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ingkx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lingkxw

博文

粤语起源于中原还是中国北回归线地区原生的?

已有 3860 次阅读 2018-3-15 13:10 |个人分类:中华文明起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生命起源, 粤语

     语言是一个民族或族群(下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

 根据语言语音系统复杂性等因素分析,认为粤语早于普通话等方言的形成,这已经有了共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语言也在发展,任何语言都会发生变化,两种语言、多种语言互相影响也是常态。但这依然有主体和客体的差异,源和流、主流和支流的关系要区别。


 有学者认为古粤语曾经来源于中原的古雅语,或被古雅语改造过。甚至认为古粤语来自中原,因为中原人曾经大量进入百越地区,而百越人则大量向海外迁徙,所以现在的粤语是他们带来的。


 但根据近一百年来的观察看,各个地方的方言,两种或多种语言互相渗透、影响,导致语音、词汇、语法发生变化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但两种语言互相替代(通过教育制度等法律手段或人口迁徙)和双语伴行则有可能发生的。


 反观现在,尽管据说经历过唐朝、汉朝将粤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历史,现在仍未发现在中原有哪个县市的本地方言与粤语相同或相似呢……认为粤语来自中原的说法依据不足,与常识也不太符合的。此外,这也可以从大量迁移散播到世界各地的粤语人口,粤语被称为白话,唐语,各地的粤语人口,一百年后,依然保持口语的高度一致性来说明,语言系统本身的演变仍是缓慢的。即使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近几十年,可以说,即使大家都讲两套语言,也没有改变任何一个非普通话的村庄,使得它的母语、土语变为普通话。


 根据粤语词汇、语音和语意与古天文,农耕文明时代造字的区域特色,认为粤语是古越人的祖先原创的则比较可信,后期受到其他多种方言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它的语音和文字的主体基础。

 例如:包含米字的“粤”字是原生的,“粤”与“越”、与“月”等谐音;“中天”和“种田”谐音;“中央”和“种秧”谐音等现象跟早期的百越地区的稻耕农耕文明,天文观测,历法研发等活动有关。现在以南粤主要粮食作物“禾”字部首的汉字比中原主要粮食作物“麦”字部首的文字数量高出10多倍,认为粤语起源于中原似乎说不过去了。


粤语起源于中原还是中国北回归线地区原生?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语言学界的客观研究。众所周知,未来是可以改变的,但历史不可以改变,还原历史真相,关系到中华民族一种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而比已经知道的主流语言更早期的语言——粤语形成年代和早期中国古文明起源时间和文明程度确定等重要问题。


根据老一辈人的传说,本人的父系祖先也曾经在中原河南一带生活过,在至少约30代前,祖先南下福建莆田,再到广东的。现在我因为父母分别来自广东和广西,而我出生地曾经被划为广东和广西行政辖区,而变成了两广人,我所知道的家乡前辈讲黎话(父系)、灵山话(母系)、白话(父系和母系),我发现虽然与家乡土话相互沟通依然困难,但慢慢听还是可以明白大概意思的,深入比较后才发现,其语音大部分都仍存在对应的关系,未知北方依然有这些来自北方人群所持有的这种方言么?但在南方却很普遍。我估计我的祖先被本土的文化同化了,但他们即使讲两种语言也不会将他们合并的,个别串词,变音会有的,这可以说是母语的影响,但达不到改变语言的程度。到我父母那一代,讲家乡方言和白话;再到我们这一代,只讲白话和普通话了。


 现在我们在寻找白话(粤语)起源的时间,我初步估计它的起源可能要向5000年前再推进5000年以上,也就是说,应该有大约不少于10000年的历史。根据在广西发现的8000年前的人工种植水稻和湖南等地发现超过万年的粮仓,以及制陶业也超过了1万年。我相信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历史至少有10000年以上,而因为初步的考察证明,如果人工种植水稻的时间不少于8000年,制造陶器的时间也超过了1万年,就可以推算历法、铁器制造和语言口语,甚至不排除书面语也形成了,在那时候人们的语言交往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目前的困难只是我们如何做好论证而已。从可靠的资料分析来看,解决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的。只是要汇聚力量,整合信息,完成论证。我对问题的解决特别乐观,而且,还有一个跟复演论有关的“绝招”可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过去,我们完全依靠文物和文字记载的研究,只是记得我们中华民族仅有的5000年文明历史,宣称中华5000年文明,我认为这是不足以反映历史真实的。因为非物质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农耕文明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意义,是人类走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智能发展道路的关键转折点,它对人类社会进步价值一点也不亚于工业文明。

我希望若干年以后,我们可骄傲的宣称我们中华民族拥有1万年以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文明,这该多么自豪!伴随着科学综合水平的提高,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够发动更多相关学科的学者投身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从多个角度入手,多学科聚焦,找到令人信服的依据来!(2018年3月16日补充 笔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1739-1104054.html

上一篇:3-1 补充资料 地球地壳陨击成因的若干立论前提
下一篇:广州早已发现5000年的古村遗址:金兰寺贝丘遗址
收藏 IP: 113.71.138.*| 热度|

1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