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教授
北京时间今天晚上5:30左右就要公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作为科学网的知名博主,不知道今天奖项出来后能否为我们评论两句?(由于今天就要出稿子,所以如果您能看到的话还请您在晚上7:30之前给回复几句?)
关于2015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问题回复可以包括:
1. 此次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否符合您的预期还是有些出乎意料?在您看来是否实至名归?
2011年新京报记者采访我时,我对屠呦呦教授的科学贡献作了评论,我认为屠教授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名至实归。
2. 您认为获奖的这项研究成果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这个领域是否多次有诺奖级的重大产出?
国内外科学家对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的科学意义和价值多年来已有很多、很高的科学评价。
3. 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如何?比方说国家支持、原创性研究成果、机理研究、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研究如何?
中国在青蒿素研究领域一直是最先进的。
请你们参考我今天和以前对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的分析评论博文系列博文。
4. 也请回复您的姓名、单位和职位方便我在文章中引用您。
许培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非常感谢您对中国科学报社和科学网的支持。
姜天海
姜老师,您好!
十分感谢您对我的信任。因我今天刚从浙江老家回京,时间比较紧急,对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分析评论可能比较困难,我一定尽力。您们可以与孙学军博主联系,他比较了解国际医学科研动态。
许培扬
哈哈,许老师~我等着您~毕竟您也是这个领域的知名博主,而且您本身也关注诺奖嘛!您给我个电话号码,我在今晚七点左右给您打电话聊5分钟好么?
中国科学报
13901205407许培扬 谢谢姜老师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经公布,今年的奖项被一分为二,分别授予两项在寄生虫感染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成果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5日傍晚消息,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经公布,今年的奖项被一分为二,分别授予两项在寄生虫感染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成果。
其中一份由威廉·C·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和大村智两人分享,以表彰他们在线虫寄生虫感染新型疗法上取得的成就。
另外一半的奖金则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寻找疟疾新型疗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在诺贝尔奖的官方颁奖词中写道,屠呦呦等人所做的工作改变了全世界数以亿计人们的命运。疟疾是一种主要由蚊虫传播的疾病,每年全球有超过45万人因感染疟疾而死亡,另外还有数十亿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威胁。
寄生虫病困扰着全世界超过1/3的人口并导致多种严重疾病,其中就包括盘尾丝虫病以及淋巴丝虫病。
致命的寄生虫
在经历数十年的低潮之后,两种新型药物的——针对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阿维菌素,以及针对疟疾的青蒿素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令人沮丧的局面。
在此之前,人类对抗并根除疟疾的努力遭受了失败——原有的药物针对疟疾的治疗效果不断降低,疟疾的发病率重新呈现上升势头。
上世纪1960年代,屠呦呦教授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她希望能够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中找到治疗疟疾的突破口。经历一系列波折和巨大的努力之后,她的研究团队注意到一种名为黄花蒿的植物中含有的一种成分可能具有抗疟潜力并致力于相关研究工作。
屠呦呦的团队从这种植物中提取到一种后来被称作“青蒿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对疟原虫具有强烈杀灭作用。
今天,屠呦呦教授研制的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抗疟疾治疗之中。仅仅在非洲一地,这种药物的使用每年便能够挽救超过10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的获奖也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的第13名女性获奖人。
屠呦呦与另外两名科学家共同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两名科学家的主要工作是在对抗线虫感染方面的成就。他们的研究工作导致了一种名为阿维菌素的药物的问世。这种药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以至于线虫感染疾病现在几乎已经接近被彻底根除的边缘。
大村智是一名日本微生物学家,其主要致力于对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研究。他通过大量研究挑选出一些可能具有潜力的细菌菌株,并计划从中提取能够对抗疾病的新药。
出生于爱尔兰,但在美国工作的寄生虫生物学家威廉·C·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进一步延续了大村智的工作并发现其中一种成分具有强烈的抗寄生虫疗效。这种物质被称作阿维菌素。在经过进一步改良后,这种物质被制成“伊维菌素”并被广泛应用于对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治疗。
盘尾丝虫病又被称作“河盲症”,这是一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病变的疾病,最终能够导致患者彻底失明。而淋巴丝虫病有时候会被称为“象皮病”,它会导致患者四肢的严重肿胀。这两种疾病在贫困地区的民众中造成尤其严重的影响。
http://tech.sina.com.cn/d/i/2015-10-05/doc-ifximrxn8212984.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