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6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602 真实、自由、优雅、坦然

博文

施一公不得诺贝尔奖是正常的,得到是意外的

已有 42406 次阅读 2015-10-21 07: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施一公, 诺贝尔奖, 评价

            解读施一公的人太多了,科学网也不例外。

          我认为,施一公得不到诺贝尔奖是正常的,非常正常!如果万一得到诺贝尔奖(要注意是万一),那是意外的。

           全世界的科学家做科研,只有极极少数人能够得到诺奖,凭什么一定要给施一公如此大的压力呢?谁有本领,将施一公的经费给他,他保证能够得到诺贝尔奖?谁敢做出这种承诺,即使诺奖得主,也不敢做出这种承诺。

           不少人垢病cctv报道施一公,说实在的,这是新闻人做的事,唯一能够说施一公不好的地方,就是施答应并配合媒体采访了。许多新闻上的语言,是新闻工作者说的,不一定就是施一公本人的真实意思的表达。我觉得要以施一公的真实说出来的话做评判标准。

           其实,中国科研经费比施多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按得经费当时物价的折算进行对比。

           至于施一公的研究水平与意义,本人不好评说,因为我不懂,这是他的同行们能够做的事。但如果施的研究内容不是特别先进,我觉得也应该好好进行有理有据地评说,而不是冷嘲热讽。

           即使施一公科研上不是特别好,也不能太过份地对待。除非他犯罪,或者有严重不道德或有骗的行为。我觉得,如果有不好的行为是掩盖不住的。科研,要给一个空间,让人不要窒息。

           不要用必须得诺贝尔奖来说事,这是‘逼人自杀’的风格与做法。

           世界上绝对没有人事先说自己一定能够得到诺奖,世界上也绝对不应该有人说,某人一定而必须得诺贝尔奖,如果一定要这样说,自己先做个这样的表态。

           过度解读,延伸推测别人的话,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其实有事说事,可以进行科研评价,也可以揭露不正当的行为,可以评价做得不好或不赞成的事情。这样有利于中国科研风气的好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929703.html

上一篇:过度解读有时包含着小人之心
下一篇:用一句中国古语来描述饶毅与施一公
收藏 IP: 121.248.130.*| 热度|

40 周健 王涛 柳林涛 檀成龙 张文军 文克玲 邓汉强 刘忠波 孙长庆 李颖业 李天成 戴德昌 蔡小宁 叶春浓 韦玉程 汪晓军 张士伟 郭战胜 唐小卿 唐常杰 罗德海 杨顺楷 余洪波 苗元华 逄焕东 李毅伟 王毅翔 张云扬 龚凯乐 cefele gzyang kexuegzz biofans htli liygmail neilchau wanghuaqun idealist qzw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