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37)

已有 1611 次阅读 2019-11-12 16:35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达尔文, 华莱士, 进化论, 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

一三七、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

2009年开始,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英)达尔文的系列著作,包括《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食虫植物》、《植物的运动本领》、《同种植物的不同花型》、《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植物界异花受精和自花受精》、《腐殖土与蚯蚓》、《兰科植物的受精》、《攀援植物的运动和习性》、《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十一种。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达尔文著作,往往是《物种起源》,但那只不过是他为了抢在华莱士之前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于1859年匆忙出版了一部简明扼要的著作,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但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究竟有哪些?《物种起源》由于篇幅所限并未展开。若干年后,达尔文终于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著作,为物种起源提供了宏大的事实证据。《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是他关于人类起源的尝试,从此开启了“人类起源”研究的科学历程。

(一)编辑推荐

达尔文为什么没有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论述“人类的起源”?本书任论述人类起源和种族差异时,为什么要大谈“性选择”?在《物种起源》面世12年之后,本书惊世骇俗地宣告——人类并非神创而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进化论之争再掀狂澜……
  1974年,英国首相希思曾将本书英文版作为国礼赠送给毛泽东 

(二)内容简介

本书是伟大科学家达尔文的重要著作。著者从各个方面以无可反驳的事实和论据阐述了人类是从猿类进化而来的,同时详细地论述了性选择的问题。这一伟大著作为生物进化论奠定了基础,同时对社会科学的进展也发生过重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达尔文以及他的科学著作给予很高的评价,至今仍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1974年,前英国首相希思访华时,曾将此书英文版赠送给毛泽东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1)人类的由来或起源,说明人类起源于某一低等生物的证据和人类同低于人类的动物的心理能力比较,人类的亲缘关系及其系谱等。(2)性选择,说明性选择的原理及动物界的第二性征。(3)人类的性选择及本书的结论。

(三)该书目录

 

《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导读

内容简介

第二版序言

绪论

第一部分 人类的由来或起源
 第一章 人类起源于某低等生物类型的证据
 第二章 人类自某一低等类型发展的方式
 第三章 人类同低于人类的动物的心理能力比较
 第四章 人类同低于人类的动物的心理能力比较(续)
 第五章 智能和道德官能在原始时代和文明时代的发展
 第六章 人类的亲缘和系谱
 第七章 论人类种族
 附录 人类和猿类的脑部在构造和发育上的异同
      第二部分 性选择
 第八章 性选择原理
 附录 关于不同纲的动物的雌雄比例数
 第九章 动物界低等纲的第二性征
 第十章 昆虫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一章 昆虫类的第二性征(续)——鳞翅目(蝶类和蛾类)
 第十二章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三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四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十五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续二)
 第十六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续完)
 第十七章 哺乳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八章 哺乳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三部分 人的性选择及本书的结论
 第十九章 人类的第二性征
 第二十章 人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二十一章 全书提要和结论
 附录 关于猴类的性选择

(四)阅读欣赏

第一部分 人类的由来或起源
  第一章  人类起源于某一低等生物类型的证据

有关人类起源证据的性质——人类和低于人类的动物的同源构造——有关一致性的各点——发育——残迹(退化)构造,肌肉,感觉器官,毛发,骨骼,生殖器官等——这三大类事实同人类起源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想要决定人类是否为某一既往生存类型的变异了的后裔,他最初大概要问,人类在身体构造和心理官能(mental faculties)方面是否变异,哪怕是轻微的变异;倘如此,则这等变异是否按照普遍适用于低于人类的动物的法则遗传给他的后代。还有,就我们贫乏知识所能判断的来说,这等变异是否像在其他生物的场合中那样,乃是同样的一般原因的结果,并且受同样的一般法则所支配;例如,受相关作用,使用和不使用的遗传效果等等法则所支配?作为发育受到抑制、器官重复等等的结果,人类是否会变成同样的怪相,并且人类的任何畸形是否表现了返归某一先前的、古远的构造型式?自然还可以这样问,人类是否像如此众多的其他动物那样,也产生彼此仅有微小差异的变种(varieties)和亚族(sub—races),或者产生差异如此重大的种族(race)而必须把它们分类为可疑的物种?这等种族如何分布于全世界;而且,当他们杂交时,他们在第一代和以后各代彼此发生作用吗?此外,还可追问其他各点。

追问者其次将问到重要之点,即,人类是否以如此迅速的速度增加,以致不时引起剧烈的生存斗争;结果导致无论身体或心理方面的有益变异被保存下来了,而有害的变异被淘汰了。人类的种族或种(species)无论用哪个名词都可以,是否彼此侵犯,相互取而代之,因而有些最终归于灭绝?我们将会看到,所有这些问题一定可以按照对低于人类的动物的同样方式得到肯定的回答。就大多数问题来说,的确显然如此。但对刚才所谈到的几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暂时推迟予以讨论,可能是方便的。我们先看一看,人类的身体构造在多大程度上或多或少明确地显示了一些痕迹,以说明他来自某一低等类型。在以后数章,将对人类的心理能力(mental power)在与低于人类的动物的心理能力的比较下加以考察。
  ……

(五)进化论的诞生

150年前的1858年6月的一天,达尔文收到印度尼西亚一位名叫华莱士的年轻人的来信,他寄来了20页手稿。读完这些手稿,达尔文感到震惊和沮丧。他发现华莱士只用了4000个单词就解释了他几十年来努力研究的整个进化论。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必须从达尔文的成长经历开始。


达尔文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的什鲁斯伯里。达尔文小时候成绩平平,但他热爱大自然,尤其是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达尔文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医生。他的父亲想让他继承他的职业,成为一名医生,所以他被送到了医学院。但是达尔文从来没有克服过看到别人流血受难的恐惧。后来,他的父亲让他进了神学院,希望他能成为一名牧师。这一次,达尔文欣然接受了父亲的安排。他很清楚,虽然他已经厌倦了神创论等谬论,但乡村牧师悠闲的生活可以给他提供相当多的空闲时间来培养他对自然史的兴趣。尽管父亲批评他“粗心大意”,他还是经常去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

毕业那年,达尔文放弃了高薪的神职人员,自费到英国政府的“伯杰”号军舰上,作为一名博物学家,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全球探险。

在五年的探险中,达尔文对动物、植物和地质学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收集。每次去一个地方,他都会认真的调查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还会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生物标本,挖掘化石,发现许多没有被记录下来的新物种。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探险期间,达尔文在岛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巨型海龟和山雀,他很奇怪“为什么生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在这次探险之后,达尔文带回了大量的旅行信息,包括770页的日记,关于地质学和动物学的长篇笔记,以及数以千计的鸟类、昆虫、植物和岩石标本。回到英国后,他立即投身于信息整理工作,这是一项复杂而耗时的工作。随着整理的深入,达尔文逐渐认识到“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

1837年,达尔文开始构思物种进化的主题。这时,一本名为《人口原理》的书引起了他的注意。马尔萨斯在他的书中提到了人口增长的问题,这促使达尔文开始意识到,生命是一场不断的生存斗争,“自然选择”让一些动物死亡,而另一些动物生存并继续繁殖。当达尔文看到华莱士的手稿时,他关于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的手稿已经扩大到231页,但是达尔文对他的研究守口如瓶,除了他的妻子和他两个最信任的科学家朋友。


那华莱士呢?1848年4月,22岁的华莱士带着从工资中省下的100英镑,和几个标本收藏家乘船去了亚马逊。在观察了亚马逊河沿岸的各种生物之后,他开始怀疑物种的分布是否与地理隔离有关。例如,一条河流是否是导致河流两岸物种不同的原因。

1852年,华莱士结束了他四年的收集。然而,在回去的路上,他的船着火了,“数百个美丽的标本”被毁,他所有的收获都丢失了。然而,华莱士更加乐观和开放,很快开始了另一段探索之旅。这次,他前往东南亚的岛屿采集动植物标本,探索火山、浅海、岛屿的起源,以及岛上特有物种的起源与关系。在三年的探险中,华莱士跋涉了24,000公里,收集了12,700个标本。1856年,华莱士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专注于岛上类似物种的分布。这篇论文的一个明显的潜台词是“进化”:生物体从与其相似的邻居进化的可能性。然而,当时华莱士并没有提出这种进化的机制。达尔文的朋友们催促他尽快完成他的著作。


1858年2月,华莱士在偏远的齐罗岛(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哈马赫拉岛)感染了疟疾。疾病引起的寒冷和炎热使他无法外出,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裹在毯子里。所以他用这段时间开始思考物种。有一天,启发达尔文的那本书,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也启发了华莱士。他意识到,动物中最强壮、最灵活的个体最有可能逃脱捕食者的追捕,每一代生物中,地位较低的个体不可避免地会被无情地杀死,而胜利者将继续生存。接下来,华莱士花了三个晚上写了一篇论文,并把它寄给达尔文征求意见。他不知道达尔文已经研究进化论20多年了。他来到达尔文的原因是达尔文在生物地理学领域的崇高地位是在达尔文完成伯杰号航行后确立的。因此,出现了本文开头的场景。

收到华莱士的手稿后,达尔文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他先发表自己的作品,他就可以确保自己有权利发现进化论,但他觉得这样做会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卑劣的剽窃者;如果他继续他的绅士风度,把他的理论束之高阁,他就会失去发现的权利。

正当上帝想要增加他的痛苦时,达尔文和他最小的儿子突然患上了猩红热,这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不久,他最小的儿子死了。尽管伤心,达尔文还是做了一个决定。他给朋友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为华莱士让路。因为他们的朋友对达尔文的研究进展非常熟悉,所以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既能做到最好,又能做到最好。几天后,1858年7月1日,达尔文和华莱士在林奈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他们关于自然选择的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个伟大的理论被公之于众时,两位作者都没有在场:达尔文和他的妻子那天正在埋葬他们的儿子,而华莱士则在新几内亚勤奋地收集标本。此外,这两份文件在会上没有引起热烈的讨论。达尔文很高兴地注意到这两篇论文在文章中被提及,并得出结论:“在这两篇论文中,所有的新东西都是荒谬的,所有的旧东西都是正确的。”

当我们今天谈论进化论的时候,我们经常忽略华莱士的优点而称之为达尔文主义。事实上,不仅华莱士被忽视了,达尔文和华莱士都不是第一个提出进化论的人。

1699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讨论灵长类动物的起源。当一位名叫泰生的医生解剖黑猩猩时,他发现它们的解剖特征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到1794年,达尔文的祖父、医生、作家和科学家Irazmas Darwin在他的著作《动物法则》中概述了一种进化论:也许数百万年前,所有温血动物都来自一种简单的生物体,这种生物体具有某些新的特征,并代代相传。然而,这些都没有引起当时科学界的注意,也没有影响达尔文。

那个时代的自然学者几乎也是探险家。他们航行到其他大陆,发现了大量以前从未见过的动植物,并发现了埋在地下的许多化石。所有这些发现表明,地球上有许多生物,其中一些已经灭绝,但它们与地球上的生物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人们开始怀疑:生物真的是上帝赋予的固定形式吗?物种花了很长时间才进化成今天的样子吗?


1801年,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指出,物种的变化可能是对环境的反应。例如,长颈鹿神奇的长脖子在寻找高树叶的过程中被拉长了。拉马克被嘲笑,因为他错误地认为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但事实是,被切尾的老鼠后代的尾巴并没有变短。今天,这个理论虽然仍有争议,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最早的进化论。如果拉马克当时说过,“长颈鹿祖先的短脖子家伙在攫取树梢上的叶子时灭绝了,而长脖子的家伙活了下来”,也许我们今天会把它们叫做拉马克主义,而不是达尔文主义。

1845年,一本匿名出版的书《自然创造史的遗迹》公开强调了类似的进化论观点,这不仅震惊了科学界,也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所有生物都起源于原始物质,人类是从猴子和黑猩猩进化而来的。自然创造的历史如此受欢迎,以至于在街上遇到熟人都会开玩笑地问:“嘿,你的儿子打算进化到哪里去?”

因为《自然创造史的遗迹》暗示人类可能是从低等灵长类进化而来,科学家、神学家等文化精英很快自发地组织了一场反对上帝的运动,一方面嘲笑作者的无知,另一方面谴责作者对上帝的不敬。这本书的作者是谁?直到1884年,也就是这位匿名作家去世10多年后,答案才揭晓——罗伯特·钱伯斯,一位受人尊敬的作家和出版商。为了避免被指控为异端邪说而损害自己的生意,他谨慎地采取了匿名策略。

达尔文在《自然创造史》出版前几年就开始发展自己的进化论。公众对这本书的激烈反应使达尔文极为谨慎。他担心手稿会被烧掉,招致反对和谩骂。达尔文清楚地知道,在他那个时代的社会圈子里,承认进化论就像承认自己是凶手一样。所以,如果没有华莱士的手稿,达尔文很可能会在没有出版《物种起源》的情况下死去。


1859年11月底,达尔文的杰作《物种起源》(全称:《物种起源:自然选择的方法》)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出于礼貌和公平,将荣誉归于华莱士、马尔萨斯、拉马克甚至是匿名作者。华莱士很久以后在新几内亚读了这本书。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嫉妒或不满,似乎很荣幸被列入进化发现者的行列。这段插曲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巧合。

(六)达尔文与华莱士的故事

1. 生物学巨匠达尔文

说起达尔文大家应该十分熟悉,他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发表了震惊世界的《物种起源》。他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有力地撼动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在十九世纪的统治地位。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称赞他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在达温宅逝世,享年73岁, 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2. 默无闻的华莱士

在达尔文的光辉笼罩之下,华莱士显得鲜为人知,谁又曾想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学者曾经让达尔文惭愧到打算烧掉《物种起源》的手稿,放弃发表。

华莱士也是英国博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探险家。比起达尔文5年的环球之旅,华莱士的科学考察经历毫不逊色。他曾经先后赴亚马孙流域考察探险 4 年,在马来群岛观察收集资料长达7年。华莱士在马来群岛进行了六、七十次考察,行程约1.4万英里,收集了12.5万个鸟类、甲虫以及其它动物标本,包括5千多个新物种。其中最著名的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华莱士金色鸟翼蝴蝶”。他还最先提出区分亚洲和澳洲动物的分界线,这条线被称为“华莱士线”。



3. “进化论”撞车

多年的考察让进化论的种子在华莱士心中不断生长。1856年,他在《博物学记录》发表论文,初步表达了自己进化论的观点。当时著名的地质学家赖尔是达尔文的前辈和好友,他将论文转给达尔文,并提醒他尽快发表《物种起源》,以免被人抢先。达尔文认为华莱士的观点太简单,没有在意,但他还是跟华莱士取得了联系。1858年6月,华莱士给达尔文写了一封信,系统地表达了自己的物种起源的观点,并请他转交赖尔。这一次,达尔文被华莱士跟自己观点的巧合震惊了。但他还是把华莱士的文章转给了赖尔,并在信中说:“你的话已经彻底证实了——有人抢在了我的前面……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令人惊奇的巧合……”他甚至想要烧掉手稿以免世人觉得得他卑鄙。


4. 联合发表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觉得自己再发表物种起源没有什么意义,他想要烧掉手稿以免世人觉得他是抄袭者(达尔文早在1838年就产生了自然选择的初步思想,从进化论思想的萌生来看达尔文更早一些,但是碍于宗教压力,达尔文迟迟没有完成《物种起源》的成书)。但赖尔劝说了他,建议达尔文跟华莱士联合署名发表论文。

1858年7月1日,伦敦林奈学会发布了由达尔文和华莱士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他们的自然选择学说被称为达尔文-华莱士学说。达尔文因跟华莱士同时发表论文感到愧疚。华莱士却表示能与达尔文一起发表论文是他的荣幸。达尔文很感谢华莱士的宽容大度,并受此激励加快写作进度,最终于1859年11月出版了震惊世界的《物种起源》。


5. 因进化论结缘,两人友谊深厚

华莱士将达尔文视为自己的前辈,对达尔文十分尊重。他说自己并不喜欢写详细论证的著述,而达尔文在这些方面是杰出的,是《物种起源》才使进化论获得世人认可。为了纪念达尔文和华莱士发表论文的那一天,林奈学会设立了达尔文-华莱士奖章,用来奖励在进化生物学领域里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奖章的正反两面分别印有达尔文和华莱士的头像。

达尔文与华莱士的进化论思想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其中的分歧双方也产生过争执,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两人的友谊。华莱士依然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为此他专门写了一本著作,而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达尔文主义》。同样,达尔文不仅仅在学术上和华莱士经常进行交流,还在生活上对华莱士施以援手。华莱士出身贫寒,常常遇到资金紧缺。达尔文说服英国政府支付华莱士一笔不菲的年金,最终解决了华莱士的生活困境。达尔文坦诚地承认进化论是他和华莱士共同的“孩子”。而华莱士在1887年则回忆到:“当我回国之后,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达尔文已经抢先在我的前面那么远了。现在我可以诚恳地说,正如多年以前我说过的那样,我高兴如此;因为我并不热爱著作、试验和详细叙述,而达尔文在这些方面是杰出的,缺少这些,我写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信于世。”


6.   

达尔文和华莱士作为19世纪英国杰出科学家的代表,他们成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物种起源理论的重大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所体现出的高尚品格。假如达尔文当时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打压华莱士,独占进化论成果;或者华莱士强行要求先发表自己的手稿,那么尽管会取得暂时的成功,可是他们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就大打折扣。相反,正是因为达尔文和华莱士两人在学术研究上的绅士风度和高尚品格,才给进化论这一伟大学说增添了更多光彩,成为科学佳话。

本文整理材料源自网络及谢平专著《进化论之审读与重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05876.html

上一篇:[转载]广西民族大学:体质人类学网络课程《人类的发展》(附侯评)(3)
下一篇:[转载]鹰蛇之夏:现代人类走出非洲与各种古人类的杂交混血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