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比较几种分子诊断技术平台 精选

已有 13823 次阅读 2010-9-8 04:50 |个人分类:多重PCR技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物技术, 创新, 创业

前两天一篇博客引来评论,认为我“误导”国内读者,原因是我声称我们 iCubate技术平台的“提取,扩增,检测,多重,自动,封闭”的“六子金标”为独家。评论者提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ephied的GeneXpert。那么我们就对市场上的几种技术平台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1)Cephied (www.cepheid.com)的GeneXpert 系统。的确,他们是分子诊断公司中很有影响的公司,最先开发出“卡盒”可以完成全自动的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也在封闭系统里面完成。他们的长处是反应时间短(因为是Real Time PCR 核心技术,没有杂交检测这一步,所以省去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但是,Cephied系统的弱点也是因为Real Time PCR. 做过Real time PCR 的都清楚,它实际上在扩增阶段和普通PCR没有差别,所谓Real Time PCR, 就是实时地检测扩增产物,把检测产物的探针也包括在反应体系中。

既然没有设法去解决多重扩增的问题,那能够同时扩增的靶点数目就很有限(3-5个)。可是,临床比较实用的多重扩增(病原体识别,药敏检测等)通常需要十几个到二十几个靶点同时扩增。碰到这样的应用,Cephied就难度大了。

2)Idaho Technology (www.idahotech.com). 也是一个整合较好的技术平台,可以全自动地完成提取,扩增,检测。而且也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他们用来解决多重扩增的方法是分步用巢式引物来做扩增。他们的FilmArray也做得很好,和Cephied 一样,他们都用冰冻干燥的试剂,便于保存。可是 Idaho Technology 的问题还是多重扩增。巢式引物解决了背景高的问题,但是靶点之间的不兼容的问题还是存在。另外,在仪器设计上他们提高通量也比较麻烦,一个仪器一次做一个标本,如果中等医院需要同时做几十个标本就有问题了。

上述两个公司都曾经在美国政府拿到大笔研发经费,主要做生物防恐方面的应用。比如Cephied一次拿到一点五亿美金的政府项目,帮助邮电局查信件里面的炭疽菌。

椐我所知,国内上海也有一家公司(拿到很多美国VC的钱)也在研发类似于Cephied的全自动分子诊断仪器。

3) Nanosphere (www.nanosphere.us). 技术使用流程见连接。他们的技术特点是使用金的微球,声称可以不用扩增靶点,仅通过信号扩增就能完成检测。也有几个FDA批准了的产品,公司也是上市公司(和Cephied 一样)。

4)GenMarkDx (www.genemarkdx.com). 公司原名是Osmetech. 也是上市公司,有全自动多重检测平台,但是核酸提取和扩增步骤没有整合。所以和Luminex公司相似。

其实,企图对分子诊断程序进行全自动,全封闭整合的公司不少,英国,中国,加拿大,美国都还有几个。

可是,在衡量一个分子诊断公司的技术和产品的时候,我们要问的问题有两个:

1) 在分子诊断三个关键步骤(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方面为哪几个步骤提供解决方案?
2)是否真正解决了多重,全自动,和全封闭的问题?

我并不满足iCubate的现有技术,技术改进用无止境。在客观衡量现有技术平台的时候,我们也很清楚其它技术平台的优缺点,也在学习他人的长处,也在吸取他人的市场教训。iCubate技术平台的长处不仅仅是仪器部分,更主要的是多重PCR反应部分的专利技术。这一点经常被人忽略。也正是因为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我才有幸得到了一个创新的机会。

作为一个创业者,产品和技术的市场定位非常重要,既然要开发产品,就希望“与众不同”,这样才有市场空间。如果在研发初期就是完全拷贝别人产品的功能,那他人先行几年的差距我们凭什么去祢补?说是”填补国内空白“真的就填补了吗?填补了的到底是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360676.html

上一篇:科技成果转化失败的常见原因
下一篇:Craig Venter: 能卖梦的科学家
收藏 IP: .*| 热度|

6 孙志伟 薛长国 徐磊 曹聪 周小洁 孔晓飞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