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6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602 真实、自由、优雅、坦然

博文

中国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侧重点

已有 3608 次阅读 2013-7-30 17:1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 硕士, 中国大学, 本科

      中国的大学有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三级学位培养,根据中国目前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学生们的就业、大学的科研等实际情况,我觉得应该有所不一样。

      本科:应该进行从事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查阅资料及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及基本的科研训练。因为他们出来要工作,所以从事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要学习好,否则无法从事本专业工作。特别是再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培养。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通过本科论文,进行专业科研能力的训练。

     硕士:我觉得既要考虑导师的科研,更应该考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及社会对这部分人素质的要求。硕士毕业后基本上是走向社会参加技术与管理工作,如果不读博士,不到大学与研究所工作,基本上不从事纯的科研工作,而且中国与国外不一样,中国的企业从事技术开发以硕士及本科为主体,他们承担着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重任。我觉得,中国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做应用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为上策。一是可以提升中国产品的竞争性,二是可以让研究生更好更快地到企业从事新产品开发工作。有些研究生从事非常纯理的探索研究,到企业后发现,很难与从事的工作接轨。

      博士:在硕士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再读博士,应该进行理论及深度探索研究的培养。这些人毕业后部分在大学及科研单位工作,其实许多人还是到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做应用研究是否有后劲,他的基础好不好就非常重要。而且博士研究生经过硕士阶段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他的博士论文阶段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会不一样,既有理论上的考虑,也有应用上联想,既考虑发文章,也会自然考虑这种理论探索的实际意义。

 

       我认为,高校培养本科、硕士、博士一定要考虑社会的需要,考虑学生毕业后如何更加有效地为社会服务,为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服务。

       一定要根据中国的特点来调整培养的侧重点。

       肯定有博主不同意我的观点,会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培养机制与要求来套中国学位培养方法。

       中国有庞大的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不要让他们都做纯基础研究,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更是对中国国际上竞争力负责。

       如果中国将博士阶段的‘科学研究’抓好,就可以了。

       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社会(企业)需要人才,但许多学生不符合要求’。

       我经常参加答辩,有的硕士研究生三年只做个简单重复研究,面非常窄,不考虑甚至不知道有什么用,不知道考虑成本,不知道考虑生产实际中的可行性,不知道考虑环保,不知道国内外这方面的市场与应用,从应用的角度来听他们说的话,觉得很可笑,考虑问题的着眼点与实际相差太远,许多人说出来的‘新’在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法实行。只知道按导师要求做,发篇文章。到企业去经常一问三不知,许多事情没有一点点意识,如果我是企业老板,我也不喜欢这样的学生。

       中国目前一年有数十万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如果从事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对中国的技术进步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力量,对社会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如果让他们做一些基础研究,发表了不少低水平文章,也是一个人力资源的浪费。

       这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社会从事技术工作,即使接轨快一到二年,这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效益’。

       中国的大部分博士不在大学工作,如果他们到企业,假如他们做过硕士研究生的应用研究,再在博士阶段在理论上深入,他到企业就能够‘不呆’,没有经过应用基础或应用研究,到企业可能未必比硕士强多少。因为纯基础研究考虑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是一个学生,假如研究生读完,没有明显的‘竞争力的提高’,企业不是很青睐,那还不如早点去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712641.html

上一篇:船员互相残杀现象有仔细研究的价值
下一篇:推荐一文
收藏 IP: 121.248.131.*| 热度|

6 蔡庆华 张焱 李宇斌 gaopeng0537 ycjyf lftk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