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yu36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yu367

博文

浅谈“宏观学术评价”与“微观学术评价”

已有 4443 次阅读 2012-12-19 22:2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SCI, 学术评价, 宏观评价, 微观评价

~~~~~~~~~~~~~~~~~~~~~
我要发论文 你看行不行
XING? XING? XING?
~~~~~~~~~~~~~~~~~~~~~
以下为初稿提纲
全文正在编辑中
~~~~~~~~~~~~~~~~~~~~~
 

浅谈“宏观学术评价”与“微观学术评价”

 

孙彧     2012-12-21   [初稿提纲]

 

摘要:本文借用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学术体系构建方式,尝试对当前国内外学术评价体系进行“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重点讨论各种学术评价方式的存在状况、形成的原因、评价对象、适用范围、评价效能,以及可能需要注意和规避的问题,并提出关于学术评价实践策略与过程的几点建设性意见,以资科学构建学术评价体系之用。

 

一.引言

    学术创造和学术评论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前这个基于发达信息生产与传播技术的学术成果数量繁盛的时代,读者们迫切需要找到在海量信息中提取和把握主干信息(对学科学术体系而言)和特定领域高相关度信息(对学术个体而言)的有效方法,出版者和作者也迫切需要获得对自己所做工作的合理的学术评价——甚至获得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作用的直接证明。而实现以上两方面过程,就必须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从国家科学技术层面来看,乃至放眼世界,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对科学技术创造和知识体系构建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总结和梳理作用,也将对学术方向的探找和学术激励机制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思考方式,可以尝试将当前国内外的学术评价体系分为“宏观学术评价”和“微观学术评价”两大范畴。目前国际学术出版评价体系通行而尤其受到国内评价体系追捧的论文SCI收录、论文的引用次数、期刊的影响因子(IF)和学者学术成果的H指数等,以及颇具国内学术评价体系特色的学术项目资助等级与额度、学术成果奖励的等级与额度、学术头衔等,均可视为“宏观学术评价”的指标和内容;而国家学科规划及发展报告、综述文章、论文审稿意见、基金项目评审意见、学术奖励评价意见、文献的正面引用与学术批评等,均可视为“微观学术评价”的具体内容。这意味着,学术评价是一种至少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多尺度的科学实践过程,学术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发展是相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和微观乃至多尺度出发,对学术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长期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二.分析和讨论 (具体内容正在整理中)

    本文将在以上的“宏观学术评价”和“微观学术评价”两个概念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学术评价的思路、形式、内容、效能和系统性等方面的问题展开尝试性讨论。

1. 各种学术评价方式的存在及其成因

2. 各种学术评价方式的评价对象与适用范围

3. 各种学术评价方式的评价效能

4. 各种学术评价需要注意和规避的问题

5. 国内外学术评价体系比较

6. 关于学术评价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三.结论 (初步结论,最终文稿整理中)

    宏观学术评价的指标和内容,在学科层面、国家层面乃至国际学术体系层面上,为科学发展与评价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通用参考指标体系;而对学术活动中的个体而言,微观学术评价对学术成果意义的认定起关键作用。目前,国际化学术出版与评价体系,一方面,利用宏观学术评价参数对学术发展过程进行全局性评价,或对某种学术单元做宏观体系下的个体评价;另一方面,利用综合述评、学术通讯、年度报告、同行评阅机制、学会评价、学术研讨会和网络学术平台等方式,尽可能地开展内容丰富、交流充分的微观学术评价。通常后者会对科学技术大发展起直接作用。由于我国科技发展长期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里着重关注的是宏观学术评价,而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总体布局的逐步形成,微观学术评价将逐渐在构建学术体系高级结构、发展尖端科学技术和提高创新科技创新爆发力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也需要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逐渐推动微观学术评价能力的提高,创造性地开展形式丰富、内容深刻、公平合理的微观学术评价,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整理中)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939-644409.html

上一篇:但愿《它们》,说的都是真的,科学的肩膀能否靠住文艺的浪漫
下一篇:走进"潘多拉"实验室(筹)-----所谓"末日"前的救赎
收藏 IP: 219.217.246.*| 热度|

2 许培扬 何学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