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传染病学史》札记:《黄帝内经》的疫病学(2)

已有 4478 次阅读 2020-12-9 08:54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二)外感热病(疫病)分类系统

1. “五疫/疠”及其演变

在《素问·本病论》中,“五疫”是根据五行而命名为“木疫”、“火疫”、“水疫”、“土疫”、“金疫”。其中,“木疫”文后又描述“状如风疫”,有开始与“六气”相关。其后又有“地运皆虚,后三年变水疠”;“天运孤主之,三年变疠,名曰金疠”;“天运失时,三年之中,火疫至矣。”“运与地虚,后三年变疠,即名火疠。”“其气不正,故有邪干,......如此天运失时,三年之中,火疫至矣”。

《黄帝内经》中的疫病概念既有“疫”又有“疠”,二者的区别只在于其发病的运气条件,而防治方法是相同的,均从其五行属性上入手,即《素问遗篇·刺法论篇》所言:“于是疫之与疠,即是上下刚柔之名也,穷归一体也。即刺疫法,只有五法,即总其诸位失守,故只归五行而统之也。”

这五类疫病病性不同,症状也各有特点。如木疫风偏胜,症状有“疵废,风生,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火疫症状有“烦而躁渴”“伏热内烦,痹而生厥”等,甚至“血溢”;土疫湿偏重,症状以“脸肢府黄疸满闭”为特点,可致夭亡;金疫以燥主导,症状有“咽嗌乃干,四肢满,肢节皆痛”“喉闭嗌干,烦躁而渴,喘息而有音也”等;水疫以寒为特点,文中没有阐述其症状,相关运气条件下有痹厥等病证发生。《素问遗篇》正是根据疫病的五行分类制定了系统的防治方案。

后世医家中,论及五疫者较多,所见各有不同,但均引《素问·刺法论》原文为主进行演绎。他们将“五疫”、“五疠”与病因学联系起来,有了风、寒、湿、燥、火(温)的疫病的病因学概括。元代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明确其为风、寒、湿、温、燥五邪疫分类法。《松峰说疫》将疫分为寒疫、湿疫、杂疫三类,其他医家所论多为温疫,吴鞠通则合为“寒”、“温”二疫,以符合“伤寒”、“温病”之争。如《温病条辨·卷一·补秋燥胜气论》“按《内经》有五疫之称,五行偏胜之极,皆可致疫。虽疠气之至,多见火证,而燥金寒湿之疫,亦复时有。盖风火暑三者为阳邪,与秽浊异气相参,则为温疠,湿燥寒三者为阴邪,与秽浊异气相参,则为寒疠。”是对五疫较为客观的解释。

2. 外感热病四大体系及其演变

前已述及,除“五疫/疠”的五行分类之外,《黄帝内经》的外感热病命名还包括热病、温病、伤寒、寒热病、疟疾、风病、其他等几大类,对后世疫病分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到了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其归纳为伤寒、时气、热病、温病四大类证候(表1-3)。虽然其分类比较牵强,而且含糊不清,但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且为后世“寒温之争”埋下了伏笔。

1-3  《诸病源候论》中疫病(外感病)四大体系

伤寒候

时气候

热病候

温病候

伤寒候

时气候

热病候

温病候

伤寒一日

时气一日

热病一日

温病一日

伤寒痉




伤寒二日

时气二日

热病二日

温病二日

伤寒结胸




伤寒三日

时气三日

热病三日

温病三日

伤寒五脏热




伤寒四日

时气四日

热病四日

温病四日

伤寒变成黄

时气变成黄


温病变成黄

伤寒五日

时气五日

热病五日

温病五日

伤寒心腹满痛




伤寒六日

时气六日

热病六日

温病六日

伤寒大小便不通

时气大小便不通

热病大小便不通

温病大小便不通

伤寒七日

时气七日

热病七日

温病七日

伤寒热毒脓血痢

时气脓血热利

热病下利

温病下利

伤寒八日

时气八日

热病八日

温病八日

伤寒上气咳嗽




伤寒九日以上

时气九日以上

热病九日以上

温病九日以上

伤寒吐血

时气血吐血

热病

温病吐血

伤寒咽喉痛

时气咽喉痛

热病咽喉疮

温病咽喉痛

伤寒阴阳毒

时气阴毒



伤寒斑疮

时气发斑

热病斑疮

温病发斑

坏伤寒

时气败



伤寒发痘疮

时气疱疮

疱疮热病


伤寒百合狐惑




伤寒谬语

时气狂言


温病狂言

伤寒病后诸证

伤寒病后虚羸

热病后沉滞

温病差后诸病

伤寒渴

时气渴

热病口干

温病渴

伤寒劳复食复

伤寒劳复食复

伤寒劳复

伤寒劳复食复

伤寒吐逆

时气干呕哕

热病呕哕

温病呕哕

伤寒令不相染

伤寒令不相染


伤寒令不相染

伤寒厥




伤寒阴阳易、交接劳复

时气阴阳易、交接劳复


温病阴阳易、交接劳复

这一分类模式,直接的后果就是开启后世医家四大体系论疫病(外感病)的研究路径:

(1)从伤寒论疫病:唐·王焘在《外台秘要》中围绕仲景伤寒学术,收录了26 家文献,“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除“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为伤寒”外,还包括了诸多类型,如《经心录》曰:“伤寒病错疗祸及,如反覆手耳。故谚云:有病不治自得中医者,论此疾也。其病有相类者,伤寒、热病、风温、湿病、阴毒、阳毒、热毒、温疫,天行节气,死生不同,形候亦别,宜审详也。”(《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伤寒例》认为即病之伤寒及春、夏、秋三时感寒为病之时行寒疫,与不即病之温病、暑病、风温、湿毒、温疫等在辨证施治上有很大差异。从《伤寒例》、《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看,认为伤寒发病主要有以下三种:①新感而成;②两感而成;③直中三阴。

(2)从温病论疫病:晋·王叔和《伤寒例》、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主要阐述温病理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九、十两卷、王焘《外台秘要》的三、四两卷则收载了较多的温病方剂。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是《伤寒例》[聂广.试论《伤寒例》对温病学的孕育作用. 江苏中医,1988,(1):31-32]:①冬温、温毒等概念为“伤寒补亡”埋下伏笔;②复感之说为广义温病提供了思路;③时行之说为寒温辨析充当了媒介;④寒毒病因说为伤寒约束了范围。此外,《小品方》指出:“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疗之病,天行温疫是毒病之气,而论疗者不别伤寒与天行温疫为异气耳”。其对温毒发斑的阐述“冬温未即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出,肌中斑烂隐疹如锦文……”,被宋代庞安时等接受。

(3)从时行、疫疠论疫病:《伤寒例》提出了时行之气为病。“凡时行者……,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四时之气与时行之气为病,前者属新感伤寒,后者为新感“时行疫气”,同属新感,各自有别,“治有殊耳”。《诸病源候论》指出有些疾病具有传染性,而且其中有的病证传染性强,有的传染性弱,其病情有缓急之不同,并且提出传染性较强的一类是感染了“乖戾之气”或“疫疠之气”。如《卷之十·温病诸候(凡三十四论)·三十四·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云:“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殃注候》:“人有染疫疠之气致死,其余殃不息,流注子孙亲族,得病证状,与死者相似,故名为殃注。”此类乖戾之气、疫疠之气为祸范围广、时间久,需要特别关注。在传染途径上,《诸病源候论》提出了多种可能,在伤寒、温病、时气、疫疠、注病等章节中皆有相关论述。如《卷之二十四·注病诸候(凡三十四论)·十九·温注候》云:“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人有染温热之病,瘥后余毒不除,停滞皮肤之间,流入脏腑之内,令人血气虚弱,不甚变食,或起或卧,沉滞不瘥,时时发热,名为温注。”不仅指出此类疾病在人去世后仍能转注传播,同时染病之后会停滞皮肤之间,流入脏腑之内。

《外台秘要》用“天行”一词代替了疫疠、时气、时行等概念。如《卷第三·天行病发汗等四十二首》:“天行时气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卷第四·温病论病源一十首》:“有病温者,乃天行之病耳。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即发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始发,则肌肉斑烂也。”而类似的论述在《伤寒例》、《小品方》、《诸病源候论》等中都未冠以“天行”二字。《诸病源候论》已经分辨清楚:时行更多是季节性流行病,症状较轻;疠气、乖戾之气引发的是传染病,能“相染易”。到了《外台秘要》这里,统统冠上天行之名,使得疫疠、时行之类疾病,以及流行性和传染性容易被混淆,又需后世之人重新分辨。如清·雷少逸《时病论》所论:“时病者,乃感四时六气为病之证也,非时疫之作也”。

3. 病种分类述要

从表1-1(见本章第一节)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中关于疫病病种的分类还有如下情形:

(1)按脏腑体系分类:如热病分为肝热病、心热病、脾热病、肺热病、肾热病等;风病分为心风、脾风、肾风等;疟疾分为肺疟、心疟、肝疟、脾疟、肾疟、胃疟等。

(2)按经脉系统分类:如伤寒分为大阳伤寒、阳阴伤寒、少阳伤寒、太阴伤寒、少阴伤寒、厥阴伤寒等;疟疾分为足太阳之疟、足少阳之疟、足阳明之疟、足太阴之疟、足少阴之疟、足厥阴之疟等。

(3)皮、肌、骨分类:寒热分为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等。

这些分类方式,直接影响到后世医家关于疫病病种进一步分类与鉴别诊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1692.html

上一篇:[转载]“瘴气”名称考证及规范
下一篇:[转载]中医古医籍中关于人体寄生虫的记载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