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方舟子肆意诋毁中国科研成果

已有 5459 次阅读 2016-9-21 10:20 |个人分类:热点前沿|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方舟子肆意诋毁中医药;他说青蒿素不能得诺贝尔奖;量子卫星是造假;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是造假。

  • 潘建伟事件  http://xys8.dxiong.com/dajia/panjianwei.html

  • 本报北京9月20日电 (喻思娈、杨保国)量子隐形传态是一种传递量子状态的重要通信方式,通俗地讲,就是将编码在光子中的量子信息从一个地点远程传输到另一个地点。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张强等与相关单位合作,在合肥量子城域通信试验网上首次实现了预先纠缠分发的独立量子源之间的量子态隐形传输。

    该研究成果9月19日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光子学》上。同日刊发的还有加拿大研究团队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成果。这两项独立研究表明,城际网络进行量子隐形传态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这为未来可扩展量子网络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news.ifeng.com/a/20160921/49998086_0.shtml

  • 中科大校友方舟子量子通信怎么不发飙啊? - 大学排行- 网大论坛

    发贴时间:2015年4月17日 -

    对于最近的量子卫星,新语丝也发文直指是 世纪大骗局 ,当然文章不是老方所写。 . ia17... 说实话,方舟子校友挺了不起的 让人敬佩。方舟子质疑科大的...

    bbsnew.netbig.com/thread-2690923-1-1.html-快照-网大

  • 让中国在量子通信取得领先的这位教授,曾经被方舟子质疑-虎嗅网

    2016年3月10日 - 曾经还遭到过 反伪科学斗士 方舟子的质疑。 从目前来看,潘建伟教授的项目团队在该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个新兴的通信产业。...

    www.huxiu.com/article/141441/1.html?f...-快照

新语丝上的“立此存照”上,有潘建伟的专辑。
http://xys8.dxiong.com/dajia/panjianwei.html

对于最近的量子卫星,新语丝也发文直指是“世纪大骗局”,当然文章不是老方所写。


http://xys8.dxiong.com/xys/ebook ... ia17/panjianwei.txt

◇◇新语丝(www.xys.org)(xys8.dxiong.com)(xys.ebookdiy.com)(fangzhouzi.me)◇◇

  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又是世纪大骗局

  作者:VOLTES

  小弟刚看了这个新闻,还真吓了一跳,还以为中国在量子通信有什么重大突破,不过负责这个的潘健伟本来争议就很大,标准的牛皮大王一个,他干的事都要存疑,仔细看了一下内容,只差没喷饭。

  这哪里是什么量子通信??实际上的通信内容还是用传统方式加密通过激光传送,被量子加密的只有秘钥(先不谈真假),敌人要窃听根本不用去管被量子加密的秘钥,只要破解用传统手段加密的实际内容就成了,这个所谓的量子加密的秘钥唯一的作用就是一但被别人侦测,量子态会塌陷可以被自己侦知,切断通讯,不过这其实没啥意义,因为激光通讯量巨大,等你知道切断通讯,资料都早被敌人拿走了,要侦查有没有人窃听高指向性的激光方法多的是,不需要用到连爱因斯坦都搞不懂的量子纠缠。

  量子通信早在1984年就由IBM公司的研究人员Bennett和蒙特利尔大学的学者Brassard提出,但是专管通信安全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是连经费都懒得出, 原因就是量子通信用的量子纠缠在理论本身都还有很大的问题(连爱因斯坦都搞不懂),真正的量子通信是要通信内容都用量子加密,实用上必须制造一个一个单光子出来量子加密,做不做的出来是一回事,就算做的出来通讯速度也奇慢无比,所以不管美国欧洲日本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中国一向爱吹牛造假,用个量子通信这个连爱因斯坦都搞的迷迷糊糊的名词来胡弄世人,说穿了就是一个激光通信卫星而已,但是说激光通信卫星比起来中国落后的很,加个量子两字,就变世界第一了。

(XYS20160818)

◇◇新语丝(www.xys.org)(xys8.dxiong.com)(xys.ebookdiy.com)(fangzhouzi.me)◇◇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04152.html

上一篇:我们的高中校舍至今还在,45年了
下一篇:潘建伟《自然·光子学》9月19日论文 国际高度关注
收藏 IP: 36.110.119.*| 热度|

1 蔡小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