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华疫病学源流》札记(47):《传染病学史——人类征战瘟疫的足迹》大纲

已有 2467 次阅读 2020-8-5 17:28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传染病学史, 人类征战瘟疫, 简史

自序:这一张旧船票

导论:话说医学

一、轴心时代与科学时代

(一)什么是轴心时代

(二)古代文明的差异与同一性

(三)科学喷薄的坎坷历程

(四)照亮人类的熊熊火炬

二、共同起源的巫术医学

(一)巫文化的起源

(二)医学起源之说

(三)理论与技艺的源头

(四)自然哲学与巫医分家

(五)延绵不绝的古老医学

三、自然医学与实证医学

(一)传统医学与自然哲学

(二)常识与习惯支配世界

(三)黑箱操作的经验技艺

(四)留给实证医学的机遇(先验性)

(五)从形而上到形而下(实在问题的提出)

(六)实证与操作

(七)预测与假说

四、两种不同的知识构成

(一)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二)异军突起的基础医学

(三)现代医学的知识构成

五、三个层面看医学

(一)本体论

(二)认识论

(三)方法论

六、思维模式的差异

(一)“原始思维”与“野性思维”

(二)取象比类的历史贡献

(三)轴心医学的思维惯性

七、医学动力学区别

(一)医学演化的生物学模型

(二)两个循环圈

(三)基础与应用的互动效应

上篇  中华疫病学源流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疫病学

第一节  传说中的医学

一、传说的医学家

二、传奇的断生死故事

三、治疗的神话

第二节  疫病命名与特征描述

一、甲骨文中的疫病名称

二、前《黄帝内经》疫病名称

三、古人的命名规则

四、疫病特征的描述

第三节  鬼神作祟的疫病学

一、从毛主席《送瘟神》说起

二、由来已久的神灵崇拜

三、疫病发生的“鬼神说”

四、疫病防治的“祝由术”

第四节  天人相应的疫病学

一、瞩目自然的病因学

二、基于现实的治病术

三、天人相应的防疫术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疫病学

第一节  疫病辨析、分类及演变

一、伤寒、温病与热病辨析

二、古代病名与现代传染病的关联性

三、疫病的正名与别名

四、“五疫”与疫病分类学

五、今人对中医疫病病名的分类尝试

第二节  疫病病因学

一、疫鬼伤人

二、动物传染源

三、气候因素

四、天地疠气

第三节  疫病发病与传变学说

一、“天”的因素:气交失守

二、“人”的因素:脏虚与神失守位

三、“邪”的因素:毒邪尸鬼

四、外感疾病的传变方式

第四节  “六经分证”及对《伤寒论》的影响

一、热病与感冒、“伤寒”的关联

二、“六经分证”与“伤寒”证论

三、《素问·热论》的其他假说及其影响

第五节  疫病治疗学

一、治疗策略

二、治疗原则

三、治疗大法

四、治疗手段

第三章  《伤寒论》的疫病辨治体系

第一节  “建安大疫”与《伤寒论》

一、惨痛的“建安大疫”

二、“伤寒”是什么病

三、首推流感的三大原因

四、流感有寒温之别

第二节  六经与六经辨证

一、六经涵义的后世演绎

二、六经辨证的历史贡献

三、方证对应的崛起与辨病模式的弱化

第三节  外感病诊疗体系

一、《伤寒论》的逻辑学基础

二、描述临床特征的概念体系

三、概括六经传变的理想模型

四、荟萃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

第四节  六经辨证模型的短板

一、从张仲景的贡献说起

二、构建理想模型的不同对策

三、六经辨证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反差

四、“六经辨证”的自身缺陷

第四章  惯性时代的疫病学

第一节  晋隋唐时期的疫病学

一、四大体系论疫病

二、病因探讨谱新曲

三、病机认识添新篇

四、疫病传染的途径与强度

五、辨治模式缺乏新意

六、“急黄”的因机证治

第二节  宋代医学及疫病学

一、宋代医药价值观

二、儒家治学方式对《伤寒论》的研究

三、“伤寒补亡”的求实风格

四、疫病病因认识

五、疫病病机

第三节  金元医学门派及疫病学说

一、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二、金元五大家与河间、易水学派

三、金元医家有关伤寒、温病的认识

四、金元医家论湿热为病

五、金元医家论燥

第四节  明清疫情与伤寒学的异化

一、明末大疫与清代疫情

二、伤寒学的历史渊源

三、伤寒学派的分野

四、经学传统与医学研究对象的异化

第五节  温病学的突破与传承

一、温病学的崛起

(一)“小冰河期”与寒温学派

(二)温病概念的历史演变

(三)戾气学说的来龙去脉

(四)卫气营血辨证的源流与得失

(五)三焦辨证的源流与得失

二、温疫学派的理论建树

(一)吴又可与《温疫论》

(二)杨栗山与《伤寒瘟疫条辨》

(三)余霖与《疫疹一得》

(四)戴天章与《广瘟疫论》

(五)刘奎与《松峰说疫》

三、第三节  温热学派的传承

(一)叶桂与《温热论》

(二)薛生白与《湿热病篇》

(三)吴鞠通与《温病条辨》

(四)王士雄与《温热经纬》

四、伏气温病学派及相关名著

(一)伏气学说发展简述

(二)柳宝诒的《温热逢源》

(三)雷丰的《时病论》

(四)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

(五)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六)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

中篇  西方疫病学变迁

第五章  西方瘟疫与传统疫病学(1860年前)

第一节  历史上的大瘟疫

一、雅典鼠疫(公元前430-前427)

二、“安东尼瘟疫”(公元164-180年)

三、查士丁尼瘟疫(541-542)

四、黑死病(1347-1351)

五、美洲瘟疫(16世纪)

六、米兰大瘟疫(1629-1631)

七、伦敦大瘟疫(1665-1666)

八、莫斯科黑死病(1771年)

九、马赛大瘟疫(1720-1722)

十、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85-1950)

第二节  西方医典中的疫病学

一、《希波克拉底全集》中的疫病学

二、《盖伦全集》中的疫病学

三、阿维森纳《医典》的疫病学

四、《内科新说》中的疫病学

第六章  追求实证的疫病学

第一节  现代医学的翻身仗

一、渐行渐远“1号病”

二、不在话下的“2号病”

三、全球消灭“天花”

四、攻克“脊髓灰质炎”

五、即将告别“疟疾”

六、曾经的“流行性出血热”

七、携手阻击“埃博拉”

八、消灭“三大疾病”倒计时

九、防控“新冠病毒病”的“中国经验”

第二节  基础医学的萌生与互动

一、病原微生物学诞生

(一)显微镜下的新生物

(二)19世纪的细菌学

(三)20世纪的病毒学

(四)几种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史

二、百年诺贝尔奖与免疫学渊源

(一)从17项彪记史册研究成果说起

(二)开创时期的经验免疫学

(三)发展时期的经典免疫学

(四)免疫化学向免疫生物学转型

(五)后基因组时代的现代免疫学

三、其他相关学科进展

(一)病理生理学的支撑

(二)药理学与新药研发

(三)分子生物学的促进作用

四、硕果累累的应用研究

(一)疫苗的发展历程

(二)雨后春笋的抗生素

(三)抗病毒药物的诞生

(四)化学与生物学治疗

五、学科与理论构建的逻辑规则

第三节  循证的预防与临床医学

一、传染病流行简史

二、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三、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与精准医学

下篇  当今疫病学的冲突与互补

第七章  寒温之争与寒温合一

第一节  寒温之争的理论交锋

一、气候因素与寒温之争

二、临床经验与寒温之争

三、“伤寒有五”与寒温之争

四、《温病明理》与寒温之争

第二节  寒温合一的不同声音

一、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二、吴坤安《伤寒指掌》

三、杨栗山的《寒温条辨》

四、雷少逸的《时病论》

五、丁甘仁的《丁氏医案》

六、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

七、蒲辅周的《蒲辅周医疗经验》

八、万友生的《寒温统一论》

九、熊魁梧的《中医热病论》

十、刘兰林的三维辨证

十一、难以统一的辨证纲领

第八章  中西医冲突与互补

第一节  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

一、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二、从细菌学到传染病学

三、医院的发展与立体化防控体系

四、中医疫病学的淡出与复归

第二节  中西汇通的各家学说

一、专病与专著的产生

(一)天花及麻疹专著

(二)霍乱专著

(三)白喉专著

(四)猩红热专著

(五)鼠疫专著

(六)痢疾专著

(七)疟疾专著

二、张锡纯的“衷中参西”

三、恽铁樵的中西医汇通

四、吴锡璜的《中西温热串解》

五、祝味菊的《伤寒质难》

六、陆渊雷的《伤寒论概要》

七、时逸人的汇通思想

八、赵洪钧的中西医结合观

九、经方医学的现代浪潮

第三节  新时代的中西医结合疫病学

一、新冠疫情下的思考

(一)各显神通的诊疗方案

(二)来自一线的临床思考

(三)构建新时代的疫病学

二、辨证纲领的推陈出新

(一)疫病诊断的三个单元

(二)辨证与辨病的逻辑关系

(三)“分型辨证”的兴衰得失

(四)“分期辨证”的临床模式

三、理论融合的目标与任务

(一)脏腑辨证与系统定位

(二)病因辨证与病理生理学状态

(三)三阳经病变、风温与呼吸道疾病

(四)湿温、太阴病与消化道疾病

(五)营血分辨证与凝血功能障碍

(六)痉病、逆传心包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七)心悸怔忡与心血管系统感染

(八)黄疸与肝胆胰感染

(九)出疹性疾病的辨证论治

(十)下焦病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十一)少阴、厥阴病与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

(十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辨证论治

(十三)虚实辨证与免疫、体质学说

(十四)中药药理学的实践与创新

(十五)复方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45116.html

上一篇:《中华疫病学源流》札记(46):哲学·科学·常识
下一篇:[转载]希波克拉底文集和出土简帛医书哲学思想对比研究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