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1101RID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1101RIDGE

博文

闲言碎语聊中医(31);基因与环境,兼谈癌症-补充篇: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中医和中医现代化(十一)

已有 2205 次阅读 2021-3-25 02:20 |个人分类: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本来在写完总结篇之后,本人打算停笔几天。可是在我发表这个系列文章的过程中,有位读者责问我"你的题目是聊中医,可是基因与环境,还有癌症,哪一个是中医的概念呢?"。他在留言评论中与我争论,他的观点是要坚持纯中医,不能中医西化,甚至拿我作为生物医学工作者的身份说事儿,质疑我的中医水平。所以,我有必要做些补充说明。


一直关注我的博客和公众号的朋友应该了解,我是生物医学专业人士,同时又热爱中医,一直潜心研习中医经典,同时致力于用现代语言宣传中医。几年前,我和一位我很敬重的老中医交流。他对我说:"像我这样的人讲中医,满嘴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现代人很难听懂,很难接受。如果你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讲中医,效果会好很多。"其实,他的意思和钱学森先生生前的愿望是一致的,就是用现代语境讲中医是中医现代化和中医普及不可或缺的一步。这一点,也是我和海内外很多中医专家交流后形成的共识。我先后写了多篇文章,用现代语境来宣传中医,比如《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想了解中医的看过来:美国生物医学教授条分缕析实战医案,展示精准辨证论治》等。感兴趣的读者可在我的博客和公众号中查阅,


中医和现代医学虽然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医学理念不同,但都以人体为目标,必然有相通之处。而且,基因并不是现代医学独有的概念。它们是现代科学发现的,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中医也可以与时俱进,拿来使用。


另外,拿我生物医学科学工作者的身份说事儿,说明他明显不了解中医的历史和本质。中医是一个不以出身论英雄的学问。自古以来,有很多名医,大医,包括医圣张仲景,都是自学成才,又或者不是专业中医,而是兼职。以这次抗疫为例,既有以张伯礼和仝小林院士带领的中医国家队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有很多民间中医挺身而出做出了重大贡献。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葛又文。他根据《伤寒杂病论》开出了清肺排毒汤,在这次抗疫中成为适用范围最广,疗效最显著的方剂。然而,葛又文竟是个没有医师资格证的年轻人。还有,民间中医张胜林也是理工科专业毕业,后来自学中医。他自愿入武汉抗疫,他拟定的肺炎一号至三号方,分别针对新冠肺炎从轻症到重症的患者,救治了大量患者,疗效显著,已经得到了海内外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好评。可见,以出身来论中医体现出该读者对中医的无知和自己的狭隘。更令我惊讶的是,我还以为这位坚持纯中医的,以出身论中医的读者是个正统的专业中医,结果发现他竟然也是个生物工程专业人士!我真是无话可说。有人把自己打脸自残当成一种锻炼和娱乐,我还能说什么。


好,再多说几句。


本系列系统地阐述了环境是影响基因表达的上游的决定因素,通过调整和改变环境可以达到调控基因的目的,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治本的方法。而直接作用于基因之上的基因治疗和靶点治疗则是舍本逐末的方法。


中医治病之根本原则就是达到阴阳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谨查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其实说的就是调整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因此中医是治本的医学。本系列就是为中医以阴阳平衡为根本原则的治病思维提供现代科学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另外,本系列还讨论了为什么人的认知,心理,精神和情志方面对身体有最根本的影响。中医强调上工守神,有很多方剂,比如,小柴胡汤,逍遥丸,柴胡龙骨牡蛎汤等,都是身心同治“的药方


最重要的是,人们一旦认识到这个原理,平时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做事充满爱心和正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就能很好地保持健康,远离疾病,甚至即使不幸得了疾病,也能在医学的帮助下,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来战胜疾病,甚至不药而愈。


中医博大精深,其整体思维和辨证思维可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我们不应该固步自封,只把中医局限在古代医书中的概念和范畴,要与时俱进,既要精通中医经典,掌握中医核心思维,又要吸纳现代科学的新发现,新概念,走出中医现代化的守正创新之路。

-------------------

本系列原创文章来自作者的公众号12369频道。感兴趣的读者可访问该公众号查阅其它相关文章。欢迎拍批评指正。

0404E4BA-E9DC-415B-B712-94C4495117FF.jpe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7530-1278439.html

上一篇:闲言碎语聊中医(30):基因与环境,兼谈癌症-总结篇(十)
收藏 IP: 72.181.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