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木石:云南历史上鲜为人知的鼠疫大流行

已有 9225 次阅读 2020-12-25 12:55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1.webp.jpg

西方描述清末中国鼠疫爆发的画作 (/ Pin

清朝末年的云南

时间追回到清朝乾隆年间,英国人完成工业革命之后,首次来到天朝,要求与中国通商。乾隆拒绝之后,英国人开始输入中国鸦片,利用鸦片来赚钱,同时通过卑劣的手段瓦解中国人的精气神和大清社会。短短二三十年,鸦片输入不仅使得大清经济到了崩溃的边沿,而且吸食鸦片极大摧残了国人身心健康。中华民族到了危亡的关头!

1839年,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在犹豫不决中(曾吸食鸦片),授权钦差大臣林则徐禁烟。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大量鸦片,最终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英国4000人的军队打败之后,双方于1842年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地香港,赔款2100万两,丧失贸易关税和贸易主权,沦为半殖民国家。自此一战,中国国民信心大大受损,以后在西方人面前就抬不起头来。

接下来的大清国,迎来了内忧外患的时代。由于经济受挫,大量赔款,官方繁多的税款和地方豪绅压迫,最终激发民变。1850年,具有基督教性质的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而起,席卷整个长江以南地区,战争导致1亿以上人口死亡。在云南,与太平天国运动遥相呼应的回民揭竿而起。1852年,回族杜文秀带领的起义军,在云南厮杀了17年,导致云南300万人死亡。杜文秀起义,某种意义上也与禁烟的林则徐有关系。

林则徐因虎门销烟引发中英战争而遭罢免,后放流新疆伊犁。1847年,林则徐调任云贵总督,与云南结缘。事情缘于保山回汉斗争,发生大面积屠杀,保山城内4000多回民被杀,房屋被烧,史称“保山惨案”。杜文秀就是保山的回民之一,而且是秀才,他未婚妻在乱局中被霸占。保山惨案之后,他一直告状到京城。保山惨案时,回民武装,汉人民兵,清朝官府,三方互相揪杀,老百姓也夹在中间遭殃,云南乱成一团。接到杜文秀等状书后,清朝任命林则为云贵总督,去处理云南保山惨案。林则徐以铁腕雷霆手段,不问回汉,平息了云南的乱局。然而,杜文秀等回民认为林则徐偏袒官员,不满处理方案,一直谋划起事。期间,林则徐夫人病逝昆明。第二年(林则徐)告老还乡,返回福建。之后,广西太平天国起义,同治帝委派林则徐前去镇压,林尚未到达就死于途中。太平天国运动越闹越大。1856年,以回民为主的,彝、傈僳、白、汉等起义军攻占了大理,占据滇西滇南。由于太平天国起义,清军无力支援云南,杜文秀夹杂着民族矛盾的战火烧了17年。云南一片生灵涂炭,后世估计共死亡298万人。

战争导致鼠疫大流行,云南死了150万人

由于地处边疆,云南这一段悲惨的历史并未得到学界和公众足够的关注。

道光十年的1830年,云南全省人口统计有660万,到了光绪十年的1884年,云南人口减少到298万,人口减少了一大半。战争结束后任云贵总督的岑毓英,给同治帝的奏折上说:“自军兴以来,各属久遭兵燹饥馑瘟疫,百姓死亡过半……”,云南的情况连武夫出生的总督大人都感到非常凄凉。

更为令人惊讶的是,后人在研究总结“世界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资料的时候,发现在杜文秀云南回乱期间,近300万的死亡人数中,竟然有2/3的人是由于战乱中感染鼠疫而死亡的。云南昆明、大理、澄江、武定、 楚雄、蒙化(巍山)、普洱等府、厅,因鼠疫而死亡的人口总数达到了惊人的147.2万,接近150万人丧命。这个数字今天听起来都令人毛骨悚然!

原来滇西地区早就爆发过鼠疫。杜文秀起义期间,恰逢鼠疫爆发。战争造成的军队流动和战争难民,大大加速了鼠疫的传播。从大理向四周沿线城镇传播开来,造成了云南历史上最恐怖的瘟疫大流行。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云南大理的鹤庆与巍山是鼠疫爆发的源头之一。

在此之前,明朝云南就有鼠疫记录。最严重的要数1800年的嘉庆年间,大理曾发生过大规模的鼠疫。大理弥渡县一位名叫师道南的青年,写下一首《鼠死行》,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第一首最早描绘鼠疫的诗歌史料。他在诗中写道: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多,忽死两人横截路。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乌啼不断、犬泣时闻,人含鬼色,鬼夺人神。白日逢人都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田禾无人收,官租向谁讨?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瘟疫的惨状。老鼠先死,然后人也跟着死。屋子里死人活人在一起,抬死人的人还没抬到自己就死了。屋外田间到处白骨,风吹来阴森森的,晚上谁都不敢出门。当初的人们只知道瘟疫,也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没有防疫手段,没有治疗方案,回汉间又在大战,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此后几十年,鼠疫又隔三差五,在滇西一些地区局部流行。1823年,《为云南疫疾赴田师府祈祷身代表》一文中记载说,云南瘟疫时间之长,危害之重,前所未有。“尸棺蔽野,臭气弥天,日惨淡以无光,风萧条而做厉,或全家尽绝”。几句话足以让人胆寒。

我自己作为大理弥渡人,小时候跟着父母去上坟,就好奇“为什么有的老祖先会埋在村庄后面,而不埋一两公里之外的山上去呢?”奶奶就说,那时候得瘟疫,没能力抬山上去。大学毕业后学习瘴气的环境史,我才慢慢明白弥渡县坝子中很多没有墓碑的老坟墓,大多都是历史上鼠疫死后埋下的。

清末云南鼠疫惨状

现在,这场150年前恐怖的云南大鼠疫尚未得到完整的整理。从零星的资料中,我们可感受它当初的情形:

在当时,虽然人们知道和老鼠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明白是鼠疫。此病老鼠先死,然后人患病,腋下或腿下起泡,发痒,吐红血,俗称“痒子病”。

本来痒子病只在大理周边爆发,但由于杜文秀起义军南征北战,瘟疫从起事的巍山先后传入攻占了的大理,保山、楚雄、景东、思茅、昆明等城市,在战火与痒子病的双重攻击下,造成战争沿线的城市和农村十室九空,一片荒芜。下面是一些城市的史书中摘出来的描述: 大理:50年代,鼠疫调查组采访了下关一位幸存的百岁老人,他说当初瘟疫之后,死绝几十家人,有的家庭只剩下一两个人,以至于稻谷成熟时满野金黄,却无人收割;

楚雄:楚雄是满清与杜文秀多次交锋对峙的地区,由于坝区人跑到山区躲战乱,就把瘟疫带到了山区。使得鼠疫不仅在坝区流行,还在山区扩散。最严重的时期,当时的楚雄县城中心的石板路长满青草,知府也感染鼠疫而死。

昆明:1863年的一次记载说,战火稍歇之后,瘟疫流行,人口“十存二三,田地半多荒芜,耕种无人”。当时昆明的人口有数万人,半数死亡,城中以昆明城内附近死亡最多,还有俚语流传:“城中死一千,城外死八百,不够就到大小板桥拿”,鼠疫是“漏户不漏村”。 蒙自:蒙自当时属于非战区,但患病情况同样叫人咋舌。西方传教士及《海关医报》记载中说,因为鼠疫流行,蒙自的死亡人数之多令蒙自“平原之五分之一,竟成坟地”。

清末云南鼠疫大爆发和杜文秀起义的事情,恰好被1867年前来考察湄公河的法国科考队一行见证并记录下来。受过科学训练的他们,记录的云南惨状,大致与我们的档案记录相似。考察队回国后出版了《加内报告》,里面有文字记载和200多幅插图,考察队员在昆明和大理分别遇到了回族起义首领马如龙和杜文秀,他们途经的晋宁和昆明几乎被战火摧毁,满目疮痍,贫穷程度超乎想象。沿途路边草丛中多有人的头骨。思茅城虽然建筑毁坏不多,但也是杂草丛生,人口不多了。

对于如此疯狂传染的“痒子病”,除了恐惧,官方和老百姓都只有恐惧感。在云南民间,有妇女全身赤裸为患病死者抬棺材的习俗。民众把“痒”进行了演绎,认为把衣服脱干净,或可避免老鼠跳蚤叮咬,进而可以“辟邪”,免受瘟疫侵袭感染。

那时候的人们,对于痒子病一点办法没有,只能搞迷信活动,打醮做法、盖庙塑神,“叫阴兵不再来拿人”。对于痒子病的传播方式等,没有一个人知道。官方也不明白任何公共卫生知识,没有口罩,不懂隔离制度,甚至连传染性都不明白,只能任由瘟疫横行四方,杀人无数。相比较而言,西方经历了两次鼠疫之后,已经明白了“隔离防御”制度,而且注意到了基础卫生建设,清洁的水、灭鼠和焚烧填埋尸体,可以抑制鼠疫传播。只可惜,这些知识无法传入中国,更无法让云南人知晓。清末云南长达125年的鼠疫历史中,社会的所有努力都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很多“民众认可”的抗疫方式不过是迷信活而已。直到今日,一些活动还流行在民间。西方发明的卫生体制则挽救黎民于水火,成为今天全球通用的卫生体系。

今天,我们得知云南大理起源,杜文秀起义扩散的这场鼠疫,对云南,对中国,对世界造成了灾难性后果。“清末云南鼠疫”被后人称之为“世界第三次鼠疫”,全球一共被杀死了2000多万人,一直持续到1959年。

云南鼠疫:引发全世界第三次鼠疫

改变世界历史的三次鼠疫 第一次鼠疫爆发于拜占庭帝国。541-542年(约在中国南朝时期),鼠疫从埃及起源,在地中海地区爆发,导致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罗马帝国从此走向奔溃。第一次鼠疫死亡人数近1亿。 第二次鼠疫爆发于整个欧洲。1346-1353年间(元朝),这场起源于中亚,随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的黑死病,杀死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造成十四世纪人口减少了约1亿(估算7500万到1亿)。 第三次鼠疫起源于云南。1855年,云南大理巍山爆发鼠疫,先在云南传播,然后随着杜文秀起义,天平天国和西北回乱等内战传入东南、西北和东北。之后,随着海洋贸易,鼠疫从广东和香港等传入世界各地,最终造成约2000万人死亡。

清末云南鼠疫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1. 云南人口锐减一半,多地成为鼠疫温床。1855年,鼠疫起源于云南西部巍山县,后由于杜文秀起义战争扩至全省,昆明、思茅、景东、澄江、建水等大爆发,造成鼠疫杆菌隐藏于云南大部分地区。鼠疫的病毒从黄胸鼠扩散至玉龙雪山、滇西纵谷和西南山地的十几种鼠类(黄胸鼠、褐家鼠、大绒鼠等十几种啮齿动物)和150多种跳蚤身上。鼠疫杆菌也相互交叉,演变成5个基因型。某种意义上,云南复杂的地形,多样的老鼠和跳蚤,成为了鼠疫演化的温床。

如1919年民国八年,略有恢复气象的滇南第一城市思茅又长期遭受鼠疫和疟疾双重攻击。思茅城再次遭受重创,十室九空,老百姓逃亡掉。在马子华1942年成书的《滇南散记》中有篇《芜城赋》描写思茅惨状,他记录到县长从长满草的县衙出来,和他们说“县衙门里常常有老虎来散步,我们一夜数惊,至于野狼,那简直是常来常往的亲戚了!”谚语唱道:“思茅思茅,活人地牢,死的死逃的逃”,思茅十分之九的人口死于瘴虐,思茅二字足以让老百姓闻之丧胆。普洱茶交易重镇从思茅转移到版纳易武,抗日战争时期新技术又促进勐海崛起,2015年为发展茶叶经济“思茅”改名“普洱”,思茅从此消失在云南版图之中。思茅现在每年五月端午有“百草根”节,老百姓都买各种草药根拿回家煮鸡吃,或许就与思茅独特的瘟疫历史背景有关。

鼠疫在清末的流行,还塑造了云南今天民间的很多文化习俗。比如,云南被称之为“瘴虐之地”。这些记忆还残存在老一辈人的心中,鼠疫就是瘴虐的重要组成之一。由于当时,云南没有防治鼠疫的手段,也没有医药,有的只是恐慌与无奈,人们因此把原因归结于“鬼”要人命,“神”才能救人。建庙、求神(菩萨)、朝斗打醮,避免一切以“痒”字有关的东西,成了当时人们防御手段。由于各种方法都不灵验,不同地区民间信仰,百花齐放,过山车般的变换。官方则从四川等引进了都天信仰和唱木莲戏,捉鬼驱鬼,还建设了很多道教庙宇,增强民众信心的同时,安慰云南人受伤的心灵。此外,由于鼠疫导致老人暴尸荒野,官方借此强化了“孝道”,促进了儒家文化在云南的传播。清末鼠疫等瘟疫的影响,很多至今依然活在云南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今天鼠疫依然在云南偶尔感染云南人。据201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云南省家鼠鼠疫流行特征与强度分析》,从1982-2004年,共有46个县(市)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共确诊鼠疫患者503例。只不过云南地处偏远,媒体关注很低而已。

2. 鼠疫和起义随着回族将领逃亡,传入西北祸害陕甘和新疆。一位参加云南杜文秀起义的回族将领逃入陕西,引发陕甘、新疆等地的鼠疫。清末陕甘民族冲突,直接导致2000万人死亡。如此庞大的人群死亡是否与鼠疫有关,至今依然是个谜。不过陕甘、新疆同样成了鼠疫的温床。

3. 鼠疫随镇压部队传入广西、广东和香港,促生中西医之辩。云南鼠疫经入滇镇压起义的广西广东籍士兵回乡时,把疫病传入广东和香港。有学者认为,广西广东的鼠疫随着太平天国运动而传开,太平天国战争死亡人数,相当一部分依然是由于鼠疫爆发而死亡的。其中广东和香港的鼠疫记录较为详细。

1894年,广东鼠疫大规模爆发,5月香港也随着清明节返乡的人出现鼠疫。当时鼠疫致病机理尚不明了,但英国医生已经知道隔离和戴口罩等防护手段。由于当时很多人抵制外国人隔离政策,四处隐匿和逃离,引发中西医学的争论,同时也引发了华人与清政府的角力。

1894年,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及法国人耶尔辛抵达香港,分別从尸体中分离出来了鼠疫杆菌,鼠疫杆菌的科学名Yersinia 就是为了纪念法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耶尔辛(Alexandre Yersin)。1946年,后人研出发鼠疫疫苗,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后话了!

鼠疫传入广东香港后,传入随着英国人开通的东南亚贸易路径,传入印度孟买等大城市,造成印度1000万人死于鼠疫,后又相聚传到南非,厄瓜多尔,欧洲、旧金山等全球主要港口,各大洲均被感染。

4. 东北鼠疫大流行,伍连德防疫促生中国近代卫生革命。1910-1911年,中国东北肺鼠疫大流行。最近我们常常听说的31岁医生伍连德,受命出任清政府的全权总医官。他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使疫情在4个月内便得到了控制,整个东北共死亡6万人。

伍连德与东北鼠疫的故事,近些年逐渐被一些科学史专家整理出来。他因此名声大噪,被称之为“被遗忘的国士”,他的努力,催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卫生革命。

5. 民国时期多地爆发鼠疫。据统计,民国时代的38年里,中国感染鼠疫的患者在六十万人以上,死亡人数更在五十二万人以上。其中1917-1918年,华北鼠疫爆发。以山西为例,28个县内鼠疫蔓延。阎锡山政府请来伍连德作为防治专家,下令“遮断交通,严密检查,南下行旅不可复返”,调动军队建立三道防线。经过74天努力,最终战胜鼠疫,仅死亡2667人。在战乱时代,山西的防疫战堪称近代一场伟大的防卫战役。

其它如四川、华南、东北、新疆等都发生过规模不等的鼠疫,不过均未形成大规模流行。民国其间,云南思茅再次爆发的鼠疫让思茅县城一片荒芜,普洱茶重镇转移到勐腊易武。

6. 新中国后鼠疫防治,一直持续到1960年。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10月,察哈尔省察北专区(今天的河北张家口)爆发鼠疫,国家立马发动全民灭鼠,开展消毒,预防和交通封锁等,一个月就消灭了鼠疫。死亡人口降低到75人。后来新中国成立了专业的鼠疫研究所,应对潜在的鼠疫威胁。不过鼠疫是难以完全消灭的,它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和老鼠动态息息相关。

直到今天,鼠疫还偶尔感染。云南感染上百例,2019年北京发现两例鼠疫,引发媒体大报道。其实,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农牧交错地带,都有鼠疫的病菌,我们必须严格监测啮齿类动物,否则不知道在什么时间节点会爆发。

清末云南鼠疫对世界的影响

1. 英国贸易引发世界第三次鼠疫 清末以英国人为首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把鼠疫经过广东和香港,高效快捷的带到全世界重要港口,把鼠疫从中国传入全世界,直接引发世界第三次鼠疫。今天的一带一路与鼠疫的传播路径大致相符合。一带一路的交流路上,鼠疫是一股重要的社会塑造力量,未来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科学研究也证明,便利而发达的交通,是瘟疫或传染病肆掠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高山河川的阻隔,鼠疫往往只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爆发,然而在十四世纪,元朝的大军,骑着快马,横跨欧亚大陆,把鼠疫带到了亚欧大陆的各个角落。甚至有记载,元军曾经使用过细菌战,把死动物扔进城中,让瘟疫屠城。

2. 鼠疫导致印度1000万人死亡,引发社会变革:

1896年,英国的海上贸易,让鼠疫很快传入印度的港口重镇孟买。通过印度的铁路系统,鼠疫很快传入印度西部和北部的大城市,一直到今天的孟加拉国境内。鼠疫造成1000万人死亡,据统计在这次鼠疫之后的三十年里,又有1250万印度人零星死于鼠疫。

英国统治者虽然采取了交通管制和隔离措施,以及印度传统医药等多种治疗方案,不过由于英国是殖民者,印度人民多有不信任,被管制的感觉。随着鼠疫传入农村,管制措施逐渐失效。在印度参与救援工作的俄罗斯微生物学家Waldemar Haffkine研发出来了肺鼠疫疫苗,为后世抗击鼠疫立下汗马功劳。

在被殖民的印度人眼中,瘟疫是文化入侵的殖民者带来的。孟买和蒲内等印度大城市的鼠疫爆发,英国殖民者的隔离等措施,专横的控制、排查和交通管制,甚至拆除房屋和趁机盘剥百姓等等,英国军队参与的鼠疫防控,激起了蒲内一些民族主义者的抵抗,在疫情、谣言和仇恨的无序社会中,最终演变成反抗控制的暴力活动。接下来,伴随着鼠疫,印度独立运动遍地开花,最终走上了独立之路。

不过,此次鼠疫也催生了印度现代卫生制度的建设,对印度影响至今。人类似乎也很难从历史上学到什么教训,这场超级鼠疫资料整理不多。印度疏于老鼠防控,城市卫生依然堪忧。1994年,印度第九大城市苏拉特市发生鼠疫,近千人感染,引发大恐慌,30万人逃离。苏拉特鼠疫震惊全球,苏拉特人也被贴上种族标签,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印度苏拉特鼠疫惊醒我们,鼠疫依然是个定时炸弹,若不留意防控,随时还可卷土重来。

 

3.webp.jpg

第三次全球鼠疫基因型分布图,共有19种基因型 (/ PNAS

3. 鼠疫传遍全球: 自云南爆发鼠疫以来,鼠疫在1894年袭击广州和香港;1896蔓延至印度和约旦;1898至麦加、马达加斯加、1899到埃及、南非和美国旧金山,以及中国东北;1899年到夏威夷;1900年到英国、澳大利亚、苏联;1908年抵达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巴西,古巴等等,形成全球蔓延之势。感染面积之大,人数之多,被称之世界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从上面这张2019年中科院发表的鼠疫基因型分布图,可知第三次全球鼠疫大流行,流行范围有多广,几乎遍布全球。

4 鼠疫今日格局:

中科院动物所的这项研究,也让我们通过过去200多年的记录和遗传信息可知,现存的鼠疫共有19个菌株(subbranches),其中云南、广东、孟买、北美的是同一个菌株,东北爆发是另外一个基因型菌株,这两个的传染性和传播速度最快。非洲和欧洲则拥有其它一些基因型的菌株。世界第三次鼠疫其实是由于N多个菌株的爆发而共同感染全世界的。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地方都存在好多个不同基因型的菌株,不同的鼠疫杆菌可在不同的环境下,通过不同的方式感染人。

另外一些研究还表明,鼠疫常在牧区或林区,人口少的地方爆发。人口,降雨量和温度是影响鼠疫传播的重要因素。清末到新中国的鼠疫,具有南北有别不同的特征。在北方,随着湿度增加,鼠疫强度增强;在南方,随着湿度增加,鼠疫强大减弱。这可能是南北降水差异对老鼠数量的影响造成的。

随着全球变暖,鼠疫很可能死灰复燃。北方降雨增加,南方温度升高都有可能促发鼠疫流行。南方和北方的鼠疫流行呈现不同的,科学家称之为非线性的模式。换言之,假如北方降雨增加,就必须小心了。降雨增加可能增加植物,导致老鼠增加,鼠疫感染可能性就增加;而南方降雨过多反而不利于老鼠繁殖,但温度增加有利于老鼠爆发。这些都是由于南北方不同的生态系统和复杂的动植物关系造成的。 下图是《经济学人》的统计图,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5年,全球鼠疫的感染和爆发情况。整个中亚、青藏高原、北美西部、东非和美洲都有鼠疫感染情况,刚果和马达加斯加更是爆发了鼠疫流行,对此人类需有所警觉。

4.webp.jpg

2010年到2015年全球鼠疫爆发情况(/ PNAS 2019

清末云南鼠疫大流行小结

起源于清末云南的这场鼠疫,让云南人口减半,但历史细节鲜为人知。我等云南子孙,可以说都是祖先历经磨难的幸存儿女。然而, 云南复杂自然环境,丰富的鼠类和跳蚤多样性为不同基因型的鼠疫杆菌提供了生存的温床。云南部分人群喜欢吃松鼠和老鼠,特别是生食、舂鼠肉等恶俗,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应当将其弃之。

快捷的交通网络,超级的人员流动,高速促进了鼠疫传播。第二次黑死病大流行是由于蒙古军队南征北战,将其带到整个欧亚大陆;清末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则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海洋贸易路线传遍全球。幸好由于欧洲早已开启卫生革命,懂得了一些防疫手段,但第三次鼠疫依然杀死了2000多万人。幸运的是,现代卫生和医疗手段,已经让人类有了对抗鼠疫的基本手法。

现在,受全球变化等因素影响,鼠疫又进入新一轮活跃期。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现在每年全世界约有3000人感染鼠疫,在局部地区有大爆发的情况。如2017年马达加斯加暴发鼠疫;今年蒙古出现人间鼠疫死亡病例;我国青海等地也偶发鼠疫病例等等。因此,鼠疫监测与防控不可放松。所有人都应当有卫生防疫、小心瘟疫卷土再来的意识,以免重蹈祖先的抛尸弃野的惨剧!

参考资料

许新民. (2010). 近代云南瘟疫流行考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 125-130.

宋志忠. (2013). 云南鼠疫疫源地分布与演变.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32(6), 591-592.

李玉尚, & 曹树基. (2001). 咸同年间的鼠疫流行与云南人口的死亡. 清史研究(02), 19-32.

俞东征. (1995). 震惊世界的苏拉特鼠疫流行及其教训. 疾病监测(04), 104-107.

观察网 2019 为什么中国人现在根本不用惧怕鼠疫?http://news.ifeng.com/c/7rjXRATcHfk

不为人知的清代云南鼠疫大流行 夺走147万人生命http://www.yuxinews.com/xw/snxwtp/3170180.shtml

打败印度的,到底是鼠疫本身还是疫情衍生的恐惧与冲突?https://new.qq.com/rain/a/20200127A04ZAT00

你不知道的云南鼠疫,发生在1949年后……http://www.21join.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4&id=2326

书籍:《边地往事》《滇南散记》

Dean,K.R.,Krauer,F.,Lars Walle, Ole Christian Lingjærde, & Schmid, B. V.(2018). Human ectoparasites and the spread of plague in europe during the second pandemic.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5(6), 201715640.

Xu, L., Liu, Q., Stige, L. C., Ari, T. B., Fang, X., & Chan, K. S. , et al. (2011). Nonlinear effect of climate on plague during the third pandemic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8(25), p.10214-10219.

Lei xu.et al (2019) Historical and genomic data reveal the influencingfactors on global transmission velocity of plagueduring the Third Pandemic.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6(24), p.11833-11838.

Achtman,& M. (1999). Yersinia pestis, the cause of plague, is a recently emerged clone of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6(24), 14043-14048.

Ben-Ari, T., Neerinckx, S., Agier, L., Cazelles, B., Xu, L., Zhang, Z., & Stenseth, N. C. (2012).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plague foci from long-term epidemiological dat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9(21), 8196-8201.

Plague Outbreaks That Ravaged Europe For Centuries Were Driven By Climate Changes In Asia

https://www.iflscience.com/environment/plague-outbreaks-ravaged-europe-centuries-were-driven-climate-changes-asia/

the Economist. 2017. The return of the plague.

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17/07/05/the-return-of-the-plague

Barbara, Bramanti, Katharine, R, Dean, & Lars, et al. (2019). The third plague pandemic in europe. Proc Biol Sci.24; 286(1901): 20182429.

民国政府如何应对传染病https://history.ifeng.com/c/7tTnSUwxe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4112.html

上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历史选择了伍连德(1)
下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时势选择了伍连德(2)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