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为人之父:何时让儿女“被”长大? 精选

已有 6871 次阅读 2010-11-5 05:03 |个人分类:教己育人|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生物技术, 创新, 创业

应邀做Panel Speaker来苏州参加一个有关生物技术风险投资的会,会上代表iCubate公司做“路演”首次披露了我们正在做的新的商业模式,还获得了风投们评出的The most promising company的最佳奖项。

会议期间抽空去我父亲的墓地看看,他葬在苏州,因为我爷爷奶奶的墓地也在这里。去看父亲,也让我想到我自己当父亲的责任。前段时间带儿女去北方看了一些大学校园,到了这个年龄,选学校,选学科都是很关键的事。

儿女上大学什么最关键?名牌大学?时髦的学科?按中国传统,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名牌大学读书,这个”名校情节“到底是否健康?有什么实际用途?不去名牌大学对他的未来有什么坏处?

儿子很聪明,但是不是非常努力,总是”计划“考九十分以上,但更希望”低空滑过“,结果经常错过目标。这让我想起我上大学时我父亲试图激励我学习,说如果我连续三年当”三好学生“(成绩全优,90分以上)就给我买一部照相机。结果我一直没有照相机。85分和90分的那五分实在太难拿了!看儿子学习,能让我想起以前的自己。

我没有机会去名牌大学,就读的是苏州医学院。当年高考刚刚恢复(我78年入学)能有大学上就非常不错了。可是无数学子们,家长们还是向往北大清华这些名校。可是回头看看自己的成长经历,觉得没有名校毕业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有的到是一股underdog, 不服输, 迎头赶上,超过的动力。

读名牌大学是给父母挣面子的事:“我的儿子上了MIT", 讲起来都很带劲。的确MIT的学术环境远远比一般学校好。可是搞生命科学的,本科在那里读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关键是研究生时候的导师和经历(我儿子也对生物感兴趣,我可没有施加任何压力)。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多施加一些压力,Push孩子多学些,再更多地剥夺掉他们的童年一些,进名校读书不是不可能的事。可是那样做真的对他有利吗?我很怀疑。

我不记得我父亲给我很大的压力让我拼命学习,考上名校。我记得的是他的理解和信任,我以前讲过一个故事:在复习高考的紧张时刻,我抽空看电视(那是9寸的黑白电视),我母亲催我去做功课,我父亲说:“让他看吧,能看,说明他有把握。” 有这样理解的父亲,恐怕不多。而这种理解要比空洞的说教有用多了,我看一会电视就回去看书了,而看书时候的心情却完全不同:不是烦,逆反,而是感激理解,希望报答这份理解。

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做家长的什么时候“准许”儿子长大?或者他们什么时候“被”长大?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什么时候给他们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权?

儿子最近对就近在本州读本科感兴趣,我们本来是希望他去外地读书的。是否“干涉”他的决定?如果他能给出一些他选择的理由,真正的理由,那也未尝不可。

孩子们的每一个“大”的决定也同时是对父母的一个试探:你承认我已经长大了吗?如果经常得到肯定的答案,他们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加强。如果我们总是替他们做决定,他们就很难获得成长的机会。

我从我父亲那里得到许多理解,我也希望把这份理解传给我的儿子。我觉得大学期间学知识是次要的,学能力是主要的,而能力里面最关键的一项就是获得自信。自信的获得需要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能尽早放手,“让”他们长大,让他们做于自己命运相关的决定。

在“防止”他们犯错和提高他们自信之间有一个微妙的平衡。他们还年轻,有犯错的资本;可是等他们成年以后,就很少有获得自信的机会了。

“让”他们趁年轻时多多获取一些自信心,等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才能应对自如。

摆脱“名校情节”,淡化“名”的作用,让他尽早发现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这,比上那个大学都强。书本上的东西千篇一律,而人生的经历却可以千变万化的。

受益于我父亲的理解,我很早就建立了自信和对事业的热爱。现在,我希望我的儿女也能得到同样的理解和自信,这,就需要不时地提醒我自己:“让他们长大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380534.html

上一篇:启动生物技术的一个新商业模式:Bio 2.0
下一篇:把PCR仪器做成家用电器
收藏 IP: .*| 热度|

20 曾琼斌 李宇斌 武夷山 薛长国 赫英 朱志敏 张晓锋 吉宗祥 黄晓磊 苏红 高莉 余昕 蔣勁松 鲍海飞 贺乐 唐常杰 齐霁 虞左俊 何红伟 ahmen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