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77岁的太空旅行者,连克林顿也为他送行 精选

已有 5029 次阅读 2016-12-9 20:1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16年12月9日(美国当地时间12月8日),一位95岁的老人离开了人世

他静静躺在病床上,不知道心中是不是还想着那没有完成的火星探险



NASA发文缅怀


1998年10月29日,美国航天飞机即将再次进行发射

从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第一次发射,美国的航天飞机已经进行了90多次发射

在人们的眼中,航天飞机的飞行已经有些司空见惯,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了




可这一次的飞行,却意外地引人关注

美国各大电视台都到了现场进行直播


甚至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与他的夫人希拉里也亲临发射场

要知道,美国总统亲临肯尼迪航天中心观看航天发射总共才只有两次而已



肯尼迪航天中心


那一天,无数的人守在电视机前,与控制中心一起为飞机的发射倒数

已经很久都没有一次如此引人关注的航天飞机发射了


而这所有的关注目光,都只是因为一个人

都只是因为这个以77岁高龄参加太空实验的参议员,这个飞行生涯最长的宇航员



约翰·格伦(John Glenn)


他就是约翰·格伦(John Glenn),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世界上第一个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宇航员




1921年7月18日,格伦出生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坎布里奇

他的父亲(也叫约翰·格伦)曾经是一位一战时候的士兵,随后成为了消防员,后来又改做木匠,母亲则是一位教师



俄亥俄州


在格伦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很向往蓝天

看到他期待的目光,他的父亲想办法让他与一位驾驶员一起做了一次飞行


翱翔蓝天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格伦的一生

在飞机上,格伦暗暗下了决心,要成为一位飞行员




1929年股市暴跌之后,飞行课十分昂贵,格伦的家庭难以承担

格伦的家人必须种庄稼来保证生活

他自己则给报社写稿、为军乐队吹奏小号贴补家用


二战刚刚开始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参战

但美国却启动了一个民间航空计划:给参与者提供免费的飞行课,代价就是要在美国参战时上战场为美国打仗


格伦抓住了这个免费上飞行课的机会,成为了美国海军航空学校的一员

美国宣战之后,格伦接受了更高级的训练,成为了海军陆战队战斗机驾驶员

他参加了二战与南北韩战争,执行过149次战斗任务




战争结束后,他进入了海军试飞员学校继续学习飞行的知识

毕业以后,被派到了海军航空局战斗机设计处工作


那时候,超音速飞机的研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格伦幸运地成为了第一个进行超音速飞机跨洲无间隙飞行的飞行员


他驾驶着超音速飞机横跨美国大陆

还创造了3小时23分的横穿美国大陆的超音速飞行速度记录



飞机突破音障


这时候的格伦,已经是一位优秀的顶尖飞行员

如果不是那一次的招募,他应该会一直驾驶飞机直到自己飞不动为止


1958年10月,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开始运作

同时,选拔和招收宇航员的工作随之开始

得知这个消息的格伦十分兴奋,和所有人一样,他也希望能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这一次,他想做的不只是飞上蓝天,更是冲破天际

他参加了宇航员的选拔

经过层层的筛选,150名符合条件的报名者被筛得只剩下了7个

而格伦,成为了美国首批宇航员中的一员


1962年2月20日,已经41岁“高龄”的格伦乘坐友谊7号飞船升空

他驾驶水星飞船在260千米的轨道上进行了3圈飞行,历时4小时55分23秒

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地球轨道飞行



1962年第一次进行太空飞行的格伦


回到了地面的格伦,成为了美国人心中的英雄

人们热烈地欢迎着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冒险家”

美国国会给他颁发了美国国会太空奖章


当所有人都觉得,这位英雄一定会继续参与到太空探险中去的时候

他却突然离开了航天飞行,甚至也离开了原来的飞行员生活

之后的双子星计划、阿波罗计划、天空实验室计划都没有了他的参与



阿波罗登月计划


格伦从宇航员和海军飞行员退役,离开了他钟爱的飞行

1963年11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遭遇刺杀

这件事情让格伦很是震惊

格伦觉得,他要参与到政治当中,在公共生活中起到带头的作用才行


1974年,格伦当选为俄亥俄州的国会参议员

在国会期间,格伦践行了自己当初参与政治的诺言

他是美国参议员中公认的科技事务专家,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扩散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约翰·格伦(John Glenn)


他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着美国的宇航项目

时间一年年过去,他对于天空的向往丝毫没有减淡,反而愈发强烈


当他在审阅ISS(国际空间站)的材料的时候,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心

他像NASA提出了申请,想要重返太空



约翰·格伦(John Glenn)


此时的他,已经是古稀老人

他对NASA说,自己身体很健康,完全可以接受去往空间站的挑战

他也希望能通过他的第二次旅行,让全世界关注老年人问题


格伦说,“人类社会趋于老龄化,到2030年,美国超过65岁的人口将达到6900万,是目前的两倍多。这将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文化以及保健问题,因此,对人的衰老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


1998年1月16日,NASA宣布格伦将会重返空间

这时候的格伦,已经77岁了


NASA希望,能研究老年人在太空环境中的生活与工作情况,了解衰老的秘密

也希望这次的旅行能唤起大家对航天的热情与支持


格伦本人则说,“在我生命里,我能够第二次开始一项全新的研究,实在令人激动。”

参加过阿波罗12号登月的宇航员比恩也说,“你完全可以告诉人们,航天飞机就跟坐飞机一样,去月球上度假是完全可能的事情。”



约翰·格伦(John Glenn)


果然,格伦要以76岁的高龄坐上航天飞机在空间站生活的消息刚放出来

立即吸引了美国甚至全世界媒体的目光

在他的训练阶段,就一直被人们密切关注着


在很多人眼中,虽然航天飞机早已进行过近百次的飞行

可太空似乎还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能进入太空的人,应该就只有经过长年累月训练的年轻宇航员吧,当初NASA选拔宇航员不也是把年龄限制在40岁之下了吗



约翰·格伦(John Glenn)


可这一次,格伦要改变人们的看法

他自愿成为小白鼠,告诉人们,航天飞行并非是年轻人的专利


他开始接受训练,等待着几个月以后的旅行

这将是为期9天的空间站旅行,在空间站里,格伦将会完成83项科研任务

在这样的年龄上太空,还要生活那么多天,对格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约翰·格伦(John Glenn)


在没有重力的太空中,身体再强健的年轻人也会呈现“老化”症状

骨骼和肌肉会衰竭,平衡感觉会解体,睡眠也会紊乱

科学家们迫切地需要了解已经老化的人体在失重的条件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77岁的格伦,将会成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无重力的环境,对人体的老化速度会有怎样的影响


如果失重能抑制老化对人体组织的影响,那么对地球上的高龄者采用同样的方法是否可行

作为一个曾经进入过太空的退役宇航员,他无疑是最适合这个研究的人选



约翰·格伦(John Glenn)


1998年10月2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冲上了云霄,飞入了太空

这艘万众瞩目的飞船上,搭载了格伦和随同的机组人员


格伦说,这次他的飞行任务并不多,主要是配合做一些检查和科学实验

虽然飞行的时间比第一次航天飞行的时间长很多,可却舒服了不止一点点



约翰·格伦(John Glenn)


1962年的时候,他被像一只猴子一样固定在座椅上,几乎没有自由

进行医学实验时,还要忍耐夹带直肠体温计的痛苦,要忍受离心分离机的逃离训练


以前的宇宙飞船密封舱容积小得可怜,只能刚好把他塞进去

起飞时的过载,让格伦的轨道飞行成为了一次极大的冒险,几乎没有乐趣可言

而宇航员的生还是那时候的最大目标,根本不敢考虑将77岁的老人送往宇宙



约翰·格伦(John Glenn)


而36年后的1998年,格伦终于不用被捆绑在座舱上活受罪了

9天的旅途中,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机舱里四处活动


在失重的环境下做各种有趣的实验与表演

协助其他宇航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调查活动




11月7日,航天飞机安全返回了地面

77岁的格伦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他成为了航天飞行生涯最长的人,成为了年纪最大的宇航员


从太空回来的格伦也结束了自己在国会参议院的任期

两度去往太空,24年的政治生涯

给他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约翰·格伦(John Glenn)


退休的他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他与妻子安妮努力经办着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约翰·格伦公共服务研究所

他们试图通过研究所的各种项目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估计年轻人投身政府工作


为了奖励他与妻子的贡献

美国国防部授予了格伦公共服务奖章、美国国会金质奖章

他的妻子也获得了优秀公共服务奖章



奥巴马为格伦授奖章


格伦还说,在将来,或许他会投身于火星探险

他已经白发苍苍,眼睛里却闪耀着炽热的光芒


可惜的是,格伦的身体终究没有允许他再去到火星

就在今天,这位伟大的宇航员以95岁的高龄离开了我们




“格伦是第一位在太空环绕过地球的美国人,是个真正的英雄,祝福你,Ad Astra(拉丁文意指飞往星星)”——NASA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SME

欢迎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19744.html

上一篇:三星卖咸鱼,柯达造核反应堆,那些大牌的奇葩历史
下一篇:他作死体验了46倍重力,最终却保护了成千上万人
收藏 IP: 45.32.41.*| 热度|

5 李颖业 黄仁勇 杨金波 李土荣 bshhz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