开发,对你的“激光”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必须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专注于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举个例子。大家知道,美国许多物理博士、数学博士毕业之后改行进了华尔街从事金融工作,其中不少人成为行业精英、金融大亨。这些物理博士、数学博士的博士论文与金融没有关系,那么华尔街金融公司为什么愿意出高薪聘请这些不懂金融的物理博士、数学博士呢?因为,华尔街金融公司认为:能把黑洞研究得很深很透的人,也就有能力把股票研究得很深很透。同样道理,能解决高深数学难题的人,也最有能力设计出优秀的金融产品。比如,层层嵌套的次贷产品就是数学家们的杰作。不懂金融不要紧,因为能把物理知识、数学知识学到最顶尖的人,完全有能力把金融知识学好。

  简言之,西方培养博士的成功经验是:博士期间的任务是提高科研能力,等你有了足够强的科研能力之后,也就是博士毕业之后,再去解决实际的难题。无论这些实际难题属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者试验开发,你在博士期间的“激光化”训练是一样的。

  对比西方培养博士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我国博士培养的现状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博士研究生是我国科研的一线主力。这样产生两大问题:

  1)研究成果水平低(跟踪为主原创稀少),因为博士生初入科研大门,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尤其是科研能力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赶鸭子上架”,其结果就是做一些重复性的跟踪型研究;

  2)由于博士期间没有能够很好地提高科研能力,博士毕业之后工作中遇到实际难题也缺乏足够强的能力来解决,其结果就是虽然我国毕业的理工科博士人数众多,但“人海战术”的结果是基础研究缺乏原创、应用研究做不出核心技术。

  科学研究本来应该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科学家们“黑屋子里抓黑猫”,抓到什么是什么,抓不到也就白忙活了。我国的科研体制是自上而下,可能觉得科学家们闷在“黑屋子”里太辛苦太迷茫,需要“明灯”来指引。如何制作“明灯”呢?通过观察科学家们已经抓住的黑猫,发现有三种用途:一是祭天,二是吃掉,三是当宠物。祭天属于高大上,于是称之为“基础研究”;吃掉很实惠,称之为“应用研究”;宠物可以尝试各种玩法,于是称之为“试验开发”。搞清楚分类之后,“明灯”也就出来了,于是科学家们得到指引:你,去抓祭天的猫;你,去抓好吃的猫;你,去抓宠物猫。科学家们一头雾水,茫然地说:我只会抓猫,抓到什么是什么,您的要求我做不到啊。这就是本博文标题中“误区”的意思。

相关博文

《“土博士”与“洋博士”的优劣得失》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21566.html 



破除“SCI至上”大家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22011.html

上一篇:“土博士”与“洋博士”的优劣得失
下一篇: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途径与误区
收藏 IP: 219.143.176.*| 热度|

30 毛吉平 刘良桂 冯大诚 谢旋 杨涛只 周著黄 操振华 王庆浩 武夷山 杨正瓴 黄永义 段法兵 孙志鸿 伍志元 谢力 李文靖 周忠浩 晏成和 李陶 王晓惠 王明明 梁洪泽 许培扬 赵志宏 闻宝联 畅智慧 姚伟 苏保霞 周小洁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