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ingkx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lingkxw

博文

“麻油防疫法”系列值得关注

已有 6550 次阅读 2020-5-3 18:15 |个人分类:生态综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新冠, 疫情, 健康


麻油防疫系列值得关注


作者:陆玲


“麻油防疫法”明朝医书《古今医鉴》记载的一种简便实用的防疫方法,古传此法,以及类似以药油、药膏涂抹鼻腔的系列方法防疫效果较佳。在人类与新冠病毒大战正酣的当前,为汇聚更多智慧早日战胜新冠病毒疫情,通过理论辨识和实践检验,从我们中医总结的诸多防疫经验中,优选更多妙方良法,并继续创新优化提升,尤其值得期待

 

一、“麻油防疫法”——古中医防疫经验引关注

今年初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爆发期间凶险的疫情导致社会全面的应激反应,一种封尘多年的古老辟疫法最终还是被挖了出来,网上广泛流传“麻油防疫法”:有人发现这种方法在明朝医书《古今医鉴》以及若干明清古医书中均有记载:凡入瘟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则不相传染。既出以纸拈探鼻深入,令嚏之为佳。

  

伴随着“麻油防疫法”被传,虽然中医古籍上言明方法简单,功效不错一些专家认为“芝麻油无法杀死新冠病毒未被采信

 

 为什么古人认为效果不错的防疫方法,部分专家因“芝麻油无法杀死新冠病毒就认为它没有防疫价值呢?联想到人们常用粘鼠胶,在老鼠必经之道布局粘老鼠,使就范,就制止了老鼠进入房间到处捣乱,传播病疫用老鼠胶制服老鼠的方法启发我们:防疫不一定必须直接杀死病毒才能奏效。 那么,麻油涂抹鼻腔、诱发打喷嚏真可以防疫么?这引起了笔者兴趣和思考。首先,看看“麻油防疫法”的出处。

  

“麻油防疫”出自《古今医鉴》,这是一本怎样的医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杨威研究员专家认为它是“一部切合实用的明代综合性医著……作者龚氏父子推崇明医,批判庸医,对现今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明朝的《古今医鉴》之后,清朝的《医学传心录》(钱乐天编著,原作者拟清·刘一仁)等书选抄此方法有关中医专家认为《古今医鉴》值得借鉴

  

《医学传心录》内容介绍

《医学传心录》原是中医大夫钱乐天生前所得的秘本……本书主要讲脉诊、望诊、治病之主药、引经药,五个最常用的方剂为基础方,通过加减扩大治疗范围,以歌诀的形式叙述,简而明,病因赋,叙述伤寒、温疫、杂病、妇产等科疾病的成因、辨证论治要点和治疗。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为初学而作,可谓初学者的自学参考书,为入门之捷径。”参见“读书网”刊登《医学传心录》“内容简介”。

 

现代中医学界众多专家对《古今医鉴》《医学传心录》古医书介绍和评价还有“麻油防疫法”防疫法升级版以雄黄、苍术为细末,香油调敷鼻内。或单用雄黄末,水调涂鼻内,虽与病人同卧,亦不传染。提示其防疫效果更佳这种将不同配方的药油或药膏涂抹鼻腔的防疫方法,已成系列。其防疫智慧值得关注。

二、“麻油防疫法”防疫原理探讨

凡入瘟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则不相传染。既出以纸拈探鼻深入,令嚏之为佳。《古今医鉴》的书里提供了麻油防疫方法,也介绍了结果,对此方法的防疫原理没有进一步说明这有待我们探索。

先看制作药油麻油原料芝麻的特点,再看看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名词解释:麻油

中药名称 麻油:拼音名 Mayou  英文名 OLEUM SESAMI 
来源 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或棕黄色的澄明液体;气微或带有熟芝麻的香气,味淡。功能与主治 润滑剂及赋形剂。内服可润肠、润肺;外用作为软膏及硬膏基质。(《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摘录)

 

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摘自: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进展新闻发布会的报道。人民网上海2月8日(龚莎)

 

根据中国药典》所载麻油内服可润肠、润肺;外用作为软膏及硬膏基质特点结合人体呼吸道结构和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可初步推断新冠肺炎病毒从鼻腔进入人体肺部致病的几率较大,麻油涂抹鼻腔可发挥附病毒的作用减少病毒直接入侵人体肺部的数量,减轻导致感染的危害

 

“麻油防疫法”还启发笔者去思考另一个问题。当前,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为什么令人们感染病毒的速度如此之快?这次新冠病毒初期患者恰恰少见流鼻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普通感冒和流感三者的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从临床表现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主要的表现是发热,可合并干咳、乏力、呼吸不畅等症状,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状少见……

  普通感冒?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症状较轻,一般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

  流感? 病原体为流感病毒。症状为高热、咳嗽、咽痛,同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也可引起肺炎,但是并不常见。

(摘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感冒、流感有什么区别?

人民网>>江苏频道>>健康 2020年02月14日)

 

新冠肺炎感染初期,少见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状”或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快,早期不容易被察觉的原因之一? 以下用呼吸道病毒入侵引发普通感冒来做一个类比分析:人们遇到气温冷暖变化较大时,容易患感冒,初期会流鼻涕、打喷嚏。鼻涕是鼻腔粘膜所分泌的液体流鼻涕可让鼻腔保持湿润并排出部分病毒,打喷嚏可将已经进入气管病毒气体及时排出体外,减少病毒进一步入侵肺部。

鼻腔内的粘液及防疫功能

健康人鼻腔内面衬着完整的一层粘膜,上面分布着很多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粘膜下有粘液腺,它们平时不断进行分泌活动,分泌的水分用于湿润吸入空气,另外,粘液腺还经常分泌少量的粘液,均匀的分布在粘膜表面。它的粘性很强,可以吸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粘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抑制和溶解细菌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依靠这种粘液的清洁作用,吸入的空气到达鼻腔后半部时,几乎没有微生物存在。(王苗苗住院医师/泰安市中心医院

 

感冒咳嗽和打喷嚏的防疫功能

实际上,感冒是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侵入到上呼吸道,就是喉部以上的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人体会主动产生排出病原微生物的机制,通过咳嗽、打喷嚏将病原微生物排出体外,因此感冒的病人可能会有频繁的打喷嚏。另外,感冒以后病人的鼻黏膜受到刺激,敏感性要比一般人高,所以感冒病人如果闻到异味、冷空气,也会引起打喷嚏的情况。所以综合起来,跟人体对外界物质的排出反应、清除反应是有关系的。(原庆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

 

 

 适当时候打喷嚏人的身体很有好处,喷嚏喷出的高速气流会带出大量的人体中的细菌、病毒,对健康很有帮助。

“流鼻涕”“打喷嚏”正是大自然给我们每个人编码的防疫程序人体在日常就具备阻隔和杀灭常态下少量病毒和细菌入侵的免疫能力,而当人们面对较严重疫情时,就需要设法让鼻腔增加湿润程度和提高对病毒的吸附能力,“麻油防疫”提供了一个选项

综上所述,鼻腔是对外界环境空气开放的直通人体肺部的主要器官。因此,它在预防新冠病毒肺炎,保护人们免于感染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鼻腔内壁涂抹麻油能让鼻腔保持较长时间湿润,麻油还有一定的粘性当病毒随已感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或形成气溶胶在空气中飘散时,未感染者在正常呼吸时,吸气,并在鼻腔形成的负压环境,很轻易会将附近混合了病毒的空气通过鼻腔吸入气管和肺部。当它们在狭小的鼻腔中飘动时,一旦飘到鼻腔壁,如果鼻腔壁比较湿润和富有粘附性便可多吸附一部分病毒;其次,被人体呼吸的负压吸入到肺气管深部的含病毒气体,通过打喷嚏还可以将一部分排出体外。笔者认为,如此两个动作:涂抹麻油和打喷嚏,对在鼻腔构筑阻隔病毒入侵肺部的屏障,具有一定的防疫意义。

 

新冠肺炎病毒扩散凶猛,防护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提高全面防疫效果,祖先传给我们的“麻油防疫法”系列值得引起关注。由于麻油生产的原料芝麻是“药食同源”中药,麻油无毒,操作得当,对人体较为安全可优先试验,通过规范操作方法,检验防疫效果;并在更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包含雄黄等中药成分药膏涂抹鼻腔防疫试验。如果效果较佳,则可推广,如果发现有问题,则可以改进,优化,提高。

 

作者简介:

陆玲  副研究员、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

特别鸣谢!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属于原持有者

参考文献

1】龚信 编《古今医鉴·卷之三·温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7月

2】国家药典委员会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年版 二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1月

3】(清)刘一仁 著,钱乐天,郭中原,孙同轩编 杨鹏举,郝宪恩校《医学传心录》

学苑出版社 2014年5月

4】钟祥市中医院网站

5全球资源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1739-1231450.html

上一篇:[转载]三问!凉山森林火灾为何多发?本次火灾为何来势汹汹?山火发生可否不救?
下一篇:“苯酚疗法”技术创新与国家新冠病毒肺炎防疫策略思考(上)
收藏 IP: 125.94.20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