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范式的示范 ——中医学体系为什么一脉相承

已有 2608 次阅读 2022-7-11 17:17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一、模版效应:复制再生功能

中医学中,《内经》和《伤寒论》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据付元谋的硕士论文“从《伤寒论》研究专著书目看《伤寒论》研究体系的结构、形成和发展”中统计,国内外研究《伤寒论》的专著达1061种,研究《内经》的也有好几百家,加上近年来的论文、论著,更是扬扬沸沸,壮观非凡。而且进一步说,几乎所有的医著无一例外地按它们的思路进行构想。它们并非最古老的医籍,为何如此受人青睐?我们认为,《内经》提供了有机自然观,《伤寒论》总结出“黑箱调节”原则,正是他们凝聚了从基础到临床的中医学基本体系,后人以此为楷模是其必然选择。这很象分子生物学中的模版学说;在遗传过程中,带有密码信息并起着模型或样板作用的DNA,在一定能源供应和酶的参与下,能使周围的单核苷酸聚合起来,进行自我复制。

有机自然观和黑箱调节为什么会成为中医学的遗传密码并产生模版效应吗?功能与结构是互相关联的。中医学的有机自然观有如下特征:(1)天人合一思想;(2)取象比类方法;(3)圆满的思辨体系。三者前后呼应,构造古代科学的学术体系。天人合一思想提供拟自然、伦理化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为其基本方法,完善的体系为其追求目标。在人类认识的早期,深入事物本质,追究内在机制是力所不及的,那时的学说借助直观外推,参合天理人情,能够自圆其说就成。这是比较轻松的,明智的古代学者也只能凭仗一种轻松的方式来构成原始科学的框架体系。而且,与他们的愿望一致,这种体系圆满得毫无空白,对一切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它为后人带来很大的方便,也带来了严重的惰性。

与有机自然观相比,经验的“黑箱调节”来得艰辛得多。人类对医疗的探索可谓久去,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以前,为了战胜病痛的折磨,他们从多方面尝试,一次次总结到经验,又一次次失传,周而复始,孜孜以求,经验终于渐渐多了起来。张仲景的功绩不仅是收集整理,更重要的是使诊疗模式化。《伤寒论》的黑箱调节体现了三大特征,即随机化原则、试探性原则和个体特异性原则,归根结底是辨证立法,随证加减。由于这种思路的产生,临床医疗逐渐变得明晰和有章可循。

二、整合作用: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学能够发展壮大,并一脉相承,同所有生命有机体一样,吸收外来营养为我所用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整合同化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哲学思想的转换利用  佛教传入中国,曾引起很多人的批判抵制,三教合一后再也没有人视为异已。有人用吃饭来比喻中国文化消化印度佛教,说这餐饭整整吃了一千年。中医吸收本土哲学远没有这么艰难,某种新观点一经提出,它就能信手拈来。理学的《太报图说》引起了“命门”的研究热潮,精气神形互化、先天后天之说也盛行一时;“去人欲,存天理”的人性论则直接孕育了朱丹溪的“相火”论和“主静节欲”观。

2对医疗事实的编织串连  任何科学体系,都要对经验事实作出解释,解释得越彻底、越准确则越先进。它们在解释的同时也就将其包容进来,转化成自己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医学也是这样,对于历代的经验和观察事实,作宏观层次和横向联系上的阐发,它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例如发热性疾病,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创立“黑箱调节”的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首先将其总结在《伤寒论》中。后来麻黄、桂枝等方剂受到临床医疗的挑战,人们运用“表里双解”药物治疗热病初起的经验,刘河间又以“火热”立论概之。后来江南各地运用“辛凉轻清透邪”的医疗经验,叶天士又以《温热论》进行阐发。尽管热病学说几经变迁,却始终盘旋在“拟自然”的“六淫外感说”之中。这样,诊疗经验在传统范式的示范下寻求解释,传统模式在解释诊疗经验的过程中得到扩展。

3对外来医学的加工改造  对外来医学的加工改造和兼收并蓄能力,往往能体现一种医学体系的先进与否。汉代以来,中医不断从朝鲜、越南、印度、阿拉伯等国引进药物、方剂和诊疗经验,加工改造后纳入自己的诊疗体系。近代以来的情形则有所不同,当西医以完整体系打入之后,我们的同化能力就显得难以驾驭,反而出现被对方“吃掉”的趋势。如果说“弃医就药”是其明朗化反应,一些慢慢消化的迹象却有增无减。中药和临床经验经现代机制阐述已面目全非,竟与传统体系格格不入起来;中药经化学提取、药理分析后就成为西药,被别人包容去了。近年有睿智之士提出“西药中药化”和“微观辨证”等等,意在发挥传统体系的消化吸收机能,但碍于结构性自然观、白箱剖析和严格实验与有机自然观、黑箱调节和模糊经验的差异,如果生吞活剥,仅弄成个原理上近似,实质上消而未化,吸而不收,仍是成败难卜。

三、排异反应:免疫解毒功能

排异反应是保护自己的主要表现,它与整合作用相反相成,通常二者有同步效应。如果说传统中医学在吸收吴又可“逐邪说”和王清任的“气血理论”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排斥“杂气学说”和“寻求脏腑真迹”的“白箱化”要求,体现了其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解毒功能均较旺盛的话,后来对于近、现代医学的排斥和整合能力则显得越来越衰弱了。

中医学对异体的排斥更是这样。西医传来中国,最初就引起不少抵制。后来,以“中体西用”为宗旨的中西医汇通派颇有气魄,他们在临床上中西药合用,在理论上以中释西或奉述西学之理中已有之,意在将其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如果说“白虎汤”加“阿斯匹林”的配合模式颇为默契的话,理论上终于汇而未通。其后的“医学科学化”则有几分“为它所用”之嫌,因而有人骂它为“非驴非马的杂种医”。近年来提出“中医独立发展”,又一次反映了这种内在要求,一方面说明传统体系的消化能力和免疫机制同步衰退,另一方面表示为保证各种功能活动正常进行更新范式的必要性。

四、互补原理:代偿调节功能

大多数人都同意这种说法,近代科学的产生是分析方法的胜利。然而在近代以前,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代东方,原始科学结构都缺乏实证精神,那是重思想、轻劳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古代的贤哲们从不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研究具体事物,他们在博大的天地间自由思辨,毫无拘束,虽然产生了许多天才的思想,因为他们脱离实际和好高骛远,也留下了难以严格求证的缺憾,这种缺憾一直持续到近代。鉴于篇幅,我们不在这里分析近代实证精神的形实因素,但实证精神确实提供了发展工具和技术,进行受控实验和健全分析方法的要求。中国的传统科学(包括中医)没有走上这一步,是什么原因呢?大约与它们的双重互补调节机制有关。

从思想背景来看,中国社会一致是儒、道二学互补的文化,儒家的注经传统和直观合理外推的思维方式,与道家的崇古风气和无为而治的神秘主义,都是实证精神的主要障碍。从中医学内部来看,它虽属应用学科,原始科学结构的思维惯性却始终没有突破。其拟自然、伦理化的理论虽然与事实机制相去甚远,它的自圆其说和能够解释一切的高谈阔论,对事实不是缺乏解释,而是缺乏确切解释。这样,用现实的学说去阐述事实,用新获的事实去诠注理论,二者又形成互补,对医学体系内部的融洽和谐起了很大的调节作用。因此,为验证理论而发展工具技术,采取分析方法,进行受控实验都变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五、运转机制:循环运行功能

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取决于它内部的循环加速机制,即由构造性自然观(科学理论)与受控实验、开放性技术组成一个三者相互促进的大循环系统,从而赢得加速效应。中医学长期缓慢发展,又是处于一种怎样的运转机制呢?

如前所述,有机自然观凝聚各种医疗经验和观察事实构成中医学体系,因此,它也直接制约其运转机制。中医学理论基本上是《内经》的翻版,且不论“注经”者如果以寻求经旨要义为目的,其学派产生也多以经典条文为依据,加上自己的理解阐发而成。朱丹溪以善用四物黄柏汤等方药著称,他就到《内经》中找出“阳道实、阴道虚”的条文,悟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自己立论。张景岳善于运用熟地等药,他创造的左归丸、饮和右归丸、饮,是循“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理,就到《内经》中找出“阳气者若天如日,失真所则折寿而不彰”等条文批判丹溪,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李中梓的“先后天根本论”,受启发于赵献可的“肾水命火说”和李东垣的《脾胃论》,其理论根据均来源于《内经》。《伤寒论》是《素问·热论》的发展。“火热论”是“病机十九条”的发挥。真是门户虽多,道归一统。这是有机自己观的神奇力量,人们只能在先辈创造的《内经》范式里寻求示范。

中医理论以《内经》为大前提无限引申,一方面,因为大前提的虚构,演绎的结论难以真实;另一方面,一环复一环的简单循环,不可能构成加速运动。与所有古代科学相同,由于实证观念淡漠,人们总是在旧理论中寻找新事实的解释,尽管十分牵强而又不精确,也不去再问几个“为什么”,理论发展失去了最直接的动力。而且,有机自然观的理论没有预见性它不能导致新事实的发现,经验积累也只能靠各个医家长期摸索,反复试探,其缓慢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为什么现在仍要强调抢救老中医经验而其他学科不是这样呢?因为经验和理论没有形成必然联系和循环效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人觅而得,人亡而失,人们长期在经验医学里徘徊,每个医家都要摸索半生,才“名”、“老”双收。当然,从形式上看,经验和理论并未分离,但经验不仅仅需要一个解释,而要确切的解释。世界上的事物是通过其内在机制而紧密联系着的,准确的理论才能把握事实间的真实联系,从旧事实中引出新事实,新事实又得出新理论,如此循环而产生加速效应。现在不少人在探讨某理论(如肾开窍于耳、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等)的实质,这是令人惊奇的。理论本来就应该是事实的实质,研究“实质”的实质意味着什么呢?总之,中医的经验和理论长期在两个各自封闭的小循环圈里缓慢运转,这就是历史表象后的内在机制。

六、结语:范式更新

任何事物能够存在,都有其神奇功能,当它结构老化和功能衰退之时,就预示着新事物即将产生。中医学模式发展到今天。日益落伍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是因为它从传统科学全面崩溃之日起,就失去了理论交流的广阔天地。因此,突破有机自然观和黑箱调节是当务之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例如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和提取,药效学和药动学的阐明,炮制机理的揭示,各种复方和各类中药的药理研究等等;又如临床上,探讨针灸、按摩、气功等各种疗法的现代科学机制,用现代病因病理和各种临床检查指标解释和观察疗效,而且,人们正在现代医学体系几乎所有的病种里总结中医的疗效和治疗规律;在基础研究领域里,人们把中医理论还原为经验事实,重新探讨其内在机制,如脏象实质研究、卫气营血、八纲辨证以及各种证候的实质研究等等。总之,不论我们情愿与否,中医的传统范式正处在悄悄的替换过程中,中医的理论特色正在缓缓地隐退着。也许实践大多走在理论之前,我们很多人对此没有清晰认识。然而,惟有明确的理论才能指导自觉行动,自觉行动才能带来高效益。

发表于《医学与哲学》1989(6):36



思考中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6842.html

上一篇:传统中医学的现代思考
下一篇:杂气学说能够发展成现代微生物学吗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2 武夷山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