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追寻医学思想的轨迹(3)——绪言

已有 1794 次阅读 2019-4-22 20:45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医学思想, 现代医学, 传统医学, 知识结构

三、异军突起的基础医学

根据上述模型,我试图将现代医学的知识体系纳入其中进行分析,但出乎意料的是,该体系竟然缺乏一种能够统领各种医学知识的核心观念,起码表面上看不出来。

(一)分门别类的学问

鸟瞰现代医学知识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类:基础医学和应用医学,后者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等三个方面,最近有人提出还应该包括保健医学,称之为“四大医学”。每一种应用医学都有一个庞大的体系,我们并非在这里需要完整地描述这个体系,而是让大家关注:为什么现代医学里面会有一个分门别类的基础医学?它们是怎样“变”出来的?

事实上,真正推动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正是基础医学。可以说,基础医学的成长史,就是一部现代医学的进步史。有了各基础学科的发展,医学才从根本上由一种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例如古代医学、现代生活中的替代医学),上升为一种可以称之为科学的学科。从名字可以看出,基础医学是医学的根基,正是因为基础医学的蓬勃发展,才有了临床医学的日新月异。

所谓基础医学(Basic Science of Medicine)是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法解决医学问题的一系列医学分支学科的总称。包括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物质基础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表现结构基础的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等)、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病理学等),研究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表现功能基础的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等,研究疾病原因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毒学、基因学、肿瘤学等,研究药物的药理学、药物化学、毒理学(图0-2)


图0-2  现代基础医学的分门别类

过去有一种说法,医学作为应用学科滞后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其实,基础医学的成长贯穿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例如,以医生为主体的医药化学学派是现代化学诞生的主要推手,各种基础医学的奠基人大多数是临床医生。作为现代科学与自然哲学分水岭的1543年,是因为有两部著作问世:一部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改变了人类对“大宇宙(天体)”的看法,另一部是维萨里的《人体构造》,改变了人类对“小宇宙”(人体)的看法。因为这种改变,吹响了科学时代的进军号。

基础医学的历史,如果从William Harvey、Vesalius等人算起不过400年,而真正的现代基础医学,历史不过200年。临床医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并没有以科学作为基础,而是以某些自然哲学(例如希波克拉底所谓的四体液说,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说)为指导。本书中篇《走向实证》就是探讨各种基础医学诞生的故事。

(二)两种世界观

上文可以看出,现代医学的知识体系与各种传统医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分门别类的基础医学部类。尽管现代高等院校的中医学教材都有中医基础理论的课程,这是根据现代医学撰写的实际内容非常薄弱的形式主义。

为什么传统医学没有基础医学的部类?这与“世界观”有一定的关联。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社会意识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我们过去常常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来区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而且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从朴素的唯物观到机械的唯物观,最后走上辩证唯物观的过程。实际上,古人对自然的认识仅仅是朴素的唯物观吗?这得从“形而上学”的概念说起。

《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什么?指事物的规律;器是什么?即万事万物。二者的关系如何?老子在《道德经》中演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即“道”生万物的过程,或者说“无中生有”。《淮南子·天文训》是迄今我们看到的对它最早的哲学解释:“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照《淮南子》的解释,“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于是万物化生。这是一种古典的宇宙生成论,也是我国“重道轻器”世界观的渊源,以形而上的规则(意识)决定形而下的器物(存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再来看看《黄帝内经》的观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显然是继承“道生万物”的认识论和世界观。即“形而上”的阴阳学说,决定着世界万事万物的发生和变化。因此,医学找到了“阴阳”就有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具体的生命现象和经验事实都找到了演绎的起点。这样一来,医学可以满足于一种高高在上的、虚无缥缈的自然哲学的形而上的理论工具,就可以轻松地诠释万事万物的内在变化,不再去追求各种具体事物的具体变化(因果关系)。举一个今天的例子:

无论任何一种新发传染病,我们不需要做任何研究就可以“辨证论治”,这是为什么?因为“辨证论治”早已固化为一种先验的体系,它不需要我们再做什么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有了这个法宝,一切临床问题都可以轻松应对。但是,传统医学因此就不能形成实事求是的、理论与经验水乳交融的互动局面,也就不能产生科学的加速度效应。因为它是古代的圣贤通过思辨“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文艺复兴后的科学巨匠们一点一滴地通过观察和实验,艰辛地从万事万物自身的因果关系中“发现”出来的。而且,那时候的医学也不讲什么唯心、唯物,拿来就用;各种知识相依为命,也顾不上什么逻辑自洽。

其实,西方古代医学也是这样的。因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即世界观)决定了这一切。过去,我们常常把“形而上学”看成是一种方法论(“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其实它更重要的是一种本体论体系,是原始哲学的一个门类,指对不可证明的无形世界本质的猜测。其理论原则是柏拉图的“世界二重化”,13世纪起被作为哲学名词,用以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学问。在黑格尔提出辩证法以后,它又被用以指与辩证法对立的古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那么,什么是柏拉图的“世界二重化”?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主观世界)和“现象世界”(客观世界)所组成。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象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因为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因此他主张,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和可靠的,而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导致真正的知识。显然,这与易经和老子的不谋而合,它是古典文明的必然选择。

那时候,西方古代医学家解释医学现象和经验事实也是这样。例如,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来自“四元素说”)、盖伦的“三灵气说”(符合圣父、圣子和圣灵的“三位一体”说)能够统治西方医学1000多年,就是这种自然观的历史惯性所致。轴心时代的先贤们,没有办法不借助自然哲学,他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处在人类的孩童时代,虽然无可奈何但仍然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正如科学时代的开创者,他们不能不选择机械唯物主义,也是那个时代最明智的选择。他们没有依恋与停留在“天人不分”的模糊性认知上,而是将医学的研究对象死死地锁定在医学现象和经验事实上。

是的,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曲折的历程。史前的纯经验时期,人类就象在茫茫的黑夜里摸索着零碎的、散乱的、随时就会遗忘的知识片断。当踏入理性思维阶段,最初的尝试往往只有广度没有深度。那时有多少事物环绕着人类,而最先被考虑到的是事物间的联系。那时的所有知识都包容在一个总体框架之内,人们通过直观、类推和揣摩,自然谈不上重复性检验,只有原始的自然哲学作为规范和工具来扩展知识。那时对于任何一个具体问题,常常采用千篇一律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或者从天上到地下、从社会到人格,把仅有的知识拿来联系、类推和说明,因为“自然哲学只能这样来描绘: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2页)(恩格斯语)。这就是轴心时代自然知识井喷式爆发的幕后推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

中医学理论发生在自然哲学的自然科学时期,它深深地烙印着这个时代的历史痕迹:(1)用哲学的普遍性概念替代医学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命名。有的直接引用,如精、气、神、气化、生克、阴阳等等;有的经过改造,如肺金、脾土、肝气、相火、心阳、肾间动气等等。(2)用哲学的一般性原理替代医学特殊问题的解释。如用精气的升降出入、阴阳的对立互根、五行的比类取象、生克乘侮来说明人体生命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和预防的具体事实。(3)用事物的表象来譬比、类推医学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如用六淫及其特性来解释外感病的病因、病理和药物的药程,用四气五味解释药物性质,用君臣佐使解释药物配伍等等。

上述现象相当于“哲学代替论”,用一个形象的典故来说就是“拉郎配”(其它古代自然知识也是这样)。当医学的经验事实一时无法揭示其内部机制而又企图解释时,就临时匆忙地拉一些表象经验或哲学原理来充当说明;这种生造的关系一经协定(即约定俗成),就相伴至今,经验和理论维持着一种“没有爱情的夫妻生活”。毕竟,事物和现象有它自身的具体机制,只有它自身的机制才和它形成深厚的必然联系。

(三)整体论与还原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

还原论(Reductionism)一词最早由美国哲学家蒯因在1951年提出,他是作为对现代科学分门别类以及主张把事物的高级运动形式分解简化为低级运动形式的批判而提出来的。那时候,还原论是人类认识和应对复杂世界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主导着整个近代科学的研究规范。它的贡献如此巨大,完全可以说若没有还原论,就没有当今种类繁多、成效卓著的庞大自然科学体系。但其缺陷也非常明显,受得现代科学的多方质疑。

整体论与还原论是相对而言的。人们对二者有一个通俗的比喻,谓前者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后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二者均是人类认识自然在不同阶段的最佳选择。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74921.html

上一篇:《知乎》关于中医界如何看待恽铁樵“脏腑虚化”理论的咨询结果
下一篇:[转载]谢蜀生:介绍有关“中国近现代医学革命”的四本译著
收藏 IP: 183.37.130.*|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