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叶天士生平及其温病学术理论研究 30 年回溯

已有 4613 次阅读 2021-4-21 20:1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屠燕捷,方肇勤,郭永洁,杨爱东. 叶天士生平及其温病学术理论研究 30 年回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3):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中医学家,堪称温病学派之巨擘。他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是温病学说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由他口授、后学者整理的《温热论》又名《外感温热篇》,是温病学理论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文献;他的另一部《幼科要略》,后命名为《三时伏气外感篇》,也体现了叶氏诊治温热病的思想 [1]。利用 CNKI期刊数据库和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以“叶天士”、“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幼科要略”、“三时伏气外感篇”、“卫气营血”等为关键词检索叶氏相关学术论文共计 650 余篇、博硕士论文 20 余篇,筛选其中反映叶氏生平、温病学理论及温病诊疗的期刊文章约400 篇,除少数论文发表于 1950~1980 年间的文章外,大多数论文发表于 1980 年之后,反映了过往 30余年来中医学界对叶天士生平及叶氏温病学术理论的研究状况。本文对这些内容加以梳理、归纳,总结叶氏生平及温病学术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把握叶氏研究发展脉络,为后期深入叶氏温病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1  叶天士生平、轶事及住所考

金庆江等[2]查阅了《清史稿》、《吴县志》、《吴中叶氏族谱》、《苏州府志》等文献及沈德潜《叶香岩传》、王友亮《叶天士小传》、钱肇鳌《质直谈耳》等文章,对叶天士家族世系、叶氏生平、轶闻、故居、师承、著作等诸方面进行探究。卜开初 [3] 通过字理考究,对叶天士的名、字、号做了分析,认为桂是叶氏之名,香岩乃叶氏的字,而天士则为叶桂的别号,一般认为的天士为叶氏之字为误读。张孝芳 [4] 考察了叶氏世系,对叶氏祖先居住地、叶氏祖父和父亲业医情况、叶氏年少时跟师学医情况等加以介绍,列出“叶桂世系表”,为研究叶氏学说提供了参考。苏州市文管会和苏州市中医学会 [5] 探访了叶氏故居,对庭宅的地理位置、建筑格局和风格均作以介绍。这些论文为了解叶氏生平提供了资源。

2  叶氏医案考

《清史稿》载:“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和叔者众。”叶氏“神悟绝人,贯彻古今医书”,但“鲜著述”。其弟子后人将其医案记录编辑于数本医案集中[6]。

金庆江等[7]将叶天士过世后其弟子、后学整理其理论编辑而成的医著分为 3 类:遗著本、注释本、医案本。遗著本包括《温热论》、《医效秘传》、《叶选医衡》《叶氏明医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叶天士家传秘诀》、《叶氏妇科证治》等;注释本包括《本事方释义》、《叶评伤寒全生集》、《柯氏来苏集评批》、《景岳全书发挥》等;医案本包括《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续选临证指南》、《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三家医案合刻》、《未刻本叶氏医案》、《南阳医案》等。

《温热论》首见于《临证指南医案》,后被唐大烈改为《温证论治》编在《吴医汇讲》中,后世注解版有章虚谷《医门棒喝》、王孟英《温热经纬》、吴锡璜《中医温热串解》、吴坤安《伤寒指掌》、石芾南《重订温热论》、宋佑甫《南病别鉴》、陈光淞《温热论笔正》等[8]。但对于《温热论》是否为叶天士之作也曾有过质疑,比如陆九芝认为该篇为顾景文捏造,邓铁涛[9]细查叶氏风温、温病诸门按语,多有与此相合者,认为由叶氏口述还是较为可信的。

黄煌[10]对叶氏医案辑录做了梳理:(1)《临证指南医案》为华岫云等人所辑,收录医案 3000 余则,按证候分为 89门,每门附以按语。后经清代医家徐灵胎评批,是叶氏医案中最主要者。(2)《未刻本叶氏医案》,为叶氏门人周仲升跟师抄方的原始记录,沪上名医张耀卿收藏有其乾隆间抄本,程门雪先生校点、题记。(3)《叶案存真》,为叶氏元孙叶万青所藏,方案不分门类,仍昔日抄本之旧。(4)《徐洄溪手批叶天士先生方案真本》,为吴县张振家所藏。(5)《三家医案合刻》,清代吴子音辑,其中有叶案 800 余则。(6)《种福堂续选临证指南》, 其中载“种福堂公选医案”1 卷,为华岫云拾叶案之遗而成,计 160 余案。(7)《眉寿堂方案选存》2 卷,为吴人郭维浚所纂,刊于曹炳章所编的《中国医学大成》之中,计 500 余案,以时病、妇科、儿科痘疹为主。其后致力于叶案研究者,如:吴鞠通撷取叶氏医案精华,著《温病条辨》;周学海著《评点叶案存真》;李林馥著《叶案疏证》;潘名熊著《叶案括要》;陆晋笙等著《香岩径》;潘华信老师撰成《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发微》等,或提炼叶氏医案本义,或阐述其案治疗大法,或整理其案主证,各具特色。

3  叶氏温病学术成就研究

叶氏是温病学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后世对其温病学术观点多加引申阐发,并结合临床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进行了深入分析。

3.1  叶氏《温热论》学术理论探讨  叶氏《温热论》原文所蕴含的学术理论历来是温病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本研究数据库中可检索到的这类学术探讨论文可上溯到上世纪 50 年代,其中不少温病名家的观点从今天看来依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

杨达夫[11]分析叶氏《温热论》理论的形成与其临证所见多种传染病相关。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提出与叶氏临床所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脑症状、猩红热以及斑疹伤寒中症状表现及其病症发展趋势相关;叶氏治疗所用芳香祛秽、甘寒生津、育阴清热、解毒消炎诸法施之于猩红热、麻疹、肠热症脑炎,能奏特效。姜春华 [12] 认为叶氏《温热论》能取各家之说而融会,对叶氏辨舌苔、斑疹、战汗经验加以肯定,尤其对叶氏辨热厥“大凡热深厥深,四肢逆冷,但看面垢齿燥,二便不通,或泻不爽为是”的观点和临证采用至宝、紫雪之类苏醒强心以防治心力衰竭以及神识昏迷的用药颇为赞赏,但对叶氏用轻清之品提出质疑,认为如肠伤寒用银翘、桑菊、三仁则效差,而开始即用大黄、黄芩、黄连疗效则佳,对于邪在气分,用杏朴苓或温胆汤的疗效不明,而应用清营凉血之品则可及时截断扭转病势。金寿山[13]则认为叶氏“轻可去实”观点中的“轻”并非轻淡、效轻,而是指用发汗解表或轻解上蒙之邪,还包含药性平和,不用大汗、大下、大清、大温、大补之剂的含义,临床如辨证得当,用“轻”剂也能获得很好的疗效。赵绍琴[14]对“在卫汗之”做了详细阐述,提出温邪郁于肺卫已有轻度津伤之象,所谓“汗之”即以辛凉清解之法使表解理和,自然邪透汗泄。

郭谦亨、张之文[15]对《温热论》中卫气营血各阶段的辨证特点、“透热转气”、“凉血散血”、“湿胜则阳微”、“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等原文以及温病中各阶段传变规律和顺传、逆传规律分别做了析疑。沈庆法[16]将《温热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概括为“轻”、“透”、“救”。“轻”即以轻剂取胜,指出近世医家蒲辅周、丁甘仁、张骧云、夏应堂以及他本人临床治疗温热病常以辛凉轻剂取效, “透热转气”及急病“救阴”也是《温热论》之要法。刘景源 [17] 对《外感温热篇》内容加以阐析,指明伤寒邪气渐入造成阳气耗伤的危机,而温病邪气渐入潜伏阴津耗损的危机,认为这是温病与伤寒病机区别的关键;他将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与脏腑功能和器质病变紧密结合,认为卫分证和气分证都是人体功能活动障碍的病变,营分证和血分证则造成脏腑器质性损坏;对于“凉血散血”中的“散血”,他分析其实质为以滋养阴血而畅行血液,即养血行血。张文选 [18] 剖析叶氏“凉血散血”适用于邪初入血分阶段,即血热脉络瘀滞阶段,而非针对“耗血动血”所设。

马庆余[19]将叶氏《幼科要略》体现的温病学术思想与《温热论》温病理论相对应,认为《幼科要略》与《温热论》相互呼应、互为补充,确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还涉及伏邪温病及三焦辨证内容,使叶氏温病学术理论更为完整。

除以上列举外,关于《温热论》原文理论探讨的文章还有陈培村对“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厌早”和“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探讨[20];张保伟 [21] 对“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的析疑等。以上论文大多发表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时期叶氏《温热论》理论探讨类论文资源丰富,反映当时温病学学术讨论氛围浓厚,对叶氏温病学术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也为《温病学》教学的规范化和温病学理论的认识统一奠定了基础。

2000年之后,此类《温热论》理论探讨类论文数目相对之前有所减少,择其中较有代表性者加以列举:张炳立[22]对叶氏《温热论》中湿热证治做以分析,指出湿热证病位以脾胃和三焦为主的特点,病变有伤阴伤阳两种机转,治法倡导祛湿当从三焦、分消上下、淡渗利湿等原则。

荆红微[23]认为叶氏《温热论》中所谓卫分者,实强调温邪在肺而并不认为邪在肌表;气分证也应指肺之气分证,虽较卫分证深重,由于“肺主表”,也应属于表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温热论》辨证核心是脏腑辨证,涉及在表的肺、逆传之心、半表半里的三焦,在里的胃肠、脾、膜原等。持类似观点的还有郭梅钦[24],其认为叶氏本义为卫、气、皮毛、肺都属表,营、血、心包皆属里;按卫、气、营、血层次深入者都是逆传。张晓燕等 [25]对“在卫汗之可也”进一步探讨,认为“在卫”内涉肺与胃,非单指表,而卫分证与伤寒表证均为卫气受邪,营卫病机相同,“汗之”非发汗,实为调营卫,“可也”暗含寒凉须慎用的禁忌。对于叶氏“逆传心包”理论,刘丽军 [26] 进行了考证,认为此逆传系与伤寒足经顺传比较而言,非针对温病由肺传胃而言。

罗世伟[27]对叶氏“凉血散血”中“散血”的内涵加以探索,认为其实指养血行血。李淼[28]探讨“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之我见”的涵义,认为以杨栗山的观点“伤寒里实方下,温病热胜即下”较为准确,即蕴含“逐邪勿拘结粪”之义。贾志新等 [29] 对营分证脏腑定位、病变范围的广泛性进行说明,明确其发生机理为正虚邪实,营热阴伤,气血瘀滞。刘惠武[30]对叶氏《温热论》舌诊内容作了探究,对舌苔、舌质的颜色、舌苔的薄厚润燥对应的临床指征和证候加以分析,总结叶氏察舌质而探知病邪深浅的方法。林泽斯等[31]从舌色、舌苔、舌形、舌态、舌下脉络等方面探讨温病热入营分证所见的不同舌象,从而对舌诊在温病辨证中的指导意义进行梳理,如温热类温病热灼营阴证多为瘦舌,并常见裂纹舌,后期可呈痿软舌或颤动舌;热陷心包证舌色鲜绛,舌苔稍润,舌形尤其舌尖多有刺,易呈强硬舌等,对于临床舌诊辨证具有指导作用。

这一阶段的论文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见解,相对上世纪 90 年代对《温热论》原文理论内涵的阐析更为深刻。

3.2  叶氏卫气营血理论研究  叶氏卫气营血理论是叶氏温病学术理论的核心内容,故对这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单列 1 节,加以汇总。

早在 1957 年王万杰 [32] 曾对叶氏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从病理变化角度予以解析,如认为“卫分”是机体抗力与病势斗争在表层的反应;“入气”是刺激各部组织致使生理机能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刺激神经而周身疼痛,头痛,刺激消化系而“心中懊恼,脘闷不饥”;“营分”是体液形成缺乏或过多,体液过多表现为“湿与温合郁蒸而蒙蔽于上”;“入血”则血循环受到刺激,热邪促使血液浓度增高出现瘀血以及由血行障碍而形成皮下血管栓塞或皮下血管渗出血液现象。当时该观点有助于指导从中西医结合视角探究卫气营血实质、展开“卫气营血”实验研究。

孟澍江[33]对叶氏卫气营血理论各阶段的诊断与治法加以探究,提出其中有待完善的部分。贝润浦 [34]探讨了“截断扭转”如重用清热解毒、早用苦寒攻下、及时凉血化瘀等法不拘泥于温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临床意义。王灿晖 [35] 阐释了卫气营血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在于揭示温病内在病机本质特征、区分证候类型、识别传变过程、确定治法方药。马健[36]论述了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先兆症,为“截断扭转”的治疗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运用指征。

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实验或临床试验对叶氏卫气营血理论内容做以进一步探究,对卫气营血理论加以发展创新。如杨进[37]通过实验验证了温病营血分证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是阴伤、热毒、出血与脏腑功能障碍,并观察发现温病过程存在“瘀血倾向”和“瘀血形成”两种情况,热瘀证包含气机郁滞和脏气虚衰等因素。杜琨等[38]对发热门诊 433 例西医诊断在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的病例从卫气营血辨证角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病例主要集中为卫分证和气分证;主要证型是卫表证、肺热证、胃热证,符合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赵国荣等[39]通过观察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的症状、体征动态变化、血浆内毒素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变化,探讨其与卫气营血辨证各阶段的相关性。郭海等[40]通过对 1 例不明病原体感染的发热患者疾病传变过程分析,探究了卫气营血疾病传变理论在现代感染性疾病阶段性辨证中存在的局限,建议在传统卫气营血传变理论基础上增加肾病期与脑病期以更加符合感染性疾病实际演变规律。邓时贵等[41]探讨了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时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SP-C mRNA 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兔肺表面活性蛋白 SP-A、SP-B、SP-CmRNA 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是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彭珍香等[42]尝试建立卫气营血辨证动物模型生物学参数数据化表达库,筛选其特征性指标群发现体温、丙氨酸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肺部通透性指数等指标可作为区分卫气营血各阶段的指标,具有指纹识别意义。

3.3  叶氏温病治法探究  许多学者对叶氏温病治法加以研究,叶氏温病治法研究多以《温热论》为基础,并融合叶氏医案所体现的治法思想。

石历闻[43]对叶氏温病宣肺法、清肺法和养肺法分别做了整理,分析叶氏以辛宣肺卫、肃降肺气、宣降并行诸法治疗温病外邪袭肺证;以辛寒清气、苦寒泻火解毒、清气宣肺、清肺化痰、清肺和络治疗温病肺经气热或兼痰湿或延及营血等症;以甘寒生津、滋清并用、益气养阴治疗温病后期邪去而肺阴损伤、津液未复或气阴两伤等证。刘少勇等[44]就叶氏温病养阴思想加以探析,强调了叶氏用清甘之品养肺胃之阴、急补肝肾真阴的养阴存津治法。陈皓[45]结合《临证指南医案﹒湿病门》载有的湿病医案 52 例,总结叶氏对湿热病的治法,言其善用开泄、苦泄、分消走泄、泄湿透热以祛除湿邪,选用宣肺渗湿、芳香化浊、苦辛通降、宣清导浊、温脾化湿等法。吴刚 [46]认为叶氏温病治法精华和主要精神为“透法”——具体如辛凉轻透、清热透表、战汗透邪、化湿透邪、透热转气、凉血透斑等法的运用。周燕萍[47]总结了叶氏透法的运用特色,即风热之邪在表多用辛凉轻剂;若湿郁上焦,药用辛散芳香,气化则湿亦化;若湿遏中焦,药用轻苦微辛,具流动之性,利于邪热外达;入营即使治疗以滋腻寒凉之主,也配以透气之品,使邪有外达之机,邪在肺卫时,决不能妄投麻、桂、羌、防之类辛温燥烈与苦寒黄连之品。董幼祺等[48]对叶氏“凡病宜通”思想加以探述,认为将通阳泄浊法用于冠心病论治、泄肝通胃治疗慢性胃炎、通阳化饮用治慢性支气管炎等均有效鉴之义。洪必良[49]也对叶氏通阳法用药特点加以探析,依据“通阳必以辛热”,阳衰与阳郁,治疗均以恢复阳气运行为目的,用药不止于葱白、桂枝之类,而是泛及温里、行气、利湿、化痰、祛瘀、甚至清热,可分为温脾通阳、温肾通阳、通阳守阴、化气利湿、开痞通阳、宣痹通阳、通阳化瘀、通阳利水等法。陈玲[50]对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所反映的“通阳法”运用加以分析,具体如以辛热开浊通阳法治疗阳气衰微、寒湿阻遏、湿浊痰饮停聚等证;以辛润苦滑通阳法治疗寒凝、痰浊、气滞血瘀所致胸痹;以温润柔剂通阳法治疗阴阳并损的中风、痿证等。王裕颐 [51] 分析叶氏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分消走泄法,提出分消是因势利导,应用开上、畅中、渗下的方法祛除湿邪,通过祛湿使阳气通达;走泄是指用行气之品,宣通气机,使气行湿去,治疗可从祛除湿邪、通利三焦水道入手,临床凡是内伤杂病属痰、饮、水、湿类疾患, 都可以此法变通应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温胆汤等临床应用即其实例。马伯艳等[52]对以温胆汤为代表方剂的“分消走泄”法对代谢综合征等相关疾病做了近10年研究,认为“分消走泄”法适用于现代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脾胃内伤、痰湿瘀热”证的治疗。

除上述论文外,本次检索搜集到的叶氏研究相关博硕士论文包括:2006 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张玉清撰写的《明清医学再认识——本草·温病·解剖·相关事件、人物探索性研究》、2006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生洪金亿撰写的《叶天士<温热论>中“先安未受邪之地”思想研究》、2008 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专业博士王荣撰写的《叶天士治疗温病的辨证及组方配伍规律研究》、2009 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生秦建撰写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2009 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生游江撰写的《明清时期中医学术从温补向寒凉发展的临床背景——基于11家医案的研究》、2009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生周志兴撰写的《透邪法在温病中的应用》、2010 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生苗裕撰写的《江苏温病流派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2012 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生黄亚俊撰写的《吴门医家学术流派研究》、2012 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硕士生彭珍香撰写的《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动态变化研究》等。

4  讨论

汇总、分析本次文献回顾资料,发现了一些规律并获得启示。

4.1  2000年以前的叶氏研究  涉及较多叶氏温病学术理论内涵的探讨,部分研究涉及叶氏生平、故居、轶事等内容,丰实了叶氏生平和温病学术理论研究内容;2000 年以后的叶氏研究更集中于叶氏温病学术理论尤其是卫气营血理论研究和临床医案分析,研究方法逐步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临床试验等,增强叶氏学术理论研究的科学性。

4.2 上世纪 80 年代的研究  反映出一些学者之间沟通交流的痕迹,如姜春华[2]撰写《叶天士的温病、杂病的理论与治疗》后,金寿山[3]撰文《论叶天士的<温热论>》,从内容分析似是对姜老文章予以回复讨论;柴戎[53]撰写《“逆传” “顺传”刍议》后,徐纲[54]撰写《也谈“逆传”、“顺传”》与柴戎商榷,等。这类学术交流互动有助于提高温病学术理论研究水平。

4.3  对叶氏学术理论研究  多以叶氏论著或医案为基础资料,从中医学术视角给以评价,少有结合社会背景如叶氏生活年代及地区的疾病谱、社会经济情况、居民生活特征、气候物象学状况、社会医疗救治情况等资料内容。而对于叶天士生平、行医情况的研究,仅上世纪 80、90 年代少部分文章有所涉及,研究成果是有限的,难以确切了解叶氏行医的真实环境,难以构建叶氏真实的医家面貌。由于现有叶氏论著或医案对疾病描述较为简略,难以了解叶氏医案及论著中描述的疾病究竟指哪些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况且叶氏作品多系叶氏门人或后学者搜集编辑而来,各书所载原文或有出入,注家又众说纷纭,造成对叶氏理论原意理解的困难。若能从多学科视角搜集尽可能充实完备的资料,在综合历史学、医学科技史学等研究内容基础上,对叶氏学术思想进行更为立体、客观的评析,于当今临床医学或许更具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济苍,沈庆法.温病名著通俗讲话[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

[2] 金庆江,金庆雷.叶桂考略[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9(1):48-52.

[3] 卜开初.叶天士名、字、号小考[J].中医杂志,2009,50(12):1138-1139.

[4] 张孝芳.叶桂世系小考[J].江苏中医药,1985,11:41.

[5] 顾泳源.苏州市发现叶天士故居[J].江苏中医杂志,1987,1:24.

[6] 赵尔巽.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九艺术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018.

[7] 金庆江,金庆雷.叶桂传略(续)[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9(2):40-43.

[8] 刘国强. 《外感温热篇》教学体会[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5,8(2):53.

[9] 邓铁涛.叶天士先生问题三则[J].新中医,1990,5:40-41.

[10] 黄煌.叶天士医案及其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1983,2:72-75.

[11] 杨达夫.温病学说的发展(续)[J].江西中医药,1957,6:9-16.

[12] 姜春华.叶天士的温病、杂病的理论与治疗[J].新医药学杂志,1978,8:8-12.

[13] 金寿山.论叶天士的《温热论》[M].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6:3-6.

[14] 赵绍琴.谈谈我对“在卫汗之”的认识[J].中医杂志,1981.8:57-59.

[15] 郭谦亨.叶天士《温热论》析疑[J].陕西中医函授,1987,5:7-10.

[16] 沈庆法.试论《温热论》的“轻、透、救”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 (4):17-19.

[17] 刘景源.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3):17-22

[18] 张文选. “凉血散血”并非“耗血动血”之治法[J].广西中医药,1990,13(2):27-29.

[19] 马庆余.从《幼科要略》探叶氏温病学术思想[J].中医杂志,1991,2:60-61.

[20] 陈培村.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浅识[J].辽宁中医杂志,1982,6:37.

[21] 张保伟. 《温热论》 “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析疑[J].国医论坛,1996,11(4):44-45.

[22] 张炳立.浅析《温热论》之湿热证治[J].中医杂志,2004,45(11):803-805.

[23] 荆红微. 《温热论》辨证体系新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2):885-886.

[24] 郭梅钦.叶天士《温热论》逆传本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6-7.

[25] 张晓艳,谢忠礼,郭选贤.再论“在卫汗之可也”[J].新中医,2011,43(12):7-8.

[26] 刘丽军.叶天士《温热论》 “逆传心包”之本意厘正[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161-2163.

[27] 罗世伟. 浅析叶天士“凉血散血”中“散血”的内涵[J].中医杂志,2011,52(9):802.

[28] 李淼.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之我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2):87.

[29] 贾志新,邓虎.关于营分证性质及病机的思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1):87-88.

[30] 刘惠武.浅谈叶天士对温病舌诊的贡献[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1):45-46.

[31] 林泽斯,陈菁.舌诊在辨别温病热入营分证时的意义[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0):70-71.

[32] 王万杰. “外感温热病”的分析研究[J].山东医刊,1957(5):10-11.

[33] 孟澍江.温病卫气营血学说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中医杂志,1988(1):12-13.

[34] 贝润浦,徐敏华.试论姜春华教授的“截断扭转”学术思想[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16-17.

[35] 王灿晖.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及其运用要点的探讨[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4):8-11.

[36] 马健.试论温病先兆症[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4):56.

[37] 杨进,孟澍江.温病热瘀证治若干问题浅议[J].中医杂志,1994,35(7):392-394.

[38] 杜琨.433 例发热门诊病例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1,30(1):13-14.

[39] 贺又舜,艾碧琛,赵国荣.内毒素血症兔白细胞计数、凝血功能动态变化与卫气营血辨证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246-1262.

[40] 郭海,龚婕宁. 从实际病例探讨温病传变规律的新特点[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26-1627.

[41] 邓时贵,叶莹仪,彭珍香.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肺表面活性蛋白 mRNA 表达的动态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6):245-248.

[42] 彭珍香,邓时贵,叶莹仪,等.中医卫气营血辨证动物模型生物学参数数据化表达及特征性指标群筛选[J].新中医,2012,44(4):123-126.

[43] 石历闻,王灿晖,杨进.叶天士温病养肺法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1):11-12.

[44] 刘少勇,刘菊妍. 《温热论》养阴思想探析[J].中医杂志,2008,49(8):762-763.

[45] 陈皓,陈幼清.探讨叶天士治疗湿病的规律[J].广东医学,1964,5:28-30.

[46] 吴刚.叶天士《温热论》透邪法初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6-8.

[47] 周燕萍.叶天士透法运用规律浅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3):156-158.

[48] 董幼祺,王邦才.叶天士“凡病宜通”治疗学思想探述[J].中医杂志,2001,42(2):69-71.

[49] 洪必良,曹恩溥.叶天士通阳法则探析[J].江苏中医,1993,5:39-42.

[50] 陈玲.叶天士“通阳法”浅析[J].陕西中医,2005,26(10):1112-1113.

[51] 王裕颐.叶天士分消走泄法临床应用探讨[J].山西中医,2010,26(5):1-5.

[52] 马伯艳,张福利,张吉芳. “分消走泄”法理论探源[J].中医药信息,2012,29(3):1-2.

[53] 柴戎. “逆传” “顺传”刍议[J].河南中医,1989(1):37-38.

[54] 徐纲.也谈“顺传” “逆传”[J].河南中医,1990(1):15-1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83110.html

上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温病学的证治体系(1)
下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温病学的证治体系(2)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