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诸位贤达聊“脉诊”

已有 4449 次阅读 2019-11-28 10:09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脉诊, 古今评价, 现代价值

赵洪钧:链接“《老中医欺骗病人五十年》节录”。

刘为立:赵老师这篇文章读后让我直呼“过瘾”,这是一个敢说直话的人!有多少中医人士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又有几个人敢捅破这层遮羞布?关于中医脉诊,中医业界也是多少年争论不休。我曾经在黄煌老师的论坛亲历了一些业内人士的争论,并发了一文阐明自己对中医脉诊的观点。现找来转过来,供大家批评指正!

刘为立:链接“对脉诊,我想说”。

2012年那几年我几乎每天必上黄煌老师的经方论坛。因为老是宅在家里,故用了“一个宅人”的网名。

赵洪钧:我对脉诊的局限性也做过一些说明,只是没有说完全是骗人。其实古人也没有说脉诊万能。只是不少人(包括患者)愿意这样认为。下面我再贴上我的论述要点。其它的请看拙作。

刘为立:多谢赵老师!

杨大华:链接关于脉诊的思绪”。

以脉作为一种手段来判断病情,是合理的。以脉为唯一手段判断病情,是忽悠。

赵洪钧:链接“脉诊真诠”。

刘为立:中医“拿脉”,手上“拿出中医的内容,嘴上说出中医的“话,情有可原,有临床经验的中医拿脉对中医临床有参考意义。但如果一个中医,手上拿脉,嘴巴里说出的是西医的“病名西医名词的诊断,那基本都是属于扯淡。中医把脉,只能说中医的自说自话,如果要说西医的顶多只能做点推测而不可能说:你这是有胆结石。更有甚者,你的胆结石有1.2厘米(把脉把出来如此具体而准确,扯淡的)。

聂广(深圳三院):链接“拿脉趣话”。

读了各位关于脉学的高见,受益匪浅。鉴于以上,教材里的脉诊,该不该考虑重新修订?如果修订,对整个中医体系有什么冲击?如果不修订,是否误人子弟,误导国人?

李教授,能否再将您关于“气”的讨论文章再发过来学习学习,我打算《商榷李明远教授“‘气’即能量论”》。

刚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转来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陈治平教授的“平脉辩症与平脉选药的例案”,也附在后面。

1:《老中医欺骗病人五十年》节录

从我第一天行医开始,就让我痛苦的对病人欺骗,至今已是五十寒暑。

今天的任何一位中医师, 在为病人诊断时,都是以望、闻、问、切的“切” 为主 (也就是所谓的三指诊断术)。每位中医师都在一边为病人切脉,同时就会说一些病人听不懂的中医术语。当然我也不例外。

所谓三指诊断, 就是指中医师用食指中指无名指, 按在病人手腕上的一节桡动脉,然后就对病人说:病人是风、是痰,、是水等等,不一而足。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病的原因只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

内因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 。外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不内外因包括:饥饱、劳倦、跌扑、以及虫兽伤害等等。

在一千余年前宋朝时代,医师把人类各种病情如此分类确实令人敬佩。只是, 现在二十一世纪,绝大部分中医师,依然应用骑驴骑马时代的诊断方法,去诊断出:脂肪肝、心血管堵塞等等现代医学名词。若非欺骗,又能如何解释?

我一辈子痛恨朋友欺骗我,而我绝不欺骗任何人。可是当我为病人诊断时,若不使用三指诊断术,病人会认为我的医术不够,于是我就只能昧着良心,对我的病人欺骗了五十年,午夜梦回,情何以堪!

谈起中医的诊断学,我做了几十年的中医师,真的是有苦难言。每次给病人诊断时,用我的三根手指放在患者的手腕上,然后就说出一大篇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中医术语,此时我内心对我自己的折磨,只有我自己才知道。

我的为人,一辈子不骗人,也一辈子恨人家骗我,可在中医的诊断范围之内,我却对病人说了一些中医术语的谎言, 有谁能知道我内心的痛苦吗?五十年的时间,就这样在自欺欺人的状况之下,腼腆地渡过了我的医家生活。如果我不是一个乐观知命的人,可能早已经发疯了!

如果我不做违心之论,仅凭验血验尿及各种西医的检验报告来为患者解说病情的时候,大部份的患者会认为我不会切脉,不会看病,医术不够水准,甚至有一部份患者,一进门坐下来就把手伸出来,要我切脉告诉他所患何病。

曾经有一位我的好朋友,她对朋友说我的诊疗是多么的好。于是有一天她把朋友带来要我给她治病。她们俩坐定之后,那位朋友就把手伸出来,要我说出她所患的是什么病。

我硬着头皮,装模作样地为她切脉,诊她脉像平和,不迟(不慢) ,不数(不快) 不弦(不细不硬,没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现象),不结(心律平稳),舌苔正常,真的不知道她是有病还是没病?

最后,只好装模作样地对她说:身体大致不错,只是有点气虚,平时注意保养就可以了,不需要服药。过了几天,朋友来诊所告诉我,她的朋友患的是风湿性心瓣膜闭锁不全,同时心脏左冠状动脉曾做过绕道搭桥手术等。

天哪!这两种病,让我用切脉说出她所患何病,我又不是神,哪里会只用三个手指就知道她有这一类的心脏病。

我虽然在诊所中治疗不少的心脏血管病患,但都是使用一般人在市面上都能够买得到的诊断用具,如:血压计,胆固醇试纸,血氧测量器,多普勒血管测量器,小便试纸等等,再结合患者所提供的各种西医检验报告,根据这些诊断结果来为患者处方开药。而我所用三只手指所诊断的结果只能用做一小部分参考而已。

中医古代两位享有盛名的脉学家,扁鹊医师与王叔和医师,均是约两千五百年前,依据当时的环境所创造的中医诊断方法。那个时代既没有科学也没有医学,更没有现在的各种诊断仪器,所以摸摸腕口的桡动脉,试着“判断”身体的疾病,在两千多年前虽然不够全面,也可以算是很科学了。

但是,两千年之后的今天,科学医学突飞猛进,各种先进诊断仪器日新月异,不但能看清身体内部心脏肝脏的形状病态等等,甚至于连多至上亿的细胞都能了解得清清楚楚。

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医师,抱残守缺,不学无术,还在依靠数千年前的半摸索半猜测的 “诊断” 方法。摸摸手腕口两寸长的桡动脉,就来为病人诊断出身体的内外大小无所不包的各种疾病。

换句话说,那两寸桡动脉的 “功力”在中医的三个手指之下已经相当于 X 光扫描仪的诊断功能。如果再有些不肖的所谓中医师, 在他(她)们似有神迹般的手指之下能诊断出心脏房室间隔缺损,那他/她真的是百分之百的神医。

我的一位好友,她在中国上海某某医院任职内科主任。曾遵从号召“西医学中医”,来美国之后开始正式从事中医事业。

前年秋天,这位好友在一次中医师们召开小组会议时带来一位患者,因为她无法诊断她的病人是患何种病症,所以来请十余位中医师会诊。

几十分钟之后,每位医师经过把脉诊断之后,结果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有人诊为是 “风”,有人诊为“湿”;有人诊为 “痰”,也有人认为病人心气不和,血气不通等等不一而足的中医术语。

当时我心里在想,这样多的医师诊断出那样多的病因,到底哪个医师是对的?哪个医师是错的?像这样的诊断结果, 病人会相信吗?文学家会相信吗?

有一位大胆的中医师,竟然在电视访问节目中一边切脉一边告诉患者:“你的心脏还有两条血管堵塞”。——试想, 一位医师能用三个手指, 诊断出心脏两条血管堵塞,她若不是神医转世,必定就是巫师复活。

1983 年,马有度医师说:摸脉哪有那么神奇,就算是说出病人症状的大概,那也不是单靠摸脉摸出来的,而是综合望闻问的结果推断出来的。

马医师还说:观察到病人脸色苍白,身体瘦弱,两眼无神,就可以知道病人气血不足. 于是,也可以推测出 精神不好,气少乏力,头昏眼花,睡眠不安,饮食欠佳等,假如医师妄加揣测,是绝对不能正确诊断,也不会有恰当的治疗的。

如果有医师说,不用病人开口我便能知百病根,这无非是在故弄玄虚。黄帝内经里早就已经提出“诊病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现代名医施今墨先生曾经描述,我国清朝时期御医为皇后看病,因为男女授受不亲,只能 “悬丝诊脉”,医师与病人之间各牵绵线之一头,就能为皇后处方开药治病了。假如今天某某中医师,仍奉中医古法为圣典的话, 不妨开设一间绵丝中医诊所,说不定可以名扬海内外,大赚美金呢。

一位中医学院毕业生, 曾经在一篇“不如改行学西医的文中描述他学习中医的经历:

自从报考了中医学院, 本人一生的噩梦就开始了。在实习的日子里, 跟着老中医,一位省级著名的老中医,每日抄方,三天没过就发现,他是把一付柴胡疏肝散,反复变来变去地狂用。老中医治糖尿病很厉害,结果被中药房的老药师指出,所谓消渴一号,原来是西医用的二甲双胍。我过去是个铁杆中医,我热爱内经、伤寒,我狂背汤头歌诀、针灸歌诀,我曾那样醉心于中医的古籍之中。但是,在校第五年,我终于转学西医”。

试想, 三指切脉的部位只是同一条桡动脉上两寸长的地方,再把这段桡动脉分做了三段:靠腕关节的三分之一, 称之为“寸”,凭此处的血管可以诊断“上焦” 从脖颈到肋骨的各种病症。中间的三分之一, 称之为“关”,凭此处的血管可以诊断“中焦”从肋骨到脐部的各种病症。另一端的三分之一处,称之为“尺”,可以诊断“下焦”,从肚脐到耻骨的各种病症。这么一小段跳动规律完全一致的动脉就这样被划分成了三段,还各有功能?

这小小两寸的桡动脉,左右手还要再做区别:左手的上焦, 诊断“心经” 的病症;右手的上焦, 诊断“肺经”的病症;左手的中焦, 诊断“肝胆”的病症;右手的中焦, 诊断“肠胃”的病症;左手的下焦, 诊断“肾经”的病症;右手的下焦, 诊断“膀胱”的病症。

这种诊断方法施行在今天,任何人都可以说它是荒唐。聪明的病人怎能接受如此的诊断。明朝时期的李时珍先生曾经有一部脉学著作描述了二十八种常用的脉象。今天的中医师,大都是遵照该书的指示来为病人做疾病的诊断。

明朝距离今天也有五六百年了,在那个时代能有一位医学的前辈发明了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实在是难能可贵。

只是,今天的中医界就像是古代的人骑驴赶路。当人们早已经是用汽车代步,而中医师们还在骑着驴为病人诊病,焉能不叫人耻笑?中国古代医师对脉象的描述实在太不着边,今天的中医师绝对有必要将其修正,不能食古不化而故步自封。

我现将中医古代中医师对脉象的描述, 提供几种给读者玩味. 请读者摸摸脉搏试试看, 可否能感觉出下面的脉象。

在二十几种脉象中,滑脉是 “如珠走盘”,表示气血充实。涩脉是“轻刀刮竹”主精亏血虚。散脉是“杨花散漫”,患者有可能是“气血耗散, 而现虚脱”。濡脉是“帛在水中”,表示患者有水湿瘀阻。

今天的中医师, 就是以这种描述去为患者诊断。请问有谁能对“如珠走盘”,“轻刀刮竹”等等做个合理地解释吗?

在临床上,中医师接触到的脉搏只是动脉中血液在不停地流动冲激血管壁时的感觉,这种感觉有哪一个人能形容它是“杨花散漫”“帛在水中”?而杨花散漫”又如何能与气血耗散连在一起?

现在的中医界没有一定的官方解释,于是每一个中医师都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自由判定。张医师可以认为是涩脉,轻刀刮竹,李医师又可以说涩脉是如豆穀杂粮。

我寻思着,假如再多几位中医师来描述,光是这一个涩脉,馒头,面包,玉米...就全都出笼了。而中医师们, 难道你们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永远欺骗下去,没有人知错吗?

中医学界的同道们,请勿再执迷不悟,尽快对三指诊断加以彻底改革,做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赶上时代。让中医学继续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岂不善哉!

2刘为立:对脉诊,我想说 

看了andy君关于脉的帖子,我也想说两句,把憋了一段时间想说没说的话说出来,以后凡见此类争论再不回复了,这就是我的观点了

“有诸内必形诸外”。这话我信。既然信这个,脉搏作为机体整体的一部分,就一定能够在某种程度某种角度反映机体内在的某种信息,并且训练有素者或临证在脉诊上琢磨用功多的人,一定可以从中获得比在这上面用工夫少的人所读取的信息更多。如果加上他们的主观思维方法合理,就一定可以从脉搏的信息里提取更多有利于临证辨证论治的佐证信息。简单地说就是,我承认有“脉诊”水平比我高明的人。

再想要说明的是,“寸口”脉诊,只是机体“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外”之一,之一小点点而已。机体仅脉搏而言,还有古人用过的“人迎脉”“趺阳脉”,还有古人没有用过的“腋窝动脉”“股动脉”“颞动脉”等(也许这几脉古人也用过,我不知道)。难道机体这些动脉一定会比“寸口”脉所反映的内部信息少些吗?是不是基于封建礼教也好,方便起见也好,一代一代的中医才对“寸口”脉情有独钟呢?它们真的就可以那么肯定地分部反映出“肺脾肾,心肝肾”吗?令人信服的客观依据在哪里?

再者,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在不是有“全息论”这么一说吗?日本不是很重视“腹诊”吗?他们不是认为腹诊较之脉诊更重要吗?其实我个人觉得只是注重、研究的偏向问题。注重脉诊,研究脉诊,则脉重要;注重腹诊,研究腹诊,则腹重要(其它的也一样)。因为你的精力在哪里,收获就会在哪里(当然,思维方法及研究方法也很重要。否则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也没用”)。不是还有手掌诊断吗?还有指甲、嘴唇、眼、耳、鼻、舌、尺肤、指纹…… 乳房、头发、体毛…… 你如果肯下功夫研究,传承几代人,也许又会有“某诊”独步医林呢。

所有机体上我们的感官可以触及的地方,都是可以部分反映出对象机体内部的信息的。只是我们仅靠人体的眼耳鼻舌身(视触叩听嗅)去主观地感受,肯定会有一定的主观性及局限性的。不可能像现在科技那样利用高科技手段获取那么客观、直观、数字化的东西,比如一根头发获取微量元素的信息等(当然中医与西医或说现代科技,其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所以说,训练有素的脉学于中医临证是有参考作用的,但“脉神”一定是自欺欺人或别有用心的。X-ray普及之前,有脉神把脉可以把出“腰肌劳损”,有了X-ray,又有脉神可以把出“腰椎肥大”“骨质增生”,现在有了CT和MRI,就有脉神把脉可以把出“腰椎间盘突出”。我亲爱的中医脉神啊!您能否趁现代科学(现代医学)还没有来得及发明一个新东东,新病名之前,赶紧赶在他们前面把脉把个什么具体的新玩意出来,让他们等几年才发现,证实,证实您的神奇,也让我们这些人为之振奋而口服心服呢!

3杨大华:关于脉诊的思绪

脉诊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症状是病人的主诉,也是医者关注所在。脉属于体征,被关注度要逊色许多。也许,一开始就压根儿没有瞧上。古人先是根据症候群使用方药。当病人A的治疗效果明显时,这一经验便得到高度重视。由病人A的经验逐渐扩展,随着个体BCDE等多次临证试验,发现确实经得起验证,于是这一经验形成了“主之”这样的理论条文。从概率论来看,“主之”也不是100%有效,而是大概率事件。某日,当病人F出现相同的症候群,按照既往经验使用既定的高效方,但这次却不一样了。不但效果不满意,还出现了其他不适。面对小概率事件,聪明人开始反思:到底为什么呢?细心人注意到脉搏,最终发现症状相同,但脉搏跳动并不一样,意识到应该将这一因素纳入判断体系。于是,脉搏成了方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当时条件而言,脉诊无疑有它的先进性。比如,外感病的初期,虽然病人没有发热,但出现脉数,据此推测其后出现发热的可能性较大。反之,高热不退的病人,服药后出现脉搏次数由快变慢,则推测病情缓解,体温不久会下降。《伤寒论》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说的就是在疾病早期,通过脉象来判断病情是否进一步发展。对于现代医学来说,有着更多的手段来了解病情变化。比如,但就循环系统而言,监测血容量有血压计,了解心脏跳动节律有心电图,还有胸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多种技术。因此,对于脉象的重视远不及中医。脉在中医与西医不同领域的不同命运,是诊断技术发展的必然结局。

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石头是原始人的重要生产工具。比如,石斧能够砍植物,攻击猎物,乃至袭击其他部落的异性,打昏后背入山洞,等醒后结为夫妻。等等用途,妙不可言!总之,一块石头就是原始人的挚爱!这是拿着手机的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事实上,就实用性而言,原始人手中的石头与我们手中的手机具有同等价值。脉,对于古代中医来说,意义等同于石头与手机。站在现代医学角度来攻击古代中医的脉,是一件非常好笑的事。就像拿着手机的你,嘲笑原始人手中的石头一样。因此,在脉的应用方面,我们对于古代中医应该抱有尊敬的念头及理解的心态。“头上有毛,谁愿意当秃子呢!”脉诊,正是被逼出来的产物。

4赵洪钧:脉诊真诠

本文是《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中的一节。

问:中西医都有脉诊,它们有什么异同呢?

答:中西医都把脉搏视为主要生命指征。两家诊脉都是诊察动脉。最常诊察的是:腕部挠动脉——中医称为寸口脉。此外还常诊察足背动脉(跗阳脉)、颈外动脉(人迎脉)、颞浅动脉、股动脉和手指周围动脉(最常诊察食指掌侧内动脉)。这是两家完全相同的。还有,中西医诊脉也都要察脉搏的频率(迟数)、节律以及强弱。不过,西医诊脉主要看有无脉搏并了解频率和节律。中医则还要查更多的内容。

问:西医的脉诊为什么那么简单呢?

答:这是西医理论决定的。西医认为,脉搏是心跳所致,是血液循环是否存在的充要指征,与其他内脏等器官的功能状态没有直接关系。故西医诊脉首先看有无脉搏。无脉搏就可能无心跳。无心跳就是循环停止。循环停止就是死亡。这就是为什么桡动脉无脉搏时,西医要立即看颈动脉等可触及的大动脉是否搏动。假如颈动脉也没有搏动,要立即听心脏、测血压或做心电图判断是否无心跳。

总之,西医诊脉不过是看看心脏这个血液循环的泵是否在“泵”血,以及“泵”的频率、节律和力度(一般不很重视力度)是否大体正常。此外就不重要了。

问:桡动脉无搏动肯定都是危险情况吗?

答:不一定。确有极少数人没有桡动脉搏动。他们虽然不正常,却不是危重情况,更不是濒临死亡。尽管如此,见寸口无脉还是要特别重视,理由已如上述。当然,医家诊病不是只靠脉诊。比如,面对一个神清气爽、语言流利、活动敏捷的人,即便没有寸口脉(自然,这种情况十分罕见),也不会认为他面临死亡,只不过要进一步弄清为什么。

问:脉搏的频率和节律对西医有什么意义呢?

答:脉搏大体与心跳同步,故脉搏的频率和节律大体就是心跳的频率和节律。心跳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正常的心跳频率、节律和力度表示循环大体正常。心跳与脉搏不同步,主要见于早搏、逸搏、心房纤颤和严重心动过速。目前,心电图检查很普及,这种不同步的程度和性质很容易发现,不必细说其所以。

问:中医脉诊为什么比较复杂呢?

答:这是中医理论决定的。中医的循环概念,是气血在经脉中循环。但是,中医没有发现心脏是循环的中心,也没有认识到脉搏是心跳所致。故虽然中医也把无脉看作严重情况,却不会想到心脏听诊——古时也没有这一手段。

为了使脉诊对疾病的诊断有定位和定性意义,中医对脉象原理作了三个重要预设。

问:哪三个预设呢?

答:一是预设脏腑的功能状态各体现在脉的固定部位,即把左右寸口各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别配属六脏六腑,于是,各部脉象代表着相应脏腑功能状态。这样就能通过两手六部脉诊断病在何脏腑。

二是预设脉象的浮沉代表着人体表里气血运行状态,于是见浮脉为病在表,见沉脉为病在里。

三是预设脉象的力度代表气血运行强度。于是,缓和脉为气血运行正常;细弱脉为气血不足;有力脉为气血壮盛或亢奋。依此类推。

当然,还有其他预设。如;脉与四时相应为正常,否则为病态;上部脉(颞动脉等)代表上部气血状态,下部脉(跗阳等)代表下部气血状态;弦脉为病在肝等。只是,不如前三个预设重要。

问:这些预设能够得到证实吗?

答:预设一不能得到临床证实。古代著名医学家对六部如何分配脏腑也说法不一,故不宜遵循此说。如果说此说还有可取的话,可认为两尺脉关乎肾,两寸关关乎心肝脾肺。即所谓“上(寸关)以候上,下(尺)以候下”。但须知,这里所说只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脏。

预设二较预设一价值大,但也不能完全照搬。

预设三较预设二价值更大,但也不是绝对的。

其他预设更是只能作为参考。

问:如此说来,传统脉诊理论大多不实用,中医脉诊不是意义很小吗?

答:并非完全如此,但此事比较复杂。

问:请介绍尊见的要点。

答:要知道,中医诊病,不是完全靠脉诊,也不是主要靠脉诊。中医诊法讲望闻问切,切脉居其末,就是更重视望闻问。按照我的看法,四诊中最重要的是问诊。古代医家没有实验室辅助诊断手段,完整而可靠的病史(主要是患者叙述的症状及其变化经过)在诊断方面就更具有重要意义。总之,中医诊断要四诊合参,除非见极典型的脉象,脉诊只有参考意义。

问:那么,到底如何看中医脉诊的意义呢?

答: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其中最重要的是“八纲辨证”。我还在“证治纲领”把它进一步简化为“念念不忘辨四证”,即念念不忘辨虚实寒热。故中医脉诊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八纲”或“四证”有重要诊断价值的脉象。换言之,传统上虽有四时五脏脉、寸口六部对应脏腑之说,脉象有28种或更多,我们却要首先掌握对“八纲”和“四证”最有诊断意义的脉象。在这方面,脉诊也确实很有意义。

问:寒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沉、迟、紧和微细脉。

但须注意,它们不仅仅提示寒证,只是当望闻问提示寒证时,再有此类脉象则更支持寒证。

问:热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数和洪大脉。

但须注意,它们不仅仅提示热证,只是当望闻问提示热证时,再有此类脉象则更支持热证。

问:虚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微、细(甚则无脉)、大、短、芤、数、虚、结、代、沉、涩、虚、短、弦、芤、弱、濡、动、促、疾等。

按:今《中医诊断学》教材28脉为:浮、沉、迟、数、洪(大附)、细、微、散、虚、实、滑、涩、长、短、弦、芤、紧、缓、革、牢、弱、濡、伏、动、促、结、代、疾。其中21脉主虚。

注意!脉象对虚证的诊断意义最大。以上除沉、数、大不一定主虚外,其他都肯定主虚。至于见脉象散乱无根或雀啄、虾游等,则已经临危,属于大虚更无疑问。

问:实证有哪些典型脉象呢?

答:主要有:洪、大、紧、长、实脉。

但需注意,中医关于实证的概念多歧。有形的实证如结粪、腹水、肿物、死血等,不以脉象为诊断依据。如腹水本质上大多属虚,即所谓邪盛正夺。热病大承气证的结粪,多数也已经有正夺。无形的实证,主要指外感病正邪斗争呈激烈状态。这时一般还伴有高热等。

问:您关于脉诊还有哪些心得呢?

答:旧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中有如下说:

一位聪明而有经验的医生,总会充分利用脉诊的价值,即便他并非完全按中医理论去做。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医生的责任,并非做出准确诊断,而是对病情危重程度迅速做出判断。病情危重医生还不知道,常是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要想迅速对众多病人的危重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必须方法简便。一位理论知识扎实而且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在一两分钟之内判断病情是否危重。这时不需要也几乎不可能借助任何仪器。在没有监护设备时,这是医生的硬功夫。现在有了监控设备,医生仍然需要这种功夫,因为监控提供的信息还是很有限。比如,精神和神志状态就不是监控能随时发现的。休克前期,也不容易通过监护发现。这时,脉诊就是重要手段之一。医生应能在一两分钟之内,单靠望闻切和极简单的问诊,就知道病情是否危重。熟练的医生,做到这一点,有时不用一分钟。在三种场合,需要医生的这一本事。一是病房值班巡视;二是急诊室;三是战场救护和突发事件中多人受伤抢救。

实际临床工作中,脉诊还具有诊脉之外的意义。诊脉是医患接触的特殊方式。这时,双方都要调整精神和心理状态。它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同时给医生一个短时期静心思考的机会。医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问:可否介绍您以为前人论脉最有助于后人者?

答:据我所知,近代名医杨则民论“脉与诊疗之关系”最值得一读,摘引如下:

脉与诊疗之关系,殆有四端:

一曰知病机:疾病千万,症候十百,若语其要则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字而已。辨此八字,可以论病,可以施治,可以用药,医者欲知病机必须辨此。凡新陈代谢机能之亢进者为阳,衰减者为阴;神经兴奋者为阳,衰弱者为阴;体力壮实者为阳,不足者为阴;血行亢进者为阳,减退者为阴;病理机能积极者为阳,消极者为阴。其应之于脉,则浮、洪、革、动,脉压之高张者为阳;沉、微、牢、伏、脉压低落者为阴;脉管紧张而现弦、紧之脉者为阳;脉管弛缓而现弱软者为阴;脉搏数者为阳;迟者为阴;血行充盈而现滑、长、实脉者为阳;血行不足而现涩、短、虚脉者为阴。且症候变化不一,有阳证而现阴脉者,为转机将恶象;有阴证而现阳脉者,为预后良好征。此非以脉辨之不可也。复次,寒热者非仅以体温言之,亦非阴阳之代名(所谓寒属阴而热属阳也)。凡体温旺盛超过三十七度以上者为热,体温低落不及常温者为寒。病势在进行中而排出多量(吐、利、汗、尿、痰)或热甚而不能排出者为热。病势停顿而排出减少,或不能自止者为寒。全身或局部充血者为热,反之贫血者为寒。然有症状虽热脉反阴者,症状似寒而脉反阳者,尤非辨之以脉不可也。阴阳寒热如此,表里虚实亦然,皆赖脉以辨之。此脉诊之所以为知病机之要道也。

二曰定治法:治病之道,除病毒扶正气而已。病毒猖獗而现病理机转之亢进,前人称为实证。正气强盛则抵抗病毒而有余,每现症候发扬之状,前人称此为阳证。病毒与正气俱盛,邪正相杀,每现大热、大痛、大寒、大渴之象,前人称为实证。斯时应之于脉,必具洪、弦、滑、数之象。若病毒已杀则由病理机转为生理机转,脉必缓弱而迟。正气衰弱则抗病之力不足以言,而现弱症阴症。应之于脉搏则微软涩迟之脉乃见。若病毒方盛而正气已衰,或正气方张而病毒已除者,则阳证阴脉,阴证阳脉,交互错综不易分明矣。《伤寒论》太阳、厥阴二篇,于脉症相应与否之间甚详尽焉。古称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者此也。然人症俱实,可用攻击疗法;人症俱虚,宜用强壮疗法;人虚症实除病宜先,症虚人实不治自愈。于施治进退之际,若非参以脉诊,何足以定治疗。张景岳曰:“治病之法无逾脉息。”知言哉!

三曰决预后:脉证以决预后最为明确。如中风、惊风等脑疾患,无论为角弓反张,为四肢瘫痪,为不语如尸,为腹满遗尿,为便尿阻滞等症,脉以缓、弱、迟者为顺。盖病发时,延髓之迷走神经兴奋而阻止各部分之动作。应之于脉,遂现缓、弱、迟象也。若迷走神经麻痹,不能制止脉神经之兴奋,则脉必现实、大、数象。夫脑病至于延髓麻痹,则脑病之深可知。故脑疾患之脉缓、弱、迟者吉,急、大、强者逆。急性慢性之热病,体温放散不已,最宜注意心脏之健全。故宜洪大而数。心脏未衰之象也。故脉诀曰:“伤寒热病喜脉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火热之症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皆以心脏盛衰而决生死也。(上引见《医宗金鉴》)凡体内病毒充盛,急待排出者,脉以洪实为吉,如跌仆血瘀,淋沥便毒,癃闭尿毒,黄疸湿毒,肿胀水毒,内痈外痈未溃时之脓毒,以及积聚块毒,三消病毒,血瘀内凝等症,皆待排出其毒素者,脉如洪实则预后必良,以体力强壮能抵抗任攻击。若脉微细短涩则预后不良,病毒方张而人已虚故也。又凡体液损耗过多(亦即病的产物过多),则正气自虚,病势宜杀,宜现沉小缓弱之脉,因病理机转(亦即生理机转),由亢进而趋平常也。如大汗、大吐、大下(或久脓、新产亡血,其脉皆以沉小缓弱为吉,若脉现实大而强,此为病势尚在进行之征。夫在体液消耗过多之后,而病尤不绝进行,其生命尚能保持乎?故为逆也。又如“反胃呕吐,脉宜滑大”“上气喘咳,脉宜浮滑”,固脉滑为消化机能旺盛之征(古人以脉滑为胃气),而二病又为慢性经过,惟消化良好,斯能保持体力,有自然治愈之望故也。

四曰识病所:结脉代脉为心脏病之征,可无论已。而藉脉得以测知病之所在者,如脉浮为病在皮肤向外之征,脉沉脉实为病在脏腑向里之征,又如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中,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下,自少腹腰肾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在下者也,亦依尺部。《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可实验而识之也。又人体右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右脉;左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左脉;此亦历验不爽者也。脉识病所,不过如是,而脏腑当六部非其伦也。(杨则民遗著,董汉良、陈天祥整理《潜厂医话》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1版 30~33页)

问:目前高血压最常见,可否介绍此病的脉诊要点?

答:详细拙见请看旧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以下是要点。

单从西医理论知识出发,多数人会推断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应该洪大有力,至少应该有力,实际上并非如此。只能说部分患者呈现有力的脉象而且多数不洪大。

据笔者的经验,典型高血压脉象表现为两个极端。

第一种极端表现是:脉象“洪大弦急”或“洪大弦硬”。

第二种极端表现是:脉象“沉细弦硬”或“沉细弦紧”,大体上相当于伏脉或牢脉。

有无中间状态的比较典型高血压脉象呢?自然有的。即弦硬或弦紧有力之脉,也有的不见弦象,更不见弦硬,而见滑而有力。

六脉平和,也可以血压高。

六脉皆无也可以血压高。

枪击脉(或称冲击脉)原是西医术语,传统中医脉象用语中,似乎没有和它完全或基本对应的。此种脉象大多也提示高血压,但主要是脉压差很大,且收缩压高而舒张压可以在正常范围,甚至偏低。常见于动脉硬化的高年人。多数患者很瘦。

总之,切脉可以断定患者有高血压,但不能排除高血压。

为了纠正某些人对脉诊神化,以下列举著名医家的有关见解。

杨则民说:“脉诊为近世医者病者所共信,以为诊病惟一之术。在医者可不加问诊而使三指以疏方。病家则隐匿病情以试医生脉诊之能否。医道之荒莫甚于此。此习不去,吾医将无立足地乎!”

李时珍说:“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间,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俨然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张景岳说:“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其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

徐大椿说:“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

5聂广:拿脉趣话

昨天中午,20年前南来深圳的三对中医夫妇小聚。虽然大家退了休,但议论的话题仍然不离专业。

是我先打开的话闸子:“社会上,把拿脉看成是我们中医的标志。前几天,樊群回汉参加初中同学聚会,大家都围过来要她拿脉。作为退休老中医,自然推辞不了。

“第一位同学过来,她一边拿脉一边思考:这个年龄多半有点高血压什么的,且手下有弦紧之感,灵感来了:‘你的心脏有点问题。’同学一听,‘真的神了,我上了支架,她都拿得出来?!’众人哗然。

“轮到第二个同学,说什么呢?她想失眠是大家常常遇到的情况,就说‘你有轻度抑郁症。’这个同学更加惊奇:‘哎呀妈耶,她不光拿出来我的抑郁症,还知道是轻度的。’

“这下子,当年华农军宣队队长的儿子也凑了过来。他人长得漂亮,向来优越感很重。一过来就亲热的幅度很大,樊群立马给了他一个下马威:‘拿脉的时候,病人心静才准。你休息休息再来。’”

樊群接了话:“个体开业不容易,首先得过拿脉这一关,病人要考考你的水平。没办法,你还真的得有点算命的功夫才行。”

剑松说:“你看,《老中医》里面,那些开诊所的上海名医,那个不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然后说是拿脉拿出来的。”

柯兄是个实在人,“是啊,公立医院才不管这一套。也有病人手伸过来要我说病情,我告诉他:‘我是中医诊断学教授,专门教学生拿脉的。但是,如果我只凭拿脉就知道病情,还要那么多检查的仪器干嘛?’”

我接话说:“我上中医科门诊不多,有病人这个样子,我直接叫他去退号。‘我们中医讲四诊合参,你不想看就走人。’其实我也知道,古代素有大、小方脉的分科,表明内儿科就是拿脉、处方的事情。”接着讲了另一个故事:

“三十五年前,我考研究生在华农培训‘政治课’。刚好和一位黄石市委宣传部部长的女儿坐在一起,她从黄石赶过来参加辅导,也是要我拿脉。我拿了好一阵子,也说不清,她告诉我‘我来例假了,你还拿不出来?’弄得我满面通红,窘迫了好久。不过,我们后来成了好朋友,且都是各自院校的研究生会主要成员。”

大家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6陈治平:平脉辩症与平脉选药的例案

一、浮弦硬的高血压脉征  有一位孙x长,47岁,患高血压,220—120Hgmm。就诊时,我问他是什么病?他不讲话:“你做医生,看脉不用我讲”。我看他的脉浮弦硬,我说:“是血压高,头很痛”。他连声称“是”。给用杜仲,牛膝,石决明各一两,淮山八钱,槐米,生石羔各二两,豨莶草六钱。三剂,复诊:血压降到180—100,脉已不硬。照方加甘菊三剂,血压减为160—90,脉亦无前此之弦,最后降到140—88。关于从某些脉象上,可以看到某些症候 和疾患的问题,有经验的人是可以理解得到的。这些经验应该互相交流,和加以扩大运用才好。

二、外耳氏病  一位留医的外耳氏病的病号,农民,30余岁,昏迷高热,出血,从脉象上看来,是肝病血热,脉数疾乱无规律,兼见弦劲。我用犀角地黄汤加西红花、茜草根、栀子、牛黄。方中的犀角改为羚羊角,服后痊愈。这也是据脉选方和据脉用药的例证。  

三、阳亢阴虚的贫血  在xx军医院留医的苏姓患者,红血球只有 200 万, 白血球约 2,000。经过会诊,有的还是悬断为败血症。验血及各种检查,是贫血症。有人处方,用姜附、肉桂;我看他的脉,寸关弦实,尺脉濡细,显然属于阳亢阴虚,于是用二甲复脉汤为主,再加养阴潜阳的药味;服七剂后会诊:白血球由2,000升到4,200,红血球由200-400-500万。中医不搞清楚脉象,单是在败血症,贫血症上面做功夫,我看很难发挥治疗的效果。我认为中西医必须互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优点,那么在临床的疗效上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07902.html

上一篇:[转载]谢平:达尔文理论的超越与重塑——进化“四因说”
下一篇:[转载]“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现史
收藏 IP: 120.229.101.*| 热度|

2 范振英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