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lif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xt3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万言文

博文

大学之道

已有 8853 次阅读 2010-2-17 16:37 |个人分类:看看社会|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

【前言】用了几个小时看了凤凰网的文化专题,大学之道,感觉做得非常深刻,确实值得反思,一篇篇看过去,思潮澎湃,在此梳理一下标题目录,也可看到中国大学发展之脉络。而更多的质问,需要更多的人思考和实践。详见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daxuezhidao/
====================
 
大学之道
 
“世间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学更美。当防线崩瘫,价值崩溃,水坝倒塌,洪水为害,前途变得灰暗,古迹沦为泥淖时,只要有大学屹立在那里,它就屹立闪光;只要它存在,人那颗被引导去从事美满探索的自由心灵仍会给人类带来智慧。”
                                                         ——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
 
一、民国时代大学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一提起民国教育,可能所有人都会想到那灿烂如星辰般的大师们;会想到陈寅恪先生所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仿佛那个时代高洁的不食人间烟火,仿佛只要唤一声大师,大师们就驾着七彩祥云从天而降。可梳理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民国大学教育的成功,民国人才的井喷并非真的如此简单。我们想要展现的就是掀开华丽辞藻所掩盖的真实历史,从而使得我们可以真正去探寻“大师”与“名校”是怎样炼成的……
(一)政府:复兴之路,始于教育
(二)学生:救亡中国,舍我其谁
(三)教授:士不可不弘毅
(四)教育:畸形而短暂的“独立”
小结:斗转星移,距离那一个时代已经70余年了,70余年里,中国改变了许多。高等教育不再是富裕阶层的精英养成、天之骄子也成了如今的芸芸众生;虽然旧的大师凋零殆尽,新的大师未见踪影,但无论如何国民素质与70年前已有了天壤之别。对于民国大学与大师,今天的我们能学习的大约只有民国学人的风骨以及如何在当下已经大众化的大学教育之上另外重构一个具有民国高等教育神韵的精英教育了。
二、建国初期大学
   ——群体的改造,思想的归一
近日,温家宝总理与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会谈,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温总理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从高居庙堂的士大夫到山水间放浪形骸的隐逸者,从勇攀高峰的科技精英到为民请命的思想者,在中国,知识分子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阶层。1949年之后,曾经依附于大学的知识分子,不仅接受新政府的思想改造,而且在一轮院系调整中,一轮轮的反省中,他们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他们变成了臭老九。大学教育也处在停滞的状态中。在反知识的年代里,大学也成了反知识的工具,这让今天空喊着大师何时到来的声音总显得苍白,因为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像温总理所说的那样,重塑大学的理念,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比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等等……
(一)洗澡:建国初教师的思想改造
(二)洗牌:模仿苏联的1952年院校调整
(三)洗根:文革中大学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文化大革命”与教育乌托邦
(四)洗礼:好大学不是从思想改造中出来的
小结:历经文革,教育荒芜一片。梅贻琦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更成了需要抛弃的理念与主张。幸好,1977年恢复了高考,大学教育又恢复了正轨。推远了看,我们总能数落前人之不是,而又似乎可轻易认定前人之坚守与功绩。就像现在,谁都能提出几点当年教育之不是,说悔不该当初如何如何。可时至今日,并没有能完全清理当时思想与教育之积弊,而新的问题如抄袭,学术腐败,又以另外的样式让人们不安起来。也许,就像当年重新认定“知识就是力量”一样,今天,我们所做的是要恢复和完善那些有关人文理想的教育,培养出大师,而这一切当然不能靠凭空想象,更需要的是制度保障……
三、三十年来大学
    ——无根之浮萍,无魂之器物
1980年代大概是中国大学短暂的黄金期。理想受到尊崇,知识成为标杆,知识分子与学生积极学习西方,反思自我,介入现实。武汉大学年轻的校长刘道玉通过一系列改革成为了教育界的明星,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学校的活跃风气也足为一时之楷模。90年代急转直下的环境改变了这一切,经济上的放松与政治上的抓紧令学术界、教育界难有独立之可能,它们很快沦为附庸——要么权力,要么市场。到了2000年后,高等教育所有改革措施的弊端集中爆发,在这条路上,我们仿佛已经积重难返。回想对建设中国大学满怀理想的民初先贤,再四望当下,真有茫然不知何世之感。
(一)1980年代:昙花一现
(二)1990年代:全面改弦
(三)2000年代:泥潭深陷
(四)2010年代:大学之魂兮何在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小结:经历了、反思了。然后又如何?对于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最缺少的恐怕还不是反思,而是令反思对现实产生作用的可能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3156-295671.html

上一篇:“我参与”与“我旁观”的春节之浅见
下一篇:川人川味
收藏 IP: .*| 热度|

59 魏亚鹏 韦玉程 周可真 李侠 杨学祥 刘全慧 孟津 王桂颖 王芳 赫英 陈龙珠 梁进 鲍博 张檀琴 陈绥阳 强涛 孙学军 王安邦 蒋敏强 杨远帆 陈中红 吴飞鹏 陈安 杨秀海 朱优峰 徐建良 毛克彪 许磊 刘立 侯吉旋 丁甜 刘颖彪 吕喆 安天庆 刘畅 吕乃基 杨文志 苗元华 刘岩 李志俊 陈湘明 李学宽 侯成亚 宋稳成 左正伟 武京治 刘华鼐 徐耀 曹世雄 杨春明 李毅伟 孟羽 翁琳倩 王德伟 张欣 郑永军 曾新林 dnastar ffy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