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put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ndputer

博文

《自然》发文揭开"大科学"背后的沉重真相

已有 33939 次阅读 2019-2-14 21:05 |个人分类:科学人生 古典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英国《自然》杂志Letter, 今天发表了(中国时14日, 英国时13日)一篇重量级的调查统计性的论文  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大型团队成长性发展科学技术 小型团队则破坏性创造科学技术》) . 

论文作者是: Lingfei Wu, Dashun Wang, James A. Evans (中文音译: 吴凌峰, 王大顺, 艾文, 杰慕斯, 前两位可能是华人, 了不起!). 论文分析了60年来的(1954年-2014年)的6500多万篇的论文/专利/软件等,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研究结论: 大型科研团队更多地在比较成熟的前沿领域做后续的成长性的工作, 而独立科学家或小型团队则往往更专注于还不成熟的前沿领域和真正的巅覆性创新. 他们的统计发现, 团队规模与影响力呈正相关性,但与颠覆性创新呈反相关性. 

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0941-9?wpisrc=nl_science&wpmm=1

这篇论文非常重要, 研究者们以他们富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揭开了隐藏在"大科学背后的沉重的真相",说明大研究团队, 更重视和追求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那些现实影响力和知名度很大的项目, 这种项目往往在当时那个时代很风光,舆论度高 ,媒体更关注,  往往是热点, 往往是焦点, 往往是记者追逐的对象, 也往往容易受到投资人的关切和政府的支持. 这种项目获得资金更容易, 获得的金额量巨大. 各种奖金奖励等也往往将聚光灯照向他们. 

但是令人深思的事实是, 那些科学领域中的不知名的独立学者或小团队, 却在科学和技术的最前沿的天际线上在拓荒和耕作. 他们在选择研究课题上, 往往更重视真正的难题和最尖端性问题, 因此, 他们才真正承担了科学前沿区的最大的风险性, 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工作, 才k维持了科学的后驱力, 维持了科学的生命力. 但是, 他们却往往得不到舆论的关注, 没有记者的注意, 无法被聚光灯照射, 在资金上也往往更困难. 这就是该论文所揭示的当今科学界原始森林中的沉重的生态真相. 

回顾国内科学技术的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 也可以感受到从整体面上, 国家的科学基金和研究经费以及舆论和新闻的注意力等方面都更多地倾斜给了大型团队, 而小型的研究组室往往在各种资源上馈乏和受限.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在科技发展的组织方式上, 多数舆论对"大科学"的组织模式往往给予过多的虚夸赞美, 严重脱离实际. 而对"小科学"则往往当做是过时的组织模式给予贬低. 但愿这篇重量级的论文给这种"以大为美"的头脑发热, 泼上一盘清醒的凉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10327-1162214.html

上一篇:[转载]人工脑连接体的生物学依据是什么?
收藏 IP: 114.241.50.*| 热度|

65 刘立 檀成龙 刘山亮 王庆浩 邱立友 肖建华 冯兆东 安海龙 徐耀 晏成和 文克玲 汤茂林 季丹 焦飞 梁洪泽 彭真明 王亚非 史亚鹏 黄永义 杨金波 周健 王安良 陈兴峰 栗茂腾 李文靖 李毅伟 姚远 汪晓军 崔锦华 崔宗杰 鲍鹏 范会勇 胡大伟 韦恒叶 杨小秋 曹俊兴 赵杰 郭泽坤 范振英 张波 李剑超 刘玉仙 周春雷 苏保霞 杨正瓴 徐海波 钱大鹏 周肇俊 高峡 张国宏 张家峰 王枫 高建国 何金华 钟振余 杨新铁 谢维 彭美勋 强涛 徐明昆 邹晓辉 李维纲 zjzhaokeqin shenlu puh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