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博文

《公报》学习心得(2)- 匿名网友评论 精选

已有 16399 次阅读 2014-4-21 22:0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土壤污染

 《公报》学习心得 一文评论中,匿名网友Myqqis106277670 评论较长,但信息量大。特粘联如下:

难得关心土壤污染,我对《公报》涉及的工作比较熟悉,谈点自己的看法:土壤污染调查的前身是农业地质,即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导的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后来多次改名。总体上,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的技术方法没有问题,测试方法也没有问题,数据可靠,具有可比性:每平方公里一个样品,4平方公里一个组合样品,每个样品测试分析54项地球化学指标,部分样品加测有机污染物指标,严格规范测试分析方法。数据质量和数量远胜于全国土壤一普和二普,是迄今覆盖范围最广的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基本覆盖全国的主要农业主产区。因此,这批数据是极其宝贵的,如何应用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大事。

 

中国地调局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即所谓的农业地质调查评价,集中了很多人开展调查评价方法研究,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仓促中形成了“*****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技术规范,并向全国(本系统)推广,也取得一系列成绩,如富硒土壤。土壤重金属污染只是系列成果之一。

 

相对于土壤一普的通俗,二普的专业,全国性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农业地质)的地质味道非常浓,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但也许是好事。希望能有土壤学家把偏离地质太远的土壤学拉回到土壤母质(母岩)上来,从更广阔的时空尺度考虑农业地质问题,而不是局限于微观的土壤颗粒土壤化学等。

 

有点扯远了,回到土壤污染调查。农业地质调查评价的原材料就是海量的可靠的土壤地球化学数据,如何应用却是见仁见智,但不论是仁者或是智者,都无法回避评价标准,现有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唯一的,无可争议地成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石。如果相信这块基石,就必须相信全国污染状况调查结果。

 

除了按标准进行简单评价之外,还有跳出标准之外的评价,如土壤质量演化的过程评价,基于土壤化学风化质量平衡原理的定量评价,基于土壤溶质运移的模型评价,等等。

 

就个人经历谈一点体会:如果全国土壤都是来自一个整体(无差异),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其质量优劣是可以的。但若如果不是,其结论就另当别论啦。本人也曾试图验证其合理性,但结果总是枉然,例如,比较不同母岩土壤发现,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比较不同年代形成的海涂土壤发现,重金属随着土壤年龄增加也有所增加;比较不同深度土壤发现,底层土壤也有重金属超标问题;比较国外报道过的重金属污染区发现,其生态相当优美,重金属超标区也曾经是古人采矿区,从地质资料看,不同地层交汇之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体感觉,土壤重金属含量(是总量,而不是有效态)高低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土壤重金属含量为什么此高彼低。

 

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价的研究成果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马生明博士的《城镇周边土壤Hg异常成因机理研究》(详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181321),该项成果发表于2007年,我在更早的2005年就已经获知其研究进展,但在持续关注后发现,这项工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甚是可惜。

 

注:知识产权和数据、观点之正误,均归评论者。老邪只是文字略作整理,方便读者查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4-787227.html

上一篇:请教徐晓老师:流形与分形
下一篇:敬答好友
收藏 IP: 123.122.9.*| 热度|

18 陈楷翰 徐晓 蔡庆华 柏舟 赵美娣 郑永军 王春艳 朱志敏 闵应骅 姚小鸥 刘洋 赵凤光 刘俊华 ybtr3929 rfm2007 bridgeneer FloatingRose cdc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