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心安天下:“李约瑟之问”的答案

已有 5566 次阅读 2019-11-9 08:21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李约瑟之问, 爱因斯坦, 科学共同体 |文章来源:转载

 

李约瑟

李约瑟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拥趸。

在他看来,自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这段时间里,中国始终“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但后来却迅速落后了。

所以,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的序言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欧洲在十六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

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

爱因斯坦回答过这个问题。

1953年4月23日,在给J.S.斯威策的回信中,爱因斯坦如此写道: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做出这些发现是令人惊奇的。”(括号中文字系信件原文)

大意是:近代科学的诞生,依赖于两大基础,即起源于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体系(比如《几何原本》中的演绎逻辑),和发端于文艺复兴的系统实验体系(以实验寻求因果)。这两大基础是“令人惊奇”的伟大成就;中国古代没有孕育出这两大基础,是正常现象,“用不着惊奇”。

李约瑟后来获悉了爱因斯坦这封信的具体内容。

1961年的牛津科学史讨论会上,这封信获得了与会多数科学史学者的认同。这引起了李约瑟的不满,他在会上激烈批评了爱因斯坦,尽管爱因斯坦已于6年前去世。

李约瑟说:

“非常遗憾,这封萧伯纳式的书信及其一切轻率笔触,现在却被用来帮助贬低非欧文明的科学成就。爱因斯坦本人,本来应该是第一个承认他对于中国的、梵语的和阿拉伯的文化的科学发展(除了对于它们并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这一点外)几乎毫无所知,因而在这个法庭上,他的崇高名声不应该被提出来作为证人。”(李约瑟,《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

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批评。

李约瑟的恼怒在于,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有一个基本论断,即“中国古代科技曾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段里遥遥领先西方”,但这个论断不被与会的多数科学史学者所认同。而且,爱因斯坦信中那句话——“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做出这些发现是令人惊奇的”——还被与会者拿来反驳李约瑟的上述论断。

所以,他才会将指责的重点,放在爱因斯坦对中国古代科学“几乎毫无所知”这一点上,强调爱因斯坦的话不具备说服力。

这种反驳自然是没有意义的。“中国为何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和“近代科学为何出现在西方”,其实是个一体两面的问题。廓清了后者,也就大体等同于回答了前者。爱因斯坦对欧洲的科学发展史的了解,足以支撑他对“李约瑟之问”的回答。

遗憾的是,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曲解了爱因斯坦的回答。

1974年,也就是爱因斯坦去世近20年后,中国学术界首次通过李约瑟著作中的引用,了解到爱因斯坦曾回答过“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这个问题。

但译文却出现了严重错误——“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做出这些发现是令人惊奇的”这句话,在1976年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中,被翻译成了“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爱因斯坦文集 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574页)

爱因斯坦的原意,是“西方发现了形式逻辑和实验体系”这件事“令人惊奇”,中国古代没有这些发现,是一种“用不着惊奇”的常态(许多古代文明同样没有发育出这些东西)。译者受某种思维惯性的影响,想当然地在译文中增入了“[在中国]”字样后,意思就完全颠倒了,变成了爱因斯坦盛赞中国古人“没有走上这两步”却仍然做出了伟大的科技成就。

 

1976年版《爱因斯坦文集》中的误译

1983年《爱因斯坦文集》第三次印刷时,这个翻译错误得到了修正。“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一句,被改成了“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做出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2005年,又遵从原文句式,修改为“作出这些发现是令人惊奇的”。

爱因斯坦的这封信,对它的中文翻译者许良英,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如此说道:

“我1978年结束20年农民生活回到科学院开始从事世界近现代科学史研究 ,即以此(指爱因斯坦的论断)为指针。从大量的史实中我们认识到,近代科学虽然是古代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古代科学,包括古代希腊、中国、印度和中世纪的阿拉伯的科学,基本上处于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和猜测性的思辨阶段,主要是以直觉和零散的形式出现的;而近代科学则把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起来,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科学理论。这就是使爱因斯坦终生感到惊奇的两个伟大发现相结合的产物。(许良英,《关于爱因斯坦致斯威策信的翻译问题》)

爱因斯坦的回答,道出了近代科学诞生的学术基础。除此之外,近代科学能否诞生,还取决于有无合适的社会基础,或者说社会土壤。

这个土壤,就是社会必须要有充分的自由度。

首先,没有社会自由度,就没法给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提供必要的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

西方近代科学萌芽的时间,大略相当于中国的明清时期。遗憾的是,朱元璋以“知丁法”为核心构筑起来的洪武时代,是一个严重缺乏自由度、扼杀科学发展的典型社会。

在《大诰续编.互知丁业第三》里,朱元璋规定,民众只能从事士农工商四种生计,不在这四业范围之内谋生者则属于“逸夫”、“游民”,是威胁社会稳定的毒瘤,必须消灭。朱元璋要求,市井村镇中的民众,对自己的邻居,必须做到“互知业务”,也就是了解他们家里几口人、几人务农几人读书,几人从事手工业或者商业;读书者在哪里上学以谁为师,做老师者有几个学生姓甚名谁……如果邻居中存在“逸夫”、“游民”而不向官府报告,除了“逸夫”、“游民”会被处死,里甲与四邻全家,都将被流放化外。

为了配合“知丁法”,朱元璋还制定了严苛的“路引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农民没有特别申请的“路引”,每日里不得离开自家方圆一里。早上何时出门耕作,晚上何时回来,都须让邻居知晓。工匠出远门做工,须在路引上标明目的地;在本地做工,要让邻居知道你的具体所在。归来或早或迟,都要说与邻居知道。经商者,本钱多少、货物轻重、所行远近、水路旱路,都要详细注明在“路引”当中;归来的大致期限,邻里务必知晓;若一年没有消息,两年未曾归来,邻里必须去其家中调查原因,如此才不必承担连带责任。

在朱元璋的高压下,“知丁法”与“路引制度”在洪武时代得到了严厉执行。比如,据《大诰.续编》,朱元璋曾一次性惩治苏州、松江两府“游民”2871人,使之亡身破家;据《大诰.三遍》,镇江坊甲邻里因未主动捉拿“奸民”,被“尽行责罚”,全部发配去砌成墙,空家身死者不计其数。

显然,在这种社会里,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是没有政治空间(被定性为不务正业)和经济空间(养不活自己)的——洪武时代的社会状态,虽是极端案例,但以损害社会活力为代价来维护政权稳定,却是自秦汉至明清所有帝制政权的共同手段(欧洲古代的很多政权,其实也是如此)

其次,没有社会自由度,就没法造就科学共同体,没有科学共同体,就不会有近代科学的诞生。

近代科学的诞生,与科学共同体的出现,是高度同步的。

比如,意大利物理学家波尔塔于1560年在那不勒斯创立了“自然秘密研究会”,学者们定期在他家中聚会交流。“自然秘密研究会”被当局定性为巫术团体而遭取缔后,波尔塔又寻求到了凯亚公爵的支持,在罗马成立了新的学术组织“林琴学院”,伽利略也在该组织之中。再往后,伽利略的学生得到了美第奇家族的支持,于1657年在佛罗伦萨成立了“齐曼托学院”。英国也于1640年代出现了由科学家约翰.威尔金斯倡导成立的“哲学学会”。哲学学会后来发生了分裂。1660年,该学会的部分成员在格雷厄姆学院召集会议,倡议建立一个新机构,以促进学术信息的更新和交流,两年后,该组织获得查理二世批准,即是著名的“英国皇家学会”。

这些科学共同体的出现,与欧洲的社会自由度得到扩张,有直接关系。

遗憾的是,同期的中国,并无产生“科学共同体”的土壤。

万历三年(1575),张居正重申了朱元璋的“祖制”,勒令天下“不许别创学院,群聚党徒及号召他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游士人等,许各抚按衙门访拿解发”——不许民间开设书院讲学,违者抓起来流放。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又下令遵照“皇祖明旨”,毁天下书院。清军入关后,全盘继承了上述政策,顺治九年(1652)的政策规定“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库全书》编成,皇帝钦定明朝亡于门户,而“门户始于朋党,朋党始于讲学”。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书院命运尚且如此,依赖“科学共同体”才能存在的近代科学,自无可能诞生在明清时期的中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05442.html

上一篇:李明远教授关于“人体能量系统”的构想
下一篇:[转载]新华网:学者称德国新发现类人猿化石可能改写人类进化史
收藏 IP: 120.231.2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