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不同风格的讨论班:急用先学 vs 厚积薄发 --- 研教散记21 (唐常杰)
为了回答新硕导师提的问题,写过两篇博文,“新导师首次招收多少研究生” 和“名山、名师与高徒”,提及了讨论班,还没有来得及细析。
硕士生的研究学习过程有几个环节,课程、项目、讨论班和论文。其中,讨论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团队氛围、集体智慧、共同进步和活跃研究。
问了周围的朋友,他们主办或参与的讨论班大致有下列三种:
(1)急用先学型.其中又分两种:
(a)开题报告型:报告与任务或兴趣相关的论文或进展,我想做什么,希望通过报告,找合作者,并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
(b) 研究进展型:已经开题进行研究,报告最近一段时间我做了什么,有什么困难,希望通过报告,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
急用先学型的特点是“实、快、浅”,能解决项目,特别是工程开发性项目的实际问题。例如,开发的一个应用系统比较慢,通过查文献和小改小革,设想了一种改进技术,在讨论班中讨论,得到同事的质疑和补充,最后实现,解决了问题,还写出了工程性论文。
(2) 厚积薄发型. 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找最新的国际会议论文,例如数据库界的VLDB、SIGMOD、 ICDE、 SIGKDD等顶级会议的论文,范围不要太窄,约束在大同行内; 偶尔也找顶级杂志如TODS、VLDBJ、 IEEE TKDE等杂志的文章;这个“偶尔”,是因为杂志发表周期较长,杂志文章的雏形和思想可能会先在顶级会议上发表。
苏轼在《杂说送张琥》中提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用来描述此型讨论班风格挺合适,其特点是 “广、新,缓”,可持续发展。有时候,一种新的思想在半年或一年后,在研究中发挥了作用,好比投种于春天,收获于秋天,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能清醒认识本领域和相近领域大事;做自己的,也看人家的,既埋头拉车,也抬头看路;手里做着一个项目,同时窥测方向,准备下一个项目,设想下下个项目,当同行有了大转折,大突破,大行动,课题组早有心理准备,不至于有隔世之感。
(3)复合型。上述两种的加权合成,加权比例可灵活变化。
插一句时评,讨论急用先学 vs 厚积薄发,联想到了科学网上的关于诺贝尔奖的热议;一些为国家、为民族着急的年轻人,已经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心情;这里要说,严肃的、非搞笑的诺贝尔奖要靠科技界的厚积薄发;急用先学或急用先造,都是急不出来的。
言归正传,不管哪一种类型的讨论班,组织时,一般要做到五个一: 讨论班的准备过程,是展示指导能力的舞台。报告人先和指导教师讨论交流,然后准备PPT,向课题组报告。 ( 近期的相关博文
(a)一篇中心文献,最好人手一份,提前几周到听众手中。或者学期开始印刷装订发放;
(b)做一个好的PPT (可参见 关于做答辩用的PPT,可以参考原来的博文“PPT五技巧-表达公式推导-研教散记” ;
(c )一个即席点评,由老师或高年级学生做,要回答几个问题:人家做了什么,人家还没有做什么,我们可以借鉴什么,可以做什么;
(d)一份科学研讨会考勤表,所有参与者签名,扫描后复制给所有参与者。一些学校要求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候,要提交,至少参加m份考勤表,其中自己报告n次,并且提交PPT打印件)。这不失为一种并不复杂、也有效的管理措施;
(e)一个全学期的讨论班计划,时间、地点、人物、论文;有时会与其他讨论班联合,有时会与外来访问教授的报告结合。
笔者在实践中,做过多种尝试,倾向于采用如下方法,把讨论班和项目例会适当分离.讨论班用厚积薄发型,项目例会用急用先学型。
指导教师对讨论班准备有两种方式:中断式 和 巡查式。
中断式.计算机科学中的中断请求(interrupt request),好像是历史电视剧中的“有事奏本,无事散朝”。学生有了问题和灵感,随时通过各种方式和老师(电话邮件,面对面)讨论。中断请求可能打断老师的常规思维,调用预案程序处理之后,又回到主控思绪。这种指导方法适合作基础研究;这种方式下,学生压力小,自由度大,思路活跃。管得好,能出大成果,管得不好,会消极怠工;学生多发中断则多受指导,多受益。
巡查式大致可描述如下:
For each student
{ ask 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
What are you doing today ? }
这种方法会给学生较大的压力 有督促、检查、推动的作用,适合管理开发项目;研究生有时会背地说这个老闆很push;研究生应雷厉风行,当天事当天完,案无隔夜公文,甚至预测下一步将要做的任务,提前准备,这样受到的Push比较少,然后,就有好心情,有时间来考虑好的Idea, 好的方案,必要时主动发出中断请求。
两种方法的也可以在不同的加权比例下复合。不管是否喜欢,这些模式都客观地存在,存在于国内外的大学中和科研机构中。
新导师首次招收多少研究生
名山、名师与高徒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