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5后无知青年眼中的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yanli45 黄莲树下弹琴,垃圾堆里唱歌

博文

有意思的讨论课

已有 4001 次阅读 2010-6-3 15:15 |个人分类:小青年的学习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终于快要结束了这学期的讨论课,在连续几周做报告和准备考试之后,终于可以暂时休息一下,然后继续投身备战下周的3门考试。

      如果没有弄错的话,讨论课是科院从我们这届才开始的一种教学改革。我也想来凑凑热闹,所以选择了酶学讨论课。虽然我从来没做过酶方面的,以后也几乎不用做酶,但是因为讨论课课程有限,只好选择了一门稍微懂点的课程。

      我们的授课老师是一位从事酶学方面研究30多年的和蔼可亲的“老”老师。选课的人不多,不到20人,而讨论课限选人数是40,所以人少也是我选这门课的原因之一,小班教学的效果通常都比较好。老师也是第一次上讨论课,所以我们也算是做了教学改革的试验品。

      教学方式如下:共20课时,所以每人轮流可以做2次报告,老师给出相关的有关酶的3个方向,学生任选2个方向进行报告,综述性的15min,针对某个研究的限时10min,严格控制时间,老师根据同学们做报告的讲解及回答问题的情况打分。此外,每位同学每参加一次讨论发言加3分,上限为15分,还有5分老师会根据发言的质量评定。

      总体来说,讨论课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有意思多了。

      首先,选这门课程的都是来自不同所的同学,有做上游的,有做下游的,还有做生态方面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的酶的相关研究,有能源方面的纤维素酶,医药方面的脂肪酸合酶,硫氧还蛋白,还有更基础研究的解旋酶,引发酶等等。有一次的报告是一位同学介绍了淀粉酶在抑制馒头变硬方面的应用,非常有意思,还顺便学了点东西。

      其次,锻炼了我们做报告,阅读文献和提问的能力。

      说到这个,我的感触很深,因为做报告的频率比较高,再加上还要上课和考试以及其它课程的作业,所以用来准备报告的时间非常有限。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不做酶的去打酱油的人来说,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选题,也就是打算介绍哪种酶。寻思了半天,我终于准备介绍细菌的脂肪酸合成酶及其抑制剂方面的,因为以前的实验室有人做这个,有点亲缘关系的总是会比较亲切感。看文献之前非常担心,下了几篇材料,但是离做报告只有不到4天,而且每天还有课,对脂肪酸合酶一点也不懂,看完文献还得做PPT,以我这磨老太的性格肯定完不成了!于是,长期不去自习的我终于每天搬着电脑在教室里“住下”了,2天看了六七篇的外文,终于弄明白了这一系列的酶。虽然这速度跟您这些早就开始做科研的人没法比,但是已经比我开始的时候强了。 然后开始做PPT,虽然心里大概的轮廓有了,但有些具体的细节看完文献以后就忘的差不多了,于是还得重温一遍,通常这一遍的速度就很快了,把几篇一起过一下也不需要多久,作用是有目的的把需要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归纳。

       说到做报告,之前也就只在毕业答辩的时候做过,讲台经验很少,所以上台前还会紧张。由于时间紧没练习过就上了,生怕会语言组织的混乱,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通过同学们的报告,我们可以从PPT的制作风格和内容的排布上感受一下不同人的思维方式。怎么说呢,在这一方面有的同学做的不错,但是有的同学的报告内容比较混乱。

      最后提下提问环节。这是我之前比较担心的问题,因为以前就发现很多同学喜欢沉默,会不会出现冷场的情况呢?如果这样讨论课就会少了很多乐趣。不过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甚至有的时候因为讨论太激烈,下课总要延长近20分钟。

      也有人认为,讨论课的报告形式有些短处。

      这是很容易想象到的,因为学科的不同,在听不同领域的报告时,以我们的能力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听不明白报告的内容,也提不出什么有水平的问题。

      我想,这是避免不了的,但是也不都是这样。能不能听懂除了与听者有关,与报告者也有很大的关系。你能否很简单的把一个事物跟之前不了解它的人讲明白了,这很要点水平,因为首先你得对这个事物有个很清楚的了解,还得能简单的表述清楚。从上课的经历还看,很多同学还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这次有几位同学来自不同的所,但是都是做纤维素酶的,虽然我们不太了解这个领域,他们之间却可以很深入的互相讨论,也从中有很多收获。更难得的是,有些同学在讨论时的提问质量很高,所以说如果真的认真听了,思维跟着一起活动,提问不是问题。况且这个问题不是仅在学生的身上存在的,观敏感的洞察力的培养是需要不断的练习的。

      下周讨论课就要结束了。虽然这段时间很辛苦,很“折磨”,我还是很庆幸选了讨论课。如果想要从中得到什么,首先得投入其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准备复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633-331556.html

上一篇:一篇“神奇”的文献
下一篇:做和尽全力做
收藏 IP: .*| 热度|

6 刘颖彪 魏东平 苗元华 高建国 马利祥 徐哲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