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浅谈《内经》热病理论

已有 3901 次阅读 2020-12-1 07:37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王兴,张玲,庞芳,孙思思,王晶. 浅谈《内经》热病理论. 四川中医. 2017,(2):22-24

中医热病,是指感受外邪、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同时在病变过程中出现各种其他证候类型的一类疾病[1]。这类疾病在现代医学中主要为急性传染病,包括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由细菌或病毒等引起的疾病[2]。祖国医学对于此病的认识始于《内经》时期,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系统阐述中医理论的医学著作,《内经》中多个篇幅涉及到对热病的记载,现就其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 《内经》中涉及到的热病

《黄帝内经》作为现存流传于世的最早中医典籍,其中对外感热病的记载,反映了汉以前中医热病理论的最高成就[3],书中不但在多个篇幅,如《素问·热论》《素问·刺热》《素问·评热病论》和《灵枢·热病》,对热病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包括热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和禁忌等,所涉及除了以“热病”命名的疾病外,《内经》还记载了还包括五脏热病、伤寒、温病、暑病、疟病、寒热病、肠澼、黄疸、劳风等在内的很多具有明显发热征象的疾病[4]。

《素问·热论》《灵枢·热病》等篇首先提出“热病”一词,《内经》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病急、传变快、热象明显、病程较短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称为热病,是以疾病临床表现特点来命名。因为“发热”既可以是患者的主观症状,也可以很容易的被医生和患者家属轻易感知。而《内经》中的伤寒二字则是对于热病病因的探讨,是伤于寒的简称,如《素问·热论》曰: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可见《内经》中涉及到的“热病”既有以主要临床表现来命名的,也有以病因病机来命名的[5],此外以病变部位来病名的“热病”在《内经》中也非常多见,如肝热病、心热病等。

2 热病病因和感邪途径

破坏人体阴阳相对平衡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被称为病因,外感热病属于中医外感病,《内经》认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自然界气候变化和异常都可以导致外感热病的发生[6],《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的记载,《内经》时期,特别强调外感热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风邪和寒邪,如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此处的百病自然是包括热病在内的,《素问·热论》篇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王冰注云:“寒者冬气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秉杀厉这气,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夏至前变为温病,夏至后变为热病。然其发起,皆为伤寒致之,故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为温对于暑邪,湿邪致病,《内经》中亦有相关的记载,如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此外在七篇大论中亦有相关论述表明燥邪,火邪亦可以导致热病的发生。

外感热病的产生是“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在一定条件下与人体正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在人体正气防御机能不足,或者病邪致病力量过强超过人体正气防御能力时候,才会导致外感热病的产生,《内经》对于人体防御机能即人体正气虚实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也有论述,《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邪不可干。”六淫之所以能够导致外感热病,其主要根据是人体的正气虚。这个认识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内因论的,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在这里,还须提及的一个问题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后世医家据之以为是伏气温病,故有新感温病、伏气温病之分。

感邪途径是指外感病邪首先侵袭人体的部位,由于当时医家对于疾病认识水平的限制,《内经》对于热病感邪途径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疾病最先发生的部位来认识的,认为外感热病主要是外邪通过皮肤而至,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曰:“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而《素问·热论》也指出六经传遍始于太阳经,即病邪首先侵袭体表。

3 六经分证和五脏辨证体系

关于外感热病的辨证体系,《内经》中涉及到的主要包括六经辨证和五脏辨证两种。《内经》认为,急性热病的传变规律,是按首太阳、次阳明、次少阳、次太阴、次少阴、次厥阴的顺序传变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在经脉循行部位的表现而确定六经辨证,如《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 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 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内经》关于六经辨证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首创热病六经辨治的纲领,为张仲景 《伤寒论》六经辨治理论体系的完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2)这一规律所具有的特征是共性是普遍规律,揭示了急性热病的动态变化;(3)为确立热病的治疗总原则提供了生理、病理的根据。

五脏作为人体的核心,感受疾病必然会表现在五脏上,《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五脏者,中之守也”及“夫五脏者,身之强也。”便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表述,《素问·刺热》也有这样的记载:“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 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这样的记载便是对具体到某一脏感受外邪的表现的详细论述,《内经》五脏辨证是后世脏腑辨证形成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4 《内经》热病的诊断,治疗和转归

《内经》关于诊断热病记载非常丰富,其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望色察络、调尺候脉方面[7]。《素问·刺热》指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 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描述出五脏热病出现之前面部不同部位的改变,此外经脉热病同样会出现面色的改变,如《素问·刺热篇》曰:“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除了面色的改变外,局部络脉色泽的变化同样是诊察热病的重要参考,由于络脉内通脏腑,外联肌表,其气血充盈与否,深受脏腑经络气血的影响,如 《素问·痿论》云:“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灵枢·经脉》曰:“胃中有热,鱼际络赤。”这种体表络脉的改变尤在小儿身上反应明显,成为后世医家诊断儿科疾病的常用方法。诊疾诊尺,司外揣内,来判断疾病性质,是《内经》诊断热病的另一特点,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温病。”

对于任何疾病的,我们认识、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治疗,《内经》对热病的治疗提出了汗、泄两条总原则,曰:“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这就是汗法,适用于邪在三阳经而未入于三阴经者。已入三阴经,谓之入藏,“可泄而已”,即用泄法。《素问·热论》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都指出在热病初期,可通过发汗来治疗疾病,此外由于 《内经》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就是针灸,对于外感热病当然也不会例外,如《灵枢·热病》曰:“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风池二,天柱二……”篇中详细记载了热病治疗的所谓五十九刺,此外该篇还提到寒则留之,热则疾之的补泻手法在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对于药物治疗外感热病,《内经》中虽然无具体方药,但却提出了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原则,如:“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及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等。

关于外感热病的预后,《内经》认为,一经病者,预后良好,表里两经同时病者,预后较差。《热论篇》:“人之伤于寒也,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病者,必不免于死”,因为“三阴三阳,五藏六脏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刺热论篇》说:“太阳之脉,与厥阴脉急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5 小 结

中医热病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黄帝内经》的论述不但涉及多种类型的热病,还就其病因及感邪途径、辨证体系、诊断,治疗和转归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论述,为后世热病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书中外感热病的认识仍然存在温病与伤寒的界限不明确,理论上不够系统化等问题,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思考。

参考文献

[1] 吴银根. 中医外感热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3

[2] 曲建中. 外感热病之病因学说探析[J].光明中医,2008,23(12):1881~1883

[3] 王洪图. 内经讲义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2

[4] 赵明山. 内经热病论 [J].辽宁中医杂志,1989,(1):3

[5] 邵学鸿. 《内经》热病初探 [J].江苏中医药,2003,24(8):8~9

[6] 陈倩亮. 《内经》对温病学的贡献[J]. 中医文献杂志,2007,(3):15~17

[7] 叶庆莲.《内经》热病诊治特色探要[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12):32~3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0576.html

上一篇:[转载]秦汉时期之伤寒热病理论溯源
下一篇:[转载]近20年外感热病病因观概述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