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流动性”概念离科学有多远

已有 2206 次阅读 2019-1-24 17:4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国文化, 概念流动性, 形式逻辑

有个段子,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一个明显差异,即对于概念(或术语)可确定性的不同态度。段子是这么说的:老外苦学汉语十年,到中国参加汉语考试,拿到试题一看泪流满面,直接交白卷回国了。原来题目是:请解释下文中每个“意思”的意思。

阿呆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阿呆:“小意思,小意思。”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阿呆:“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阿呆:“是我不好意思。”显然,外国人没有办法理解这么多“意思”的不同含义。关于这样的段子还有很多,说明中西思维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当然,这是民间语言,说明望文生义的重要性。我国的传统文化名著,是不是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

先看看老子的《道德经》,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范本。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美的对仗,但是关于“道”和“名”的三个含义各有不同,存在明显的歧义性。形式逻辑强调概念的可确定性,这样变来变去的概念确实会令人抓狂。

再看看中医名著《伤寒论》,101条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柴胡证”、“柴胡汤病证”、“一证便是”,这里面的三个“证”意思一致吗?而且,“柴胡证”=“少阳证”吗,它们的内涵是什么?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精髓,但是从张仲景到“伤寒学派”,从来没有人为“六经”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让训诂学家望文生义了几十个解释,都说是张仲景的意思,可张仲景就是没有明确的意思。

195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斯威策参加了一个“中国无科学的问题”的讨论会。他把讨论的主要问题记下来寄给了爱因斯坦并向其请教。爱因斯坦在回信中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不用惊奇的,若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倒是令人惊奇的。”

概念是理论的逻辑出发点。“形式逻辑”要求对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即对其内涵和外延要有确切而简要的说明。中国的贤哲确实没有走上这一步,从来没有形成对“概念”进行定义的习惯,可能由于追求文字的“美”而常常用不同的词汇描述同一种事物,因此也常常用相同的词汇表达不同的意思,而没有创造出“定义”这一逻辑方法。正因为这个原因(与没有创造出标点符号有关),我国的考校训诂之学特别发达。

科学需要严谨的思维。也许正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惯性,尽管我们古代有“四大发明”等在技术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与科学只能擦肩而过。

不过我想,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有其弊必有其利,它可能在谋略、文学艺术等方面形成另外一种文化特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58895.html

上一篇:“国家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启动工作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转载]佟彤:西医让人明白地死 中医让人糊涂地活
收藏 IP: 113.98.232.*| 热度|

1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