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科学轻风,汲智慧甘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aninelotus 有风来兮抚我长发;有雨飘兮沐我花容;星兮月兮寰宇美兮!

博文

天下尽“英才”,我却以“小人之心”育之

已有 4160 次阅读 2010-5-24 12:08 |个人分类:教育镜像|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毕业生, 毕业论文, 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

        张爱玲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她特别得我都五体投地了。前几天看见她的一句名言,曰:“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仔细思量不禁感叹万千,的确难到做戏之份,又被挑剔在做人之间,实在是左右为难。

        花了这么多时间和学生共处,逐渐在接触和了解中有了一些认识,尤其发现的是现在的学生“不喜欢批评,非常渴望表扬”。这种自我意识非常的“觉醒”,在一时半会是不能判断其正确与否,我想,总是有一定优异之处的。但是,太过自我的结果就是“领导”很受考验,尤其是在直到毕业论文的近距离接触中,教师要“领导”他们,那可是难上加难。因为我看到大家都认为自己很能干,无论做与不做都很难“认错”,我觉得可以假定他们自己都当自己是宝,所以可以从这个角度上认为,大家都是“英才”。于是,我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虽然内心里有近距离遭遇的高兴,但是我也做好准备,不反思自己的好处是表现能力很强,坏处就是基本不容易接受“良言”,做事粗糙且浮躁,还对自己认识不清。thus,我以小人之心防备之心,对各路“英才”分割处理。

        英才之No. 1   算是这一届学生中我带的最厉害的一个,或者说是最自我的一个了。论文选题确定好之后,我召开了各路豪杰大会,会上对每位英才的论文要求、难易程度、要求都当面做了说明,能找到材料的都找了相关材料分给他们,并制定了做论文的程序和时间表,问及大家没有异议之后,讲了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和方法及要点。大会结束后,No. 1同学很积极,详细记录了我在带去表格中给出的一些数据,仿佛非常在意认真的样子。对于他的论文,我不但给出了具体要求,关键的文献名我也给出了,也给了两篇文献。之后,不断接到该同学的电话、邮件,一句话,有没有文献给我。我决定看看他问题在哪里,电话约好见面,要求他把自己的问题逐条写清楚,我看看再分析。见面没有问题列表,手拿一本书,一篇文献,说不出什么,指着书上一个公式说自己看不懂。我说不行,你自己整理的问题,下一次来见我。第二次,没有办公室,就来我家,写倒是写了,把书上的概念给我抄了一遍。我看了他现有的文献,帮他分析了思路,嘱咐他回去做。因为在我家,我没有批评他。第四天,把前一天我说的搞了一个word文档发来了,自己其实什么都没做。这个文档没有格式,连姓名都没有。终于,我打电话批评了他,说做毕业论文不是这么做的。结果,人家说再选题,我剩下的两个题目是选剩的,比这个还难。我发短信说了,No. 1回短信说:那我可不可以做两个试试........  这个短信是我让他做No. 1的原因---------他居然不清楚自己做一篇论文都没有怎么做,都想蒙蔽我这比较只看表面的老师啊。这样的人,不下猛料,搞不赢。连一篇草搞都不出来的人,想搞两篇?俺指导不了,另请高明吧!这次总算把聪明的表演老实了一回。俺回短信:我要培养的是一个毕业后敢面对困难的人,不是一个有困难就喊叫的软弱者。自己看着办吧。这是一匹我以前没有发现的黑马,完全没有想到他最不好对付。

       英才之No. 2    这个学生我熟悉,以前带过实验也带过理论课。算是一个消极的积极者,做事之前先要计较,题目难不难,费不费时间,我就告诉他那你还可以换题目也可以换指导教师,可是他最终没有换。但这个学生的最大优点是,认定必须做之后做事会认真努力的,他今年考上了研究生,应该说“基本情况”可以。由于研究生复试花费了他一部分时间,我对他的要求也比较放松,但是,我将想办法防止他“依赖”我。所以,他的电话和邮件我都处理的很客气(以防止伤害他比较敏感的积极性),方向性指导都给予,具体事情,还是自己动手吧。这是个我从一开始就琢磨着“怎么指导”的学生。

        英才之No. 3   这也是以前带过实验的学生,长得高大,很豪放。曾经在实验中问我“为什么给另一个组的是A他们组的是B”,此人有些浮躁,且具有“公平心”,打击是不行的。初稿完成,专门找优点,夸张得给予了表扬,说真的,他初稿的优点别人还真大多没有体现出来。结果,他很有积极性,对于论文的题目给予了较深入的思考,居然做出了我都没有预想到的效果,可算是一种成功。我把他列为“论文二梯队”。

        英才之No. 456  一个男生两个女生,是真正的成就英才。不用我“指导”抑或,挖空我残损的心思“做戏”,我只需要一点一点讲解他们提出的问题就可以,他们自己理出思路,花了时间,对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会了撰写论文,这个工作就算圆满成功。

        于是,这个过程中俺的发现是,玩这“小人之心”挖空心思“做戏”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才们不想费劲做事,只想轻松“玩”成英才。不知可否,难知可否,知不可,又怎样?好在还有等级之差,不至于大家都如此,也就算是留下了希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594-328026.html

上一篇:先拯救自己
下一篇:能量之天问
收藏 IP: .*| 热度|

9 武夷山 曹成 阎建民 陈国文 马臻 杨芳 陈湘明 贾伟 鲍海飞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