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文献引用的目的和动机,唯有作者自己最清楚

已有 6409 次阅读 2012-6-30 09:35 |个人分类:引证分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概念, 参考文献, 开拓者, 优先权

文献引用的目的和动机,唯有作者自己最清楚。
最近SCI 影响因子闹腾的,大家讲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科研管理部门的领导在政策上很重视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科研人员主观上很重视论文的引用和被引用,可是他们把科学交流和知识传播的基本规律严重破坏了,失真了,变形了。
 
引文的动机与引文分析的基本假设
 
       在由科学文献组成的体系中,各文献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而这种关联就反映在写作中相互之间的引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思想交流和借鉴。
 
       一篇完整的科学论文通常包括两部分:作者的正文部分和附着于其后的参考文献部分。正文部分是旨在体现著者所表达的自身观点和思想,而参考文献则反映了著者在构思文献是吸收或利用早期研究者概念、方法和技术设备等。“参考文献”与“引文文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普赖斯在提到文献的引征关系时提出:每一篇被引文献,对于引征者(著者)而言,就是有了一片参考文献(Reference),而对于被引文献的著者来说则是有了一篇引用文献。通常将文献群体以及由其相互印证关系所形成的这种结构成为引文网络(citation network)。引用文献和被引文献之间体现了研究学科、研究领域之间的横向交流。科学论文的相互[73]引用说明了知识与情报内容的继承、交流和应用,标志着学科的发展。
 
        通过对引用和被引关系的研究,我们有可能在学科联系与发展、文献的聚积和交流诸多方面获得有用的信息。 一篇引文总是反映了被引文献和引用文献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关系。
 
人们对于这种引征关系的所存在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温斯托克M.Weinstock,1971)将其归纳为15条:
 
1、对开拓者表示敬意;
2、对有关著作表示肯定;
3、对科研采用的方设备的验证;
4、提供背景性材料;
4、对自己著作的纠正;
6、对他人著作的纠正;
7、对他人著作的批评;
8、为自己的论点寻找可靠的证据;
9、提请注意即将发表的著作;
10、对未被充分传播、标引或未被引用的文献给予指导;
11、验证数据,如物理常数等;
12、检查原始出版物中是否对某一观点或概念进行过讨论;
13、核查原始出版物或其他著作是否讨论过某一任命、概念或术语;
14、否定他人的著作或观点;
15、对他人的优先权提出异议。
 
以上15原因,虽然内容各异,但对于科学发展、文献交流来讲,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动机。因此,由此而产生的引征关系必然会程度不同的反映科学发展、文献集流的情况。
 
有些作者出于其它复杂的心态和目的去引用与自身文献毫无关系的某些文献,索恩(F.C.Thorne)归结为如下几种:
 
1、为阿谀某人的引用;
2、以自诩为目的的引用;
3、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
4、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
5、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的利益的不正常引用;
6、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
 
       由于文献的引证关系由如此复杂的背景,即便是出于正常的动机进行引证,也仍然会存在引文联系在程度上的差异。所以,利用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进行的定量研究一般只能采用数理统计的手段对足够多的引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最后才能得出反映科学发展、文献交流的历史、当前状况以及今后趋势的可资参考的结论。 引文分析与其他文献计量学定律一样,都是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解释文献群内存在的数量规律。
 
引文分析的三个假设:
 
假设1  文献间形式上存在的联系表明,文献间在内容上必然存在某种联系;
假设2  若引用形式一样,则文献间内容联系程度一样,对于每种内容间的联系均可定义相应的计量单位;
假设3  上述联系均具有简单的可加性。
这样的三个假设是我们能够通过形式间的数量联系来讨论文献内容之间的联系。
 
        对照温斯托克和索恩所列举的引用动机,以及引用程度上所存在的差距可知,不论进行何种内容的引文分析,建立在上述架设基础上的引文分析结果必然会有其有限性,因为这样的转换过程实际上是把极为复杂的引征关系变为了极为简单的“有”或者“无”的问题,这也是迄今为止引文分析所存在的局限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587385.html

上一篇:中国战略科学家奇缺
下一篇:7月1日 别忘记“北京时间”变啦
收藏 IP: 115.170.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