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生理心理学?它是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经验及心理活动进化、发育和生理机制的一门学科。生理心理学以大脑为中心,研究各种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主要是心理和行为的神经机制(特别是脑机制)的研究。因此,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信息科学及神经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主要通过完成实验室动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实验,来研究行为生理学的科学家。生理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在控制行为中,神经系统的作用及与身体其他部分(特别是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像感觉过程、睡眠、情绪行为、消化行为、攻击行为、性行为、父母行为以及学习和记忆这类主题。他们也研究折磨人类的疾病的动物模型,比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身心疾病以及精神分裂症。
(一)威廉·冯特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1873-1874年,W·冯特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Wundt‘s 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一书,该书由于其丰富的科学内容,在37年中印行了6版。这本书是冯特早期在海德堡大学从事生理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10多年的总结,也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代表作。这部生理心理学牢固地确立为有自己的实验课题与实验方法的实验科学。冯特在该书序言里说明了他的目标:“我这里提供给大家的这本著作是想勾划出一个新的科学领域”——生理心理学,也即实验心理学。
在本书绪论里,冯特首先指出为什么将该书命名为《生理心理学原理》。冯特认为从书名中就可以了解书的内容和性质了。他想在内容上揭示两个科学的联系:(1)生理学和心理学合起来就包括生命现象的全部;它们研究一般生命的事实,特别注重人类生命的事实。(2)生理学是关于生命的一切,是那些由我们感官知觉到的身体过程;心理学是研究我们意识过程的相互关系。
冯特认为,把身体现象分成生理的与心理的,是很有意义的,并且为解决科学问题起见,也是必要的。但是,必须记住一个生物的生命,实际只有一个;虽然复杂,但总是单一的。因此,我们不能把身体生活的过程与意识过程分开,正如我们不能把感官知觉所引起的外部经验与我们的内部经验分开,而诊断这两项经验是相对立的一样。事实上,好多身体生活的现象总是与意识过程相连,而意识过程也总是与身体生活的过程相连。我们日常认为,某些身体动作直接发于意识作用,这种作用只有在自己的意识内才会察觉。转过来看,我们以为在意识内发生的外物观念是由感官直接受刺激,以为记忆是过去感官印象的遗留作用而引起的。所以,生理学和心理学有许多互相接触之处。固然,一般地看,它们研究的问题确实不同。可是,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研究意识过程与身体生活的某些现象间的各种关系;生理学的研究也不能够忽视身体生活的某些现象所表现的意识内容。心理学者认为,关于感官或脑部的过程无论是事实或是假设,几乎全是依据心理变化,他们认为心理学是生理研究的不可少的辅助,二者互相依赖,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以往的心理学者对生理学往往不取这种态度,他们以为拿心理作用对身体变化作任何一种参照,都是多余的;以为只需直接觉察意识过程,就可以成立心理学。本书的命名,就是对这种观点的反对。
冯特指出,以“生理心理学”作为书名,是为了强调他所提倡的这种心理学将采用从生理学中发展出来的研究方法。冯特说:“本书用‘生理的’这个形容词。只是说,我们的心理学在分析意识过程之时,要尽量利用近代生理学所贡献的工具”。
怎样利用生理学的研究工具呢?冯特提出两种利用的方式:
1. 长期以来,心理学的研究都是用哲学方法;而生理学因其研究的特性,却能够应用准确的实验方法。生理学所用的对于生命过程的实验的改变,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使意识过程同时起变化。所以,生理学就其本质而论,显然能够在方法上帮助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可以在改进实验方法方面得到生理学的帮助;在这个范围内,可以称之为实验心理学。这个名称暗示心理学在采用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绝不再囫囵吞枣地模仿,也不会丝毫不变地把它应用于新材料。
2. 对于广义“生命”的适当定义。生命必须包括生物体的生活过程和意识过程两方面,因此,每个生命现象就存在着身体和心理这两方面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有时生理学谈到,有时心理学谈到,但无论哪一门学科都不能对这些问题作最后的解决,这是由于受到学科分工的限制。冯特认为,实验心理学和别的心理学只是方法不同,不是目的不同,所以它并不比其他心理学更能应付上述问题。但在另一方面,生理心理学却能研究身体生活过程和心理生活过程间的关系。就生理心理学接受这一问题的限度来说,我们可称它为心物学。它是生理学和心理学间的门交叉学科,主要是对于依经验所发现的心身关系的研究。
这样,“生理心理学”这个名目暗示两个问题:(1)方法问题,即利用实验;(2)心物学的补充问题,含有对于心理生活的身体素材的知识。就心理学本身来说,第一问题比较重要;第二问题主要是与关于一般生命过程的统一性的哲学问题有关。
冯特提出,为了能把握住心理现象并加以精确观察,必须将内省法和实验法结合起来。“实验的根本性质,在于我们能够随意把一件事情的条件改变,并且假如要得到精密的结果,必须能把这些条件加以可在数量上测定的改变”。因此,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观察、比较各种对象,分析研究各种现象,都少不了实验法。意识过程比物质现象具有更不稳定的特点,“是稍纵即逝的事变,不断在流动,在变化”。所以要研究意识过程,实验方法是基本的工具;只有利用这个方法,才能够做科学的内省。内省由于结合了实验,第一可以“造成外部情况,使一个有确定性的心理过程有一定的时刻发生”;第二可以“使观察者能控制一般情况,做到陪伴这个过程的意识状态几乎不变”。所以,实验方法用处很大,它不仅使我们能够随意改变观察的条件,而且还能能够观察、丰富研究结果。冯特把生理学的一套实验方法搬到心理学上来,将传统的思辩式的经验性的内省必造成为实验性的内省,使内省在心理学方法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二)威廉·詹姆斯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生理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詹姆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詹姆斯生于纽约,1861年进入哈佛大学劳伦斯理学院学习化学、比较解剖学和生理学,1864年转入该校医学院。1865年随同著名生理学家阿加西斯去巴西进行自然考察。1867年又去德国留学,在赫尔姆霍茨、冯特、微尔和的指导下学习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1869年在哈佛大学获医学博士。1872年在该校讲授生理学和解剖学。由于研究神经生理以及与心理学有关的其他生理学问题,他逐渐转向心理学的研究。1875-1876年他在美国第一个开设心理学课程,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1875年他还设计了一个小型心理学实验室供教学演示之用。
詹姆斯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1890)、该书既是当时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总结,又是詹姆斯机能主义(或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这部著名巨著已经被翻译成中、法、德、意、俄和西班牙等国文字。1892年他把《心理学原理》(两卷本)改写为《心理学简编》,在美国被作为大学标准课本。1899年出版《对教师讲心理学和对学生讲生活理想》,该书强调兴趣和行为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是一个表现行为的有机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儿童的健康习惯,并且对机械背诵的迁移作用提出质疑。这些见解对美国教育心理学和美国"进步教育"的发展有相当的影响。他其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实用主义》(1907)、《多元的宇宙》(1909)、《真理的意义》(1909)。詹姆斯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及机能心理学元素主义的先声,情绪说则预示了20世纪行为主义的诞生;他还和他的直传弟子一起主持大学心理系和实验室的工作,在美国心理学史中,特别是在理论上有重要贡献。
(三)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
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1849年9月14日出生于梁赞的一个牧师家庭,1860年进入神学院,1870年改变成为当牧师的初衷,进入圣彼德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4年获任军事医学院副教授,1890年起成为军事医学院药理学教授,1895年起为生理学教授。
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卓越贡献而获诺贝尔奖金。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他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后来行为主义发展的奠基石,华生借此构成行为主义纲领。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内容: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四)斯伯里
斯伯里(Roger W·Sperry 1913-1994),美国神经生理心理学家,用测验的方法研究了裂脑病人的心理特征,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他把猫、猴子、猩猩联结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最大的叫胼胝体)割断,称为“割裂脑”手术。这样两个半球的相互联系被切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
这一手术于1940年由Van Wagenen 和Herren首先在临床上对慢性顽固性癫痫病人使用,获得较理想的疗效,癫痫发作几乎完全消失。1961年斯佩里设计了精巧和详尽的测验,在作割裂脑手术的人恢复以后,进行了神经心理学的测定,获得了人左右两半球机能分工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asymmetry),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从而更新了优势半球的概念。裂脑人的每一个半球都有其独自的感觉、知觉和意念,都能独立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两个半球都能被训练执行同时发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务。斯佩里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语、思维和意识与两个半球的关系,成绩卓著,获得了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斯伯里是奇特的裂脑人创始者。有一种脑部疾患叫做“癫痫”,疾病大发作时病人会突然丧失意识,倒地,全身肌肉发生强烈的抽搐,并伴有咬舌、流涎、尿失禁等症状。他为了医治此病,将患者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主要神经纤维“胼胝体”切断,使一侧大脑半球的病灶所产生的神经电暴不能扩散到另一半球去。手术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也未出现不良的后遗症,如人格和智力的改变等等。然而经过这样手术的人,毕竟与常人有所不同了,他们实际上成了有两个独立的大脑的所谓“裂脑人”。正常人的大脑也有两个半球,但是由于胼胝体的连接,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因此,正常人的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起作用的。人们很早就知道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患有失语症的病人,其大脑左半球颞叶有损伤。这个部位后来就被称为“布罗卡”区,它涉及人的说话功能,是运动性语言中枢。以后人们又继续发现了左半球的其他一些部位与书写、阅读等功能有关,只有少数左利手(俗称左撇子)的人语言中枢在右半球或分在两个半球上。由于大多数人的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大脑左半球就被人们称为优势半球。
(五)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A.H. Maslow 1908-1970)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人格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马斯洛于1908年4月1日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1926年入康奈尔大学,3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7年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9年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6月8日因心力衰竭逝世。
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遗憾的是,马斯洛本人未能亲眼看到他多年为此事鞠躬尽瘁所获的成果。
马斯洛的著名论文《人类动机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最早发表于1943年的《心理学评论》。他的动机理论又称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健全社会的职能在于促进普遍的自我实现。他相信,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越是成熟的人越富有创作的能力,邪恶和神经症是环境造成的。马斯洛的主要著作有《动机和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科学心理学》(1967)、《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等。
(六)沃尔夫冈·科勒
沃尔夫冈·柯勒(Wolfgang.Kohler,1887-1967)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韦特海默、考夫卡),也是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灵长类行为研究的先驱。他主要研究了知觉规律,提出知觉的格式塔原则;还进行了猿猴行为的研究,提出动物学习的顿悟理论。194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科勒是完形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和考夫卡曾是韦特默似动现象实验的助手和被试;以小鸡视觉辨别实验为验证完形心理学提供实验根据,运用完形心理学原理,设计黑猩猩实验,研究顿悟学习,并把完形心理学理论系科勒统化。
科勒生于爱沙尼亚,在德国长大,先后在杜平根、波恩和柏林等大学学习,1909年在斯图姆夫的指导下以心理声学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0年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1912年他和考夫卡一起当韦特默似动现象实验的被试,三人合作研究共同奠定完形心理学的基础。 1913~1920年任普鲁士科学院人类研究所主任,到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的腾奈立夫岛上对猩猩的智慧进行著名的实验研究。1921年回国继斯图姆夫任柏林大学教授兼心理研究所主任。1934年因受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到哈佛大学任教,次年任宾夕法尼亚斯瓦特莫学院心理学教授,1958年任新罕布什尔州特劳斯学院教授。1956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年病逝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主要著作有:《人猿的智慧》(1917)、《完形心理学》(1929)、《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1938)、《心理学的动力学》(1940)、《图形后效》(1944)、《完形心理学的任务》(1969)等。
柯勒指出,所谓的格式塔是指任何一种把情景看作成被分离的整体。柯勒认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这里,直接经验与意识是同义的。在他看来,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心理现象,两者都离不开直接经验。他的直接经验与W·冯特和E·铁钦纳的元素主义不同,他反对把直接经验人为地加以分析使其丧失原初的面目,而主张自然的机能的分析法。柯勒提出的顿悟学习理论和交换论目前已成为西方心理学中最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
在20世纪之初,桑代克的试误学习和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是公认最权威的学习理论。柯勒在南非特内里费岛上的黑猩猩学习实验研究发现,黑猩猩在目的受阻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时,并不像桑代克所解释的要经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柯勒为研究黑猩猩的学习,设计了六大类很多不同的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接竿问题”。他将饥饿的黑猩猩关在笼中,笼外远处放置香蕉,并在笼与香蕉之间放置数条长短不同的竹竿,每条竹竿的长度,均不能单独用来取到香蕉。他最聪明的猩猩苏丹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两条竹竿接在一起,以取到香蕉?结果发现:黑猩猩面对情境时,动作并不紊乱,在几次尝试用单条竹竿取香蕉失败后,突然显露出领悟的样子,于是将两条竹竿接在一起而达到了目的。柯勒称此种学习现象为顿悟学习。顿悟是指突然察觉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他认为学习不必靠盲目的尝试和重复练习,只要个体理解整个情境中各刺激之间的关系,顿悟就会自然发生。这就是柯勒的顿悟学习理论。
根据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心理学原理,个体在刺激情境中学到的反应时机械式的,同样刺激再出现时,个体即对之表现出同样反应。1918年柯勒的小鸡啄米实验,否定了此种学习理论。他的实验设计是:先将小鸡置于中度灰和浅灰两张纸上,纸上方米,如小鸡啄食中度灰纸上的米,就让它继续,如它啄食浅灰纸上的米,就把它赶走。如此设计旨在让小鸡学到“中灰色”(刺激)和“啄食”(反应)之间的关系。此时柯勒将刺激情境改变,将两张纸改为深灰和中度灰。按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心理学原理,小鸡应和以前一样啄食中灰色上的米才是,柯勒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此时小鸡改为啄食深灰色纸上的米。柯勒认为,此时小鸡食向整个刺激情境相对关系的变换而反应,而非向单一刺激特征作反应。柯勒的此种解释称为变换论。
七、克拉克·赫尔
克拉克·赫尔(Clark L·Hull,1884年5月24日-1952年5月10日),美国生理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逻辑行为主义创始人。1935年他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45年获得实验心理学家协会沃伦奖章。提出著名的假设-演绎系统、内驱力学习理论,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是心理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C·赫尔于1884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阿克伦。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密西根的农村里度过的。他小时候身体一直不好,视力又很差,加上家庭贫穷,所以几次中断了正规教育。在这期间,他曾在密西根一所单室学校里教了一年书。24岁那一年,他还因病瘸了一条腿。尽管面临众多困难和不幸,但赫尔一直锲而不舍地追求事业,并取得了成功。赫尔最初的志趣是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并于1913年在密西根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但后来他开始对哲学和心理学发生了兴趣,进入了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研究生,并于191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时年34岁。接着,他在该校任教10年。1929年,他应聘担任耶鲁大学的研究教授,并领导该校"人际关系研究所"的一个小组,专门研究学习在处理人类事务方面的作用。1947年转任该校心理系教授。在这期间,他于193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5年获美国实验心理学协会的华伦奖章。
赫尔早期的研究兴趣相当广泛。他曾系统地调查研究了烟草对理智功能的影响、人与动物态度的测验、概念的形成,以及催眠术等。他曾整整花了10年的时间研究催眠的问题,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一本专著。1927年,赫尔第一次读到巴甫洛夫的著作,对其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印象极深,从而对条件反射和学习的问题发生了兴趣。这是赫尔最后一个也是最主要的研究领域。他在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有:《行为原理(Principles of Behavior)》(1942)、《行为的要素(Essentials of Behavior)(1951),以及《行为系统:个体有机体行为理论引言(A Behavior System: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Theory Concerning the Individual Organism)(195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1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