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博文

答匿名网友benkyou 精选

已有 6972 次阅读 2014-5-11 21:4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污染, 土壤, 肥力

 科普:改变以元素代替化合物的毒性评价模式!评论中,网友benkyou 发表了一些高见,为方便读者,现整理如下:

 

[29]目前,单一元素或化合物的毒性评价方法与标准尚未研究清楚(如前段时间讨论比较激烈的PX毒性问题),评价处于复合环境的土壤污染,难上加难!我觉得用总量评价未尝不可,首先确定不同环境介质中某元素有毒化合物所占该元素化合物总量的比率,然后按比率折算回总量。按照土壤类型,划分不同评价标准,因为化学组分差异较大。这样做的好处主要在于测试简单方便(相对于该元素某种化合物含量测试)。

 

[73] 学习了!支持地球化学模型,也许科学最终都会归趋于数学公式这种最简单的表达方式。以前有人跟我讲过越简单越科学,一直深表怀疑。通过学习Myqqis106277670的留言,终于理解了这句话。此外,楼下评论提到3s技术,如果能够开发出监测土壤地球化学成分的遥感模型,然后再结合土壤地球化学模型,兴许会带来更多惊喜。但土壤成分过于复杂,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一般含量较低,其敏感波段难以直接确定。也许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中化合物分配系数等的研究,找出重金属与主要矿物的经验或者理论关系,进而间接的得到光谱与土壤矿物的联系,同时将这种关系应用到地球化学模型,土壤评价就显得简单了很多。仅个人想法,不知道合不合理。

 

[75] to [74], 抱歉,我的意思可能没表达清楚。我原本意思是利用传统测试方法获取大量不同时间,空间尺度土壤化学成分数据不太现实。而遥感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点,前提是需要建立所要反演物质成分与遥感光谱的模型以及清楚二者之间的机理。但是,土壤化学组成极其复杂,且重金属含量相对于其他元素含量要低好几个数量级,遥感卫星难以接受到如此弱的光谱信号,因此也难以获取重金属与光谱的关系。而若能够研究清楚土壤重金属与主要土壤成分的理论关系,然后根据遥感光谱与土壤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推导出重金属与光谱的联系。如果这种关系存在并且可靠,再结合土壤地球化学模型,就可以很好地预测土壤化学组成,进而指导农业生产。关键点是土壤重金属与遥感光谱是否存在联系,怎么去建立这种关系;遥感模型建成后,如何与地球化学模型集合。我的观点是研究土壤化合物之间的配分关系,以此作为纽带,这样就可以通过解读遥感图像数据来评价土壤肥力,土壤污染等实际工作了,也仅仅是个设想,实际未必行得通。

 

[78] 赞同77楼的说法,首先从近地面做起,需要不同学科的工作者协力合作。

 

答:我觉得这个主意好。行得通行不通,总得试试再说。老实说,遥感要想直接看出土壤肥力,土壤污染,尤其是25cm75cm的深度,那是很难的。但是植物的根系能够把这些东西抽取、或反映到其叶面上来。这个,遥感就有用武之地了,就能提供不同时间,空间尺度土壤化学成分的信息。前段时间炒得很热的“澳洲桉树抽金粉”,和遥感界做过的叶面光谱分析铜、铁、烃、等等(记不得有没有镉和镍了),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证据吧。所以对多学科协力合作,利用土壤污染和肥力的普查数据,和匿名网友Myqqis106277670介绍的动力学迁移模型和光温湿、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和土壤化合物之间的配分等等,搞出能够供实际生产和污染防治实用比例尺的图件,应该是可以试试的。

 

所以,我的响应是:1)请你们把你们的想法写成论文;2)组织一个学术研讨会(沙龙);你们来各作个特邀报告,大家讨论;3)如果大家认为基本可以,再找个实验区开始试试。上面提到的三位博友算特邀,也欢迎你们推荐别的高手参会。好吗?也欢迎其他网友表示参会的意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4-793481.html

上一篇:科普:改变以元素代替化合物的毒性评价模式!
下一篇:弱信号检测与人文地形图
收藏 IP: 114.252.14.*| 热度|

25 陈楷翰 郑永军 郑小康 孙学军 赵美娣 王晓明 曹聪 李志俊 王春艳 李土荣 曾葆青 唐凌峰 陈永金 林中祥 徐晓 刘伟 曹家鑫 赵凤光 刘光银 徐红梅 廖晓琳 aliala xqhuang bridgeneer zhouxingro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