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赵洪钧:藏五府六考

已有 2465 次阅读 2019-12-10 16:4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藏五府六, 考证 |文章来源:转载

五藏六府之说,久已深入国人之心,虽山野村夫,知其大略。学医者尤其习听此说。久而久之,遂成套语。藏五府六被视为显而易见,理所当然之成说。凡此种成说,极少追究其所以然者。因而,若问:藏何以有五,而府有六?藏府不等,如何与阴阳五行相配?窃恐当代为人师者,大多不知何所对。其实,不仅当代为然,《难经》时代,医家已不得其要。据笔者所知,除《灵枢·经别》及《白虎通》略有关于此说之矛盾解释外,古今文献从未说清其何所据,故作藏五府六考,或于当代中医教育略有小补。

1.《难经》之说恍惚

《内经》之外,探究五藏六府说者,最早为《难经》——似乎亦仅见于《难经》。引如下:(按:八十一难在不同版本《难经》中,顺序有异,但不难找到以下引文)

“三十九难曰:藏唯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

然:所以府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少阳,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

简言之,三焦者,空名而已。它应该后起,且为凑六府之数。

岂知尤有可怪者,《难经》且五府六藏说。

“四十难曰:经言府有五,藏有六者,何也?

然:六府者,止有五府也。五藏亦有六者,谓肾有两藏也。其左者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藏有六也。

府有五者,何也?

然:五藏各一府,三焦亦是一府,然不属五藏,故言府有五焉。

显然,五藏六府或六藏五府,《难经》未明言何者为是,亦未折衷两说,径说五藏五府或六藏六府。

此后,历代医家就三焦、命门等多有争论,本文概不评价。令人难解之处是,五藏六府说沿用至今,除《白虎通》外,无人就此进一步解释,而且再无人提及六藏五府等说。

时贤或曰:今《内经》五藏六府说触目皆是,何必怀疑古经成说!

诚然,今本《内经》,凡总提藏府,唯见五藏六府。计《素问》凡14见,《灵枢》凡37见。总提处如此之多且一致,具体所指似不应有何矛盾。

惜乎,略细读《内经》,便知其不然。

2.《内经》之说混乱

笔者亦曾以为,《难经》作者乃庸人自扰。唯略感挥之不去,便中或就此查考今本《内经》。稍事查考,遗憾即多。盖《内经》论藏府,混乱或自相矛盾处颇多。

即如,唯一以“藏象”命名之《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帝曰:藏象何如?”歧伯答问,仅提心、肺、肾、肝四藏。下文却谓:“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

据此,脾应系“府”,“府”数足六,却少一“藏”。所缺之“藏”,尚须追查。该篇下文云:“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据此,胆应属于藏。于是胆不唯不能视作一府,而且高于其余十藏。

又,《素问·五藏别论》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 此外,该篇复多出藏而不泻之“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藏。拙见以为,此乃五府六藏说之出处。《难经》作者,或未见此段文字,于是分肾为两藏搪塞。

总之,该篇仅有五府,盖因“胆”尚不属于府,故不足六府。

何以见得?此论开篇足示彼时争论。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为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此非该篇作者故弄玄虚,乃因彼时藏府说尚未定型。

藏府之说混乱不仅见于该两篇,类似矛盾尚多。试读《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总提十二藏或十二官,其中有它篇均不承认之“膻中”,却因脾胃算作一官,实际仍系十一官。可知,脾毕竟属于藏抑或府,亦曾犹豫。

再查《灵枢》“本输”及“本藏”两篇,五藏与六府之关系,仍有矛盾。前者曰,三焦乃孤之府。后者曰,肾合三焦膀胱。然终于大体固定。

三焦、膀胱两府与肾藏相合大异于今说。又,一旦视“胆”为府,便与“藏而不泻”、“泻而不藏”之藏府定义背道而驰。“胆”久久不能入府,关键大概在此。此且勿论。

本文探讨之要害为:何以必须五藏六府或六藏五府?五藏五府或六藏六府岂非更整齐有序?

学者或知,为完善十二经脉说,《内经》终于完成六藏六府说。即五藏六府各一脉,再加手厥阴心主(即心包络)之脉。从此有名无形之三焦属于 “府”,有名无形(实则有形)的心包属于“藏”。有形之藏府仍旧五藏五府。换言之,今《内经》中,五藏五府、五藏六府、五府六藏以及六藏六府四说并存。

既然如此,何以凡总提藏府,今《内经》必称五藏六府?

3.《白虎通》表述简明而欠深透

最早明确回答此问题者,乃非医学文献《白虎通》。其“五行”条云:

“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不但如此,明确且具体指出五藏六府为何者,亦系《白虎通》。其“性情”条云:

“五藏者何?谓肝、心、肺、肾、脾也。”

“六府者何谓也?谓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也。”

试查今本《内经》,无如此简明之表述。

如《灵枢·经别》云:“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五藏之五,来自五行,《白虎通》之说无误。《经别》所云,应系本末倒置。五音、五色等暂不论。五时之说则绝不应出现于五行说之前。四时变为五时,必然出于五藏附五行之需要。此前,仅四时配四藏。除中医外,至今只说四时(即四季),不说五时。

“外有六府”之说是否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颇可疑——六府不在外也。即便指肠胃等,六府法六合或应六律之说,亦甚勉强。六合与六律均非重要理论,远不足与五行相提并论。

要而言之,虽然《白虎通》之后,于五藏六府具体所指再无争议,藏五府六毕竟据何而来仍无满意解说。

为释此疑,本文略作进一步考证。

4.五六天数不可违

何以必须五藏六府“凡十一藏”呢?

追根溯源,天六地五,曾系极重要之天人相应原理。即五六乃天数。

汉代之前,天六地五原理已见端倪,但尚未被视为生命构造之最高模式。藏府经脉说创立之时,五六原理已是天数。“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董仲舒语,见《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第四十一》),其核心构造万不可不副天数。

五六天数之说,大唱于《汉书》。

《汉书·律历志》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于是必然藏五府六。否则,不得天地之中和,民无以受生,即人之生命无所从来。

读者约已清楚天六地五之意。此乃来自从天干地支。干支二者,干为阳,支为阴。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一甲子(即六十花甲,古人先是用它记日)中,甲出现六次,子出现五次。其数学道理原极简单:十与十二之最小公倍数为六十。一甲子中,天干仅可循环六次,地支仅可循环五次。古人以为此乃关乎人体生命之天数。故阳经有六,阴经有五。府有六,藏有五。否则违背天数。

未来科学能否证实此种天数,笔者尚无定见。然而,居然冲破阴阳五行说,于三焦无形之府外,另加“藏而不泻”的“胆”为府,唯有出于天人相应之五六说,当无疑义。

参与白虎观盛会之东汉儒生,应通晓天六地五之天数说。《难经》及《白虎通》均未能追根溯源至此,笔者颇感意外。

上述拙见倘有前人或时贤提及,则幸甚。

附:张效霞论五脏六腑的文章片段

(张效霞. 脏腑阴阳属性及其发生学原理索解.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

我们知道,在脏腑学说形成的早期,曾有过五脏说、六脏说、九脏说、五腑说、六腑说、七腑说等诸多不同的说法,在《内经》中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五脏六腑说。即使十二经脉与脏腑相互络属,将心包增补为脏,构成六脏六腑的格局之后,依然称曰五脏六腑,直至现代仍旧习称五脏六腑。这说明五和六这两个数字必定有其特殊的含义,而这或许正是脏何以为阳,腑何以为阴的原因之所在。

人们注意到,先秦时期曾流行过“天六地五”说。《国语·周语下》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汉书·律历志》亦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这说明“天六地五”说在汉代仍很流行。今本《内经》中也留有“天六地五”说之痕迹,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岐伯再拜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如前所述,人是天地阴阳相合的产物,不言而喻,二者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而“天六地五”又是“数之常也”,那么人体脏腑数目与之相应相符便属天经地义。如《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小节三百六十五,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白虎通•五行》则说的更为明白:“人有五脏六腑,何法?法五行六合也。”《情性》又云:“人本含六律五行气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此情性之所由出入也。”《灵枢·经别》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灵枢·邪客》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总之,脏有五、属阴,腑有六、属阳这一观念的形成无疑是在“天六地五”说的启导下产生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09517.html

上一篇:[转载]赵洪钧:中西医汇通思想初考
下一篇:[转载]丁香园:古埃及的外科医学成就
收藏 IP: 120.229.10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