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昙华林往事:“现代中医研究会”与《现代中医》

已有 2855 次阅读 2019-11-17 14:47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昙华林往事, 现代中医研究会, 现代中医

 小师妹想组织“昙华林往事”系列,她自己先写了三篇:“窗外的风景”、“多玛堂与钟楼”、“愿有一双坚实的肩,靠一靠你疲倦的头”,随后向我约稿,点名《现代中医》创刊过程。

我记得,这个《现代中医》的封面设计,出自湖北美术学院尚阳教授(院长)之手:古老的阴阳图被熊熊烈火锻炼,意味着凤凰涅槃,浴火再生。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不得不翻开尘封已久的日记,企图寻觅多年前的“素描”。


我们研究生入校的时候,正是“小平你好”、大学生思想解放的高潮。那时候的大学生、研究生受到全社会的宠爱,颇有点“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自我感受。其实这是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兴起,记得9年前,我写过一篇博文“31年前,《这一代》带给我的激情”,1979年的思想解放已经落下过一次帷幕。

好了,点到为止,还是看看日记吧。1986年4月12日:“昨天,三所医学院的研究生在武医大联欢,搞得不错。下午湖医-武医的篮球赛,中医-武医的排球赛,我们虽然1:3输给武医,但结果在意料之中。下星期一,学生会来正式商量‘现代中医研究会’及‘现代中医’杂志的筹备工作;星期二到湖北科技出版社谈《第三代中医论丛》收稿情况,《中国科技报》要我们报道一下进展;星期三到武大开‘研究生教育讨论会’及‘研究生会主席联席会议’。附院79级报考的5个人全部考上(指1986级研究生——今注)”。

那是一次的上下互动、亲密合作,大学生组织颇有“雨后春笋”的味道。什么时候萌发“现代中医研究会”及会刊《现代中医》的?找到1985年10月19日晚的日记:

“下午研究生会筹备会碰头会,大家分了一下工:卜平任主任委员,宋建平副主任委员兼生活委员,闻集普任组织委员(后考虑改秘书长),陈新文体委员,我任学术委员。万事开头难。下星期二再碰头筹备会成立日期,各委员工作计划,预计开支等。我的计划是:(1)本学期再搞5次学术讲座;(2)筹办一个内部刊物(1年1期,创刊号争取明年春见面)。”

10月20日晚,我写下了“关于创办《现代中医》不定期刊物的请示(内容略)”。随后,10月21日下午:

“关于办刊的问题,卜平和我取得了一致意见。陈新认为太花钱。去《湖北中医杂志》编辑部和高教研究所打听了一下,一本50页的16开本,印1000册至少1000元。看来是不行了。82级印过一小本《国外医学情报》,78级、79级印过《研究生论文集》(160页16开本),花了不少钱。团委办了一份打印的刊物,学生会正在筹备《濒湖春》的刊物(尚不知道铅印还是打印),处组稿阶段。学院还想办一份《学报》,因为太花钱,也没有落实。......北京、上海成立研究生会联合会,因为闹待遇问题有些不好的影响。武汉一直不敢创建。武汉只有一个研究生会主席联席会议,半年开一次会(我后来参加过一次,那时候的大学生颇有些自以为是,尤其是文科的,似乎每个人都胸怀治国方略——今注)。”

日记记载,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会成立于1986年3月22日。之后,1986年4月8日:

“上学期跟段部长讲成立‘大学生科协’,他非常支持。但我让它冷了很久。现在捡起来,学生会很热心,他们想把《濒湖春》作为会刊。”我当时觉得“现代中医”名字比较好,打算合合二为一,研究会与杂志同名。

4月14日晚:“晚上7-10点,学生会、团委和研究生会到我们办公室开会(我是主要发起人),商量成立‘现代中医研究会’事宜。最后确定,会长、咨询部长、编辑部长等由研究生担任,但这次我全部卸了干净,一职未担。主要想让同学们多搞,能够让学院的学术空气浓厚一些就够了。而且,我确实不愿意花费太多精力。”

4月15日:“宋说应该由研究生会开会决定‘现代中医研究会’成员名单,应该跟84级的通通气。中午开会,他们三个都要我搞会长,我仍然推闻。闻则提出要求,要我搞副会长才行,否则他不干。他怕我溜了。我当时只好答应,后来一想,还是干学研部或编辑部为好。”

4月17日下午:“昨天去武大,武汉地区高校研究生会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研讨会。讨论会本身没有多大价值和水平,但认识了几个人:武大主席杨咏中,测绘主席张文星,华农主席周易勇。张对科学哲学颇有兴趣,和武大李小明很熟,曾请他为之讲座。李小明对中西文化比较颇为精深,这与我的课题相关。我打算请他来讲一次。探讨中医产生的背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字特点,以及道德伦理、政治思想、社会经济等特点。”

4月23日:“星期一晚,‘现代中医研究会’开会,商量了一些具体事情。由于研究生与本科生结合,扩大了交流的渠道,杂志也搞过来了。我只任学术部副部长(后来还是担任学术部长,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胡凯文做我的助手——今注),决定5月底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

5月9日:“鄢良又来信,将我起草的‘第三代中医论丛征稿’打印了300份,要求作者把稿件寄往中医研究院。这小伙子有点霸道(他此后担任中央研究院研究生会主席——今注),他们的‘新星中医学社’也改为‘中国现代中医学社’,与我们的‘现代中医研究会’重合。这些时,闻、许等都忙于筹备会议。”

5月10日:“收《山东中医学院学报》用稿通知,我回信说《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已刊。《现代中医》审稿已毕,付排刊印。我只想干两件事,一是准备再考,而是《第三代中医论丛》。”

下面是我5月11日记中留下的“现代中医的特征——代发刊词”,以为留念:

现代是过去的未来,是未来的过去;现代中医担负着承先启后的重任。

一、教育现代化

毫无疑问,现代中医教育是以学院(校)形式为主的。其例如:医学分科逐渐精细、明确,使专科的分化趋向纵深化、系统化,且形成了高层次的综合;学生来源于系统的中学教育;又接受系统的西医药基础各专业的训练;学院既是各学科的并存地,又是各学派的并存地,且为全国各院校的交流提供了场所,这有利于革除“各承家技、始终顺旧”、“门户之见、医人相轻”之弊,促进了学术风气的转变;学院提供了与其它人文、理工院校、科研机构交流的场所,为学术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二、人才多样化

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自然科学,医哲文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大约就是古代医家的最佳模式了。与此相比,现代中医人才则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就个体知识结构而言,不仅学院的医学生可具备数理化的坚实基础,任何一个自学者也受到了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熏陶,而且已成体系的现代科学技术网为每一个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的拓宽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从群体结构看,这个时代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有精于“小学”又能站在现代高度的经学大家,有汇通中西、善于辨证识药的临床大师,有兼通古今、博采“他山”的后起之秀,还有身在中医界或热心中医药的它学科有识之士。中医人才的多样化特征为中医学与自然哲学的分化以及与现代技术的进一步结合,为中医从一门描述性科学向定量化、精确化科学过渡,为中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积蓄了力量。

三、理论科学化

现代中医不满足于古人对物质的直观、猜测性认识,已经从化学成分的组成、结构来考虑药物的功效;从人体的生化过程(包括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来考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药物作用,如微量元素的探讨、中药成分的分析、病理解剖的认识、物质代谢的研究等等。现代中医不满足于取类比象和经验总结的简单方法,已从可控试验,多元分析来考虑现象与本质、环境与客体的联系,例如对证候、治则、病理、方药的研究,对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等等。现代中医不满足于中医学的传统模式,已从逻辑学的角度,为实现基本理论的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论证严密做出了大量工作,体现在教材、著作、论文、学术争鸣等之中;已从现代“三论”的角度对中医学的合理内核进行了发掘,提供了理论体系新模式的构想;已从辨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传统理论进行新的阐释和评价,对医学发展的方向、战略提供了新的见解,对新技术成果、新科学理论采取了拿来主义的利用(如电子计算机、耗散结构理论等)。

四、诊治规范化

若要为古代医案作一个评价(并非问难于古人,亦非完全否定古人的临床经验),只能说可信限不高,重复性差。为什么呢?首先是古代多为个案报导;二是临床资料不充分,三是多为主观症状缺少客体指标,四是缺乏疗效的多因素分析,五是语言描述的失真。这从反面说明现代中医的临床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临床思维的辨证指导,四诊的客观化、定量化研究,显证和隐证相结合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治疗效果的多元分析,中医电脑的临床运用等。

五、科研社会化

虽然医疗本身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但与小农经济相适应,古代的医学研究在以师带徒、个体开业的前提下,仍以分散的无组织状态为主。现代中医则有学院、医院、科研单位三位一体的研究机构,其社会化程度必然是大大地提高了。这表明在协作性、计划性之加强(如国家攻关、集体著作、全局招标、科研协作等),学术会议、学术组织、学术刊物之增多,出版量、交流网之庞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当然,也许有人要提出,这又怎么解释近百年中医学“徘徊不前”的局面?怎么解释中医医疗范围相对缩小的趋势?我们觉得,从横向看,这是西方医学、现代科技的惊人进步对现代中医提出的挑战;而从纵向看,现代中医则对其传统模式也提出了挑战,尽管成果之多,有离异传统体系的倾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06483.html

上一篇: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40)
下一篇:昙华林往事:“第三代中医”和《第三代中医论丛》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2 郑永军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