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成论与预设论是否对应的概念?
结构论*这个词来自结构主义(中文百度,但没有见到英文原版资料),但我的结构论整合了演化论 - 又称为泛进化论,尤其是拓扑转换,属于结构模型建构和自组织信息论等范畴,论述的是系统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原理等。
不过,我看到结构主义、一般系统论和耗散结构论等都是在1986年之后,看到结构主义用“结构论”是近年,就如我看到1968年、1993年的“systems biology”词也是近年;但是,学术和科学都无国界,必须说明学术和科学发展的历史。
不能以不知为理由不引用文献或说明之前的学术历史,这是我的一贯观点,也是这2年将系统生物学和理论等历史理清的原因所在,树枝“发芽”的“支点”就是以往的知识和理论等支撑点,新枝、新叶才是自己的发展 - 或“创新”。
董光璧2008年“当代科学思想的转向”的PPT** - 里面提到的物理学、生物学和系统科学的代表理论和数学家、科学家基本在20世纪90年代阅读了,也引述和影响了我的结构论观点发展,比如,艾根的超循环理论。董光璧说的应该是构成论与生成论的相对关系,其中,提到的计算机建模等也是系统生物学 – 1999年我在国际上倡导的实验生物学与计算生物学结合的研究方法,1998年意大利帕维亚大学举办的“科学发现中的模型化推理会议”与国际生物科学开始向系统思维转型也几乎同步;然而,他说的5大科学理论 - 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结构论和信息论是怎么来源?在我的结构论里论述的是 - 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董光璧说到的5大世界模型,其中,宇宙大爆炸理论、认知思维模型和大地构造模型等,正是我的思维出发点 -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星象图、天地人同构等观念,以及伽莫夫的科普著作和诗人的大地漂移学说等科学家故事在中学时代的影响,也有大学之初生物物理学、坎农的生理学等影响。
结构主义也是开始于心理物理学和认知科学等思考,都走向系统思维也就是必然;但是,不同在结构主义是静态和有形体的结构论,我的结构论,包括,发生演化论和抽象机能在内的结构模型论,也许是构成论与生成论的整合 - 系统的结构整合、调适稳态和分层建构3规律,构成系统生物学的理论或哲学基础。
1993年第6届全国科学哲学会议,我论述的是结构论(之后是10月武汉大学举办的国际科学哲学与逻辑会议、1994年北京纪念维尔纳学派科学哲学国际会议 – 传入日本等国),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另一位学者关于基因的物质,我就提出反驳说是信息概念 - 并举例细菌基因编码的简并性来说明。
另外,另辟蹊径,也就是创新驱动。
也是不赞成追与赶模式的理由之一,创新,就是必须跳出以往的思维框架。
青蒿素的发现,即使2弹1星的成功等,都是策略和思维方法上的创新,比如,工程控制论的应用。
注:
*,还有“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但是,我的结构论是系统和综合哲学层面的发展,约21世纪初在复旦、中山、南京、北京和华南理工等大学,以及生物谷等BBS和网站上都有转载或链接。
**,参见链接(http://www.doc88.com/p-509932323404.html)(谢谢武夷山老师提供的资讯!),20世纪90年代与董光璧等一起参加过科学哲学会议。
-(评论的整理编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