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呦呦是西医出身,到中医院研究院工作,是典型的西学中。她做的大部分研究是青蒿抗疟疾,受到了葛洪的文献记录的启发,最后找到了合适的提取方法,获得了单体。这更多的是现代科学方法获得的成果,传统的中医,比如辨证论治,复方治疗等的贡献并没有在这个成果中体现出来,这个我同意。但是别人怎么看这个成果不重要,关键是成果获得者本人,因为是她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做了这个发现,这有偶然,也有必然性。屠老先生在诺贝尔的讲台上,没迎合西方政治正确的趣味,没有去说现代科学是普世价值,如何引导自己成功。而是引用毛主席对中医药的题词,以此为例来说明中医药传统的现代价值,说明她自己对待中医药的态度。她不止在一个场合表明了类似的态度,也不应是领导让她这样说,因为屠呦呦的个性上,是一个性格鲜明,不迎合人的科学家,这也可能为她在评院士上造成了不少麻烦。至少在主流的知识界学界看来,中医是不那么科学的,有人甚至恨之入骨。五六十年代这种想法还不能放到台面上,八十年代,一股文化失败主义蔓延以来,知识界很少会以中医为荣。屠呦呦自己取得了如此的成就,而且成就并不是直接与传统中医来的,她完全可以象有的人一样,以现代科学工作者的姿态,对中医居高临下,评头论足,落井下石。但是她没有,她的经历,她的学养,她的人品都体现出来了。我现在知道的很多老先生,有的还70不到,是五六十年代原来西医学习中医出来的,中医门诊都很好,反倒不怎么用西医。德高望重的陈可冀先生是其中的代表,对推动中医的现代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几天前与香港大学的沈剑刚先生交谈,他说在准备闭关,反思怎么运用中医。他是中医科班出身,研究生接受现代生物医学教育,出国深造,在现代主流医学研究上取得良好成绩,发表很多SCI论文。现在他的思考就是怎么回归中医。对中医的态度,还是应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敬畏,多一些公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伪存真,中医对我们民族发展的贡献才会更明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