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竞争优势的获得:领跑还是堵截? 精选

已有 6101 次阅读 2011-11-3 16:49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生物技术, 创新创业

领先可以是因为自己跑得快,也可以是因为设法让别人跑得慢。设置障碍,让对手受阻是竞技的常用手段,也是合理合法的。可是我认为,要想领先,最根本的方法还是靠自己跑得快。

我最近在两周在国内交流,很多合作者或者公司都希望能得到在iCubate 技术平台上的“独家”权限,以免他人竞争。这个我理解,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我当初(1998-2006)做Luminex技术平台的时候也是花了大价钱“买”到了“中国独家”的地位的。Luminex给我的是“在中国区域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意思是在中国区域内不再和另外一家企业合作。这看上去是很好的“相对垄断”地位,我的代价就是一次性“吃货”二十台。因为这个“相对垄断”地位, 我当时的Genaco公司差点倒闭了。因为吃货的时候试剂还没有开发出来,没有luminex平台上的产品还很少。没有配套试剂的仪器如何能买出去?

等我花时间,金钱把仪器的医疗器械许可拿下来,产品(地中海贫血,男性不育等遗传病诊断产品)开发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其他公司(如Bio-Rad, Hitachi)在中国的代理也在卖Luminex仪器!而且价格比我还便宜。我去找Luminex, 他们跟我说,“合同中写的是中国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在世界各地还有其他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到中国去卖不受我们的限制,我们在中国就你一个合作伙伴。”

换句话说,我得到的所谓“独家”根本没有给我什么保护。最后Genaco的成功还是靠我自己研发出的多重PCR (tem-PCR)技术和过硬的产品。

有朋友说:“我们希望在一个领域里或者在某个产品上得到独家权利,这样我们才能放心去开发产品,不用担心别人拷贝我们。”还说:“有人看到我们产品出来 了,市场上开始盈利了,一定会来仿制的。仿制很容易,你又把试剂研发的软件做得那么简单,别人做出同类产品不是轻而一举的事?”

这个很有道理,我也理解。但是我觉得后来居上并不是那么容易:

(1) 认为追赶容易的人低估了前人失败经验的价值。的确,当第一就意味着犯很多别人没有犯过的错误,但是这些错误绝对是财富,不是负担。创新者走的弯路都能沉积成经验,让他在下次创新过 程中变得更聪明,更有效,他会跑得更快,领先更多。简单拷贝技术的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永远不能掌握创新的精髓。成功者通常不会把失败的故事讲给你听, 而没有那个成功不是失败堆出来的。

(2)率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总能练出“绝活”。有些技术秘密不一定申请专利。比如在 Luminex平台上开发产品,把探针偶联到颗粒上就是一个关键步骤。没有经验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在冬天生产的颗粒比夏天生产的好,信号强度高很多。原 来,偶联探针用的化学试剂对湿度非常敏感,冬天比较干燥(阿拉巴马如此),所以结果就比较好。而类似这样靠积累很多技术细节上的经验获得的优势,也是很难超越的。这样的技术领先,谁先起跑,谁就能保持。

说到底,我的经验告诉我:用钱或者合同换来的“保护”不可靠,自己争来的领先才是真东西

回到在iCubate平台上开发产品问题上,也是一样的,先入者领先。因为在标本处理方面,靶基因的选择,反应条件的优化,临床应用,市场推广等等方面都会碰到一些独特的问题。先去接触,就先解决。领先,也是一步一步跑出来的。

那种“我就在后面瞄着你,等你成功了,我一跃而上,赶上超前”的“老二心态”是投机者的心态,不可取,不可靠,也不可怕。

不过,昨天在深圳和一个医疗器械公司老总交流,他的一个观点也很值得思考:他认为做技术的失败可以是财富;而做市场的失败就致命了。做市场的有两个要素:资金和时间。任何一个错误都会浪费资金和大笔资金,这就会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所以我们要尽量策划得仔细些,尽量少犯错误。

做创新型产品的市场和做"me too"产品的市场应该是不同的,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504206.html

上一篇:在川航上丢了我的iPad
下一篇:创新技术的现有市场Vs.潜在市场
收藏 IP: 116.84.159.*| 热度|

26 吕喆 曹聪 王晓峰 李方和 王芳 徐耀 李孔斋 杨正瓴 许培扬 张玉秀 武夷山 苏力宏 张启峰 刘立 李毅伟 吴云鹏 张骥 李永丹 赵凤光 梁智鹏 许鹏 杨学祥 孙国涛 tuner xqhuang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