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温病概念之历史演变

已有 5431 次阅读 2010-10-6 15:14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概念, 温病, 温热学派, 湿温学派, 瘟疫学派

    概念是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温病概念的最深刻的变革。那么,引起这场质变的过程怎样?它是怎样萌生、发展以及为质变积蓄动能的呢?追溯一下“温病”概念在历代的种种含义及其演变特点,也许对理解温病学的成长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一、《内经》之温病概念辨析

    关于温病发生和流行的记载,可以追踪到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等也不乏其说。然而,首次提出温病概念的还是《内经》。《内经》涉及温病概念者凡19处,散见于《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别论》、《玉版论要》、《平人气象论》、《热论》、《评热病论》、《论疾诊尺》、《六元纪大论》、《本病论》诸篇中,前几篇(共九条)内容较简略,认为温病发生是冬时精气不固,伤于寒邪,至春而发;症为“尺肤热甚,脉盛躁”,予后以精气盛衰为机转,“病温虚盛死”。在这几条中,“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先后出现两个“温”字,是否意味着温病概念有广狭义之分呢?这是一条线索。后两篇十条主要根据运气推算温病的发作和流行。温病的病因是气候失序,应寒反温,发病时间在不同年份从秋分到小满,贯穿秋冬春三季;临床表现为烦热、燥渴、面赤、目眩、咽嗤干、四股满、股节痛、寒热间作、呕吐、肌膀疮窃、血溢目赤、咳逆,血崩胁满等等。并鸟出现混厉、温究并称,注病热病互换概伞的情况,如《本病论》中的两段条文,一称“温病欲作”,一称“热病欲作”,其实都是相同的病因、病机和症状。

    以上可以看出,《内经》中的温病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局限于冬伤于寒,夜于春时,另一种病因是反常的温热气候,四时皆可流行,症状表现也十分复杂。因此我们认为,《内经》的温病概念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温病是伤寒的一种,广义的温病还包括异常温热气候导致的疫病。

    二、狭义温病概念的历史沿革

    狭义温病概念的内涵服从于两个规定,即病因是冬伤于寒,发病为春季。对这两个规定的突破,就意味着温病概念的变异。那么,历代是如何继承狭义温病概念的呢?《难经》的问世,使狭义的温病概念正式流传,其论“伤寒有五”明确地把温病和湿温、热病、中风、伤寒等病并列,同归于“冬伤于寒”者。

    《阴阳大论》阐发其旨,冬伤子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中,至春变为温病”,张仲景则补充其脉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其伏寒成温、里热内发的临床特点跃然纸上。此后医家论温,多宗以上三说为规矩,《巢氏病源》虽列温病三十四候,仅以兼证,变证以及病程中各日之候为区分,《外台秘要》虽集唐以前诸家之大成,较之《病源》,仅多一些治法方药。

    狭义温病概念的惯性作用是很大的。既使对温病学的创立有突出贡献的刘完素,愚然宣称“六经受传,自浅至深,皆是热证”,其论温病,乃与夏之热病,秋之湿病,冬之伤寒同类,为伤寒随四时夭气春温、夏热、秋湿、冬寒异其名而已。被吴鞠通称为“始脱却伤寒、辨证温病”的王安道,虽将温病与伤寒从概念、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上作了一些区分,但其温病概念仍局于冬伤于寒,至春而发,只是认为温病是伏热自内达外,治疗当与即发之伤寒有别。甚至象温病学派之完臻者王孟英,仍不敢违背“伤寒有五”之训。至于力主贬叶排吴的陆九芝、恽铁樵等人,更是坚持狭义温病概念,认为“伤寒必化为热”,而“温必本于寒”。温热之病本录于《伤寒论》中,而温热之方并不在《伤寒论》外者”。(见陆九芝《世补斋医书·伤寒有五论》,悻铁樵的《温病明理》亦有此论)。

    三、广义温病概念的崛起

    显然,如果始终坚持温病的狭义概念,温病学的诞生将成为不可思议的事。实际上,《内经》的温病概念就已有广狭义的踪迹,之后,广义温病概念的崛起来源于三个方面的突破:

    1.临床医疗的挑战  张仲景的《伤寒论》把外感热病的治疗提高了一大步,但其汗法偏于辛温,麻黄、桂枝汤首先受到挑战。晋代葛洪认为:“伤寒有数种,不应令一药尽治之”,“若初觉头痛、内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葱鼓汤……顿服取汗,不汗复更作,加葛根二两、升麻三两”[]。隋代巢元方主张因地制宜,“量其用药体性,岭南伤寒,但节气多湿,冷药小寒于岭北。时用热药,亦减其锚株,三分去二”。[]宋代韩抵和把伤寒初起分为伤寒、中风、阴盛阳虚、阳盛阴虚、阴阳俱有余五类,并按节气差异施以不同之剂,又提出阳盛者解表用石膏、甘草、芍药、生姜、豆鼓、薄荷、柴胡、葛根之类,阴盛者解表用桂枝、麻黄、荆芥、枣、葱、当归、附子、干姜之类;还提倡随症加减用药。庞安时指出,“如桂校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地偏暖处,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麻黄、青龙内宜黄芩也。至夏至以后,桂枝内又须随证增知母、大青、石膏、升麻辈取汗也”[4]。朱舷戒曰:“桂枝最难用”,倡言“伤寒热病,药性须凉,不可太温。夏至后麻黄汤须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黄芩一分。盖麻黄汤性热,夏日服之,有发黄斑出之失”。[5]金代刘河间亦感麻黄、桂枝汤,误用杀人,“守真为此虑。恐麻黄、桂枝之误,遂处双解散,无问伤风伤寒、内外诸邪,皆能治疗。”元代王安道为临床医疗对麻黄桂枝汤的挑战作了总结:“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瞌热之时,热自内而达外,郁其膜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独治外者之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水解散、大黄汤、千金汤、防风通圣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临床医疗挑战的结果,导致后代医家对伤寒和温病的辨别和区分,为广义温病概念的诞生和温病学体系的创立起到了必要的催化效应。

    2.瘟疫和温病的联系  如前所述,疫和费在《内经》里已多次与温并用。葛洪首次提出:“其年岁中有劳气兼挟鬼毒相注,名目温病”。《诸病源候论》列举了温病发斑、毒攻眼、令人不相染易等候。《备急千金要方》搜集了辟疫三十六方。宋代郭雍更是倡导温病有三,除伏气、新感外,“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他解释说:“或有春天行非节之气中人,长幼病状相似者,此则温气成疫也,故谓之瘟疫”。显然,作为温病之一的疫戾,已不是“伤寒有五”和伏寒化温者所能赎之。

    3.新感学说的提出  新感学说的提出是对狭义温病概念的根本性建破,现一般认为:“明代医家王石山,首先在温病发病学上明确提出了新感温病之说。”其实,宋代郭雍已早有此论,他说:“或有冬不伤寒,至春自伤风寒而病者,第可名曰温病也”。“或曰春时触冒自感之温,古无其名何也?曰假令春时有触冒自感风寒而病发热恶寒、头疼身体痛者,既非伤寒,又非疫气,不因春时温气而名温病,当何名也?如夏之疟,由冬感者为暑为喝,春时亦如此也。”温病的新感学说不但突破了“伏寒”之说,而且对伏气学说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自从吴又可猛烈抨击“伏寒化温”之说后,清代医家阐发伏气学说者相继有人,新的伏气学说也是对狭义温病概念的冲击。

    四、广义温病概念与温病理论体系

    由于张仲景的贡献,《伤寒论》建立了系统的伤寒学理法方药体系。此后,温病概念在伤寒学母体中有过短暂的沉寂,即经历代伤寒学家运用和总结,悄悄地遗传和变异着,终于以崭新的面貌脱颖而出。温病概念的演变带来了明清创新温病学的勃勃生机。广义温病概念对形成温病学理论有如下影响:

    1.温病的疫戾含义导致了以吴又可为首的温疫学派  如果说吴又可的《温疫论》仅仅产生于流行疫病的观察和治疗,那么,为什么张仲景在东汉末年疫病流行中总结了伤寒学说,刘完素在金元疫病流行中总结出热病学说?医学观念的变革,常是理论发展的前奏。《温疫论》之前,“近世称疫者众”,“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已呼声很高,吴氏“静心穷理”,悟出“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合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力倡“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10]可见,温疫概念的扩大,并与温、热合为一体,是温疫学说产生的重要背景。其后,《疫疹一得》、《广温疫论》、《松峰说疫》、《疫摇摆草》、《治疫全书》等无不宗又可而广其说,温疫学派应运而生。

    2.温病的新感含义导致了以叶天士为首的温热学派  如果说吴又可的戾气学说是现代病原微生物学的胚芽,叶天士的温热学说则是传统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从温热法邪到新感温病,概念提出后,需要理论的充实。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及其治疗大法,薛生白总结湿温病的因机证治,吴鞠通补充三焦辨证和系统的方药,四时温病及其辨治遂成体系,温热学说成为临床医疗的重要依据。

    3.温病的伏邪含义形成了以柳宝怡为首的伏气温病学派  伏气温病是狭义温病概念的体现,但由于新感学说的冲击,变异后的伏气温病已成为广义温病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温病概念新旧含义的论争和动荡中,清代医家从“伏寒”之说发展为六淫、疫房皆可伏邪,并从伏邪的部位、病机、证侯、治疗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因其与医疗实践密切结合,伏气温病学派随之形成。

    医学观念的发展轨迹,也体现出上升的螺旋式曲线。当王叔和把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归于时气为病,限制温病为春季伏寒化温的狭义概念之后的1500年,温病又以广义概念的形式重新崛起,这不能不说是《内经》思想的复归。但今天的广义温病概念已经丰富了临床经验和理论充实,有别于《内经》时代的朦胧认识。

参考文献

1. 葛洪. 葛洪肘后备急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6,

2. 南京中医学院. 诸病源候论校释. 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35.

3. 韩抵和. 伤寒微旨论. 卷上. 新昌庄肇麟木生氏校刊本 .7-9

4. 庞安时. 伤寒总病论. 进业书局仿原印行,1923

5. 朱肱. 类证活人书. 商务印书馆,上海,1957:102

6. 马宗素. 河间伤寒六书. 伤寒医鉴. 上海干顷堂石印本,1912:21.

7. 王安道. 医经拥汩集.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6:49.

8. 南京中毒学院. 温病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

9. 郭雍 .仲景伤寒补亡论. 第 1 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43.

10.浙江省中医研究所. 《温疫论》评注. 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5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370254.html

上一篇:一起亲子纠纷引出ABO血型遗传的是是非非
下一篇:楼顶上的蓝天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