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zclj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hzcljz

博文

为湿地生态保护探新路 推进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已有 2161 次阅读 2018-9-24 10:3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湿地, 生态, 保护, 若尔盖, 高原湿地

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

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已

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

进经济

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政府面

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积极应对全

球气候变化,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

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大若尔盖湿地区不仅沼泽湿地面积大,而且泥炭储量非常

丰富,

在涵养水源

减少洪涝灾害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生

态功能巨大,

影响着国家的生态安全,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区

域,

应当把保护若尔盖湿地提升到国家生态建设的战略

大若尔盖湿地区范围及其生态地位

大若尔盖高原湿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黄河上游,

政区划上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县

红原县

阿坝县和甘肃省的玛

曲县

碌曲县部分地区,

总面积约

160

万公顷,

总人口约

18

人,

平均海拔在

3400-

3600

米之间

谷地平坦宽展

河流众多

泊成群的若尔盖盆地,

发育了大面积的草本沼泽湿地,

是青藏高

原面积较大

特征明显

最原始

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原沼泽湿地

大若尔盖地区的湿地面积约

90

多万公顷,

其中泥炭地面积

50

万公顷,

泥炭储量约

90

亿立方米,

是我国规模最大

保存

最完整的高原泥炭沼泽区,

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稳定大气中的

温室气体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湿地区

还是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每年为黄河补水达

75

亿立方米左

右,对维护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若尔盖高原湿地是阻止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向东南方

向发展的天然屏障,

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若尔盖高原湿地是当

地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美好家园,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

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湿地区栖息着野生动物

200

种,

其中

鱼类

15

两栖类

3

爬行类

3

鸟类

141

兽类

38

种,

野生植物

362

种,特别是以黑颈鹤为代表的许多物种还是青藏

高原东缘的特有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丰富的泥炭资源

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使本地区成为具有国

际意义的湿地

泥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之一

10

来,湿地国际

——

中国办事处先后实施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全球环境基金

GEF

赞助的泥炭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与气候变化综合管理项目和欧中生物多样性保护

ECBP

项目

区内已经建立了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若尔盖

四川曼则塘湿地自然保护区

(阿坝县

四川日干乔湿地自

然保护区

红原县

四川卡哈尔乔湿地自然保护区

(若尔盖县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碌曲县

甘肃黄河首曲湿地

自然保护区

(玛曲县

6

个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区域内的大

部分地区被规划为玛曲

若尔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若尔

盖保护区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和尕海湿

地被列为国家重要湿地,

若尔盖高原湿地还是中国的

国家自然

遗产地

为湿地生态保护探新路

——

全面推进若尔盖高原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书记

局长

袁峰晓

38


image.png

image.png


领导讲话。作者:李俊臻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s://wenku.baidu.com/view/3f60bc5d3c1ec5da50e2707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654-1136677.html

上一篇:若尔盖湿地恢复指南
下一篇:《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计划》
收藏 IP: 117.157.16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