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教育教学】钟秉林:《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书评

已有 2374 次阅读 2021-4-19 20:10 |个人分类:智库思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中,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地管理和评价高校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高校、教师、学生及社会都十分关注的课题。

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卡尔·罗杰斯(Rogers.C.R)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包括教育目的、有意义学习、非指导性教学等理论,强调最有权力评价学习效果的人就是学生自己,主张让学生自己确定评价的标准和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通过自我评价,来衡量自己的进步程度,由此让学生成为自我负责的学习者。教师和管理者要着眼于在过程中帮助和促进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及其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强化和促进学生自发学习和自我评价,学生的学习就会有收获。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的国际趋势来看,各国越来越重视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此也高度重视。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原则;6月,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生为本”,推进“四个回归”;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杨彩霞的这部著作与时俱进,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念框架,聚焦以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学习成果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切中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质量保障的现实需求。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高等教育一线管理工作,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实践有切身体会和深刻思考,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及后续研究中,将自身对教学质量保障的实践反思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变迁相结合,彰显了学者应有的学术担当。事实上,在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实践中,存在着诸多改革的难点:其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从关注走向落实尚有难度。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更多关注学生的思政水平和学习成绩,教学管理部门还存在重教轻学的惯性思维,教学质量监控部门也多是教务处职能的延伸,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管理与评价相对较少。其二,人才培养目标从模糊走向清晰尚有难度。当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往往过于宏观和模糊,课程学习目标并不十分明晰,缺乏对课程认知发展目标的梯度设计,对高级思维技能目标(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的覆盖不够。其三,学业评价维度从单一走向多元尚有难度。目前对学生学业评价的重点还在分数上,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围绕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的管理、服务和评价方面的系统设计和考量。


为了突破上述难点,作者认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在于关注学生,从学生身上寻找教学质量证据,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首要的、直接的、最重要的维度;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升,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关注学生需求、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让学生成为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鉴于此,本书以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理念框架,以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评价质量标准为研究起点,以评价和服务为两条主线,终极目标是学生主动生成丰富的学习成果质量证据。其中,评价主线聚焦于学生对课程、教学、管理、学习参与和学习成果的系统评价,服务主线是指课程、教学和管理三种服务。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现学生学习与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围绕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依据学生的评价,优化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管理者服务支持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实现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学生主体向度的回归和基于学生学习的目标定位。


本书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又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和独到见解,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当然,任何学术研究成果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本书也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有待于作者继续跟踪和深入研究。期望作者能以这本书的出版为契机,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领域继续探索,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282794.html

上一篇:【域外动态】拜登·哈里斯领导下的美国高等教育政策概览
下一篇:【经典导读】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大学的未来:美国高等教育启示录》
收藏 IP: 183.192.3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