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泡利和荣格:两个伟大思想的相遇

已有 9208 次阅读 2011-10-17 08:39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前面提到过一本书,Pauli and Jung: The Meeting of Two Great Minds (by David Lindorff, Quest Books, Nov., 200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992&do=blog&id=440627),现在看到真的书了,真是一段有趣的历史小插曲——今天的科学史家们似乎应该注意这些科学外的东西,就像关注明星的八卦一样——顺便把前言“偷译”出来:

 

2000年,苏黎世ETH泡利理论研究中心举行了泡利百年纪念会,泡利58年的一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都呈现在陈列于会堂的照片和展版里。

 

这个堪与爱因斯坦比肩的人,是怎样一个人物呢?

这次国际会议开了一个星期,谈的都是理论物理学,那是泡利成为大明星的领域。我最后一个发言,谈泡利对形而上学的兴趣和他与心理学家荣格的渊源。令我惊讶的是,会堂爆满,看来我低估了他的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

 

然后,招待会在Kronenhalle饭店举行,那儿是泡利常去的地方。当“老伙计们”不由自主地谈起他们与那个奇人的交往时,他的精神又复活了。有人想起他的怪癖,还有人记得他们经历的“泡利效应”——只要他在场,就会神奇地影响周围的物理学气场。

 

尽管聚会是为了纪念泡利在20世纪物理学的独特地位,我的思绪却转向了他的哲学观,那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科学领域。在原子弹爆炸以后,他想到了物理学面临的道德困境。而对泡利来说,这不过是更大忧虑的一点症候;他认为,物理学(以及一般的科学)需要从理性的现象认识的圈子里跳出来,迈向更广阔的领域。

我最初是被泡利早年的梦想吸引的,那是荣格公开出来的。当我知道做梦的人原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时,我就越发好奇了;而当我发现泡利和荣格通过20多年的信,就为他着魔了。

 

荣格比泡利大25岁,但两人的关系很深,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对精神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感兴趣——荣格在心理学一边,泡利在物理学一边。荣格将那相互作用描述为“同步性”,指灵魂与物质之间的一种深刻关系,在那个关系中,原型渗透了灵与物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地。而在泡利看来,那是“心理物理问题”,需要融合物理学与潜意识的心理学。泡利发觉,物理学的理性主义观滋生了一种危险的“权力欲望”。他坚持认为,如果物理学开放地考虑精神现象,那么科学家将迎来一幅洋溢着人情味的整体图景。

 

在梦的激发下,泡利逐渐认识到物质与精神有着相同的形而上学基础。他和今天的炼丹术士一样相信,意识到精神与物质的形而上学联系,有助于我们用范围更广的结果来丰富科学思想——其中没有一丝的潜意识。他认为,量子力学中的非理性的实在性有助于我们走近意识的领域。对泡利来说,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与心理学领域的平行发现是有深刻含义的巧合。1900年。普朗克的量子发现表明,在亚原子水平,牛顿的理性的物理学不再适用。而荣格发现了群体的潜意识,一个独立于意识的心理学领域。在两种情形,理性的因果律被打破了。这样那样的迷人相似令我们看到了物质与精神在实在性方面的相互联系,其基本内容正是荣格和泡利同样感兴趣的,只是他们的出发点不同而已。

 

没人以矛盾的心理来看泡利。最熟悉他的人说他天才卓绝;有人讨厌他的尖酸刻薄,而只有很少的人能区分世俗的泡利和“永恒的”泡利,能全面认识他那个人。本书的目的就是刻画一个整体的泡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497680.html

上一篇:熵是一枚橄榄枝
下一篇:史学家能写当代科学的历史吗?
收藏 IP: 210.75.233.*| 热度|

22 郭忠义 钟炳 武夷山 鲍得海 陈湘明 蔣勁松 吴吉良 何宏 肖重发 齐霁 张玉秀 王芳 曾新林 王涛 柏舟 张启峰 luxiaobing12 XY fumingxu waun arpku ddsers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