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霾研究的几点考虑
鲍海飞 2014-3-6
今天早晨,在科网发来的电子期刊上,正巧看到了一个消息:《 中国拟花费5亿元建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这个构想恰与我去年的某些想法暗合。去年,在上海雾霾最严重时,我就写了几篇博文,文中就提到,是否要建立或者成立雾霾研究的实验室或者学科之类,虽然所说的是一句类似戏言的话,结果,今天似乎真的就应验了。该项目的提出是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提出并在组织运作中,文中称:“世界上已经有欧洲的Euphore photo reactor烟雾箱,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大型室外环境烟雾箱分别在德国地质化学和动力学研究所(370立方米),欧洲光化学实验室(204立方米)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300立方米)等”;并“可以通过这个项目做很多的模拟实验,如颗粒物的形成,光化学烟雾和灰霾的产生原因等,“不光是我国科学家,也欢迎全世界科学家都来做实验。该想法或许很好,这里谈一点个人的想法或者建议。
1,可以委托几个相关的从事化学、生态分析的实验室进行重点实验研究,建立小型的烟雾实验室。在我国,一些高校和研究所、甚至当地环保部门都有化学分析实验室,那么,可以利用这个有效的资源来进行。最主要的是,这里面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他们懂得和擅长分析这类的化学反应机制和过程,无论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以及什么胶体反应等;并且实验室具有有很多质谱分析设备。因此,这是两个绝对的优势。至于建立什么“世界上最大的”、涉及到什么‘器壁大小之类的尺寸效应’,‘不光是我国科学家,也欢迎全世界科学家都来做实验。’这里觉得,眼下对这些问题的考虑似乎还太早,还难以解决当下的雾霾现状。
2,可以委托各地高校和研究所可以立即进行雾霾成因的分析和研究。由于该项目:“中科院这边已经论证好几回了,内部已经通过了,但我们并没有得到发改委批准的答复,不知道哪年建,不知道方案能不能通过,也不知道预算能批准多少。(原文中所言)” 因此,个人觉得眼下各实验部门和单位如果可能的话,如果经费允许的话、如果人员还充足的话、如果领导还支持的话、如果条件还许可的话,如果……等等,那么就可以立即着手进行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依托高校、院所以及相关地区,建立在不同地区上各自有特色的实验室或者研究小组。针对各地区的特点,进行研究,即分散式研究运作,并向国家提供研究报告和改进方案等。中国地域较大,各地区有不同特点,将各地区排污、污染物处理、空气、水等进行系列综合的监控和研究,而不是一个单独的烟雾类研究。可以分门别类的对不同气体化学反应的研究,甚至涉及到对植物和动物的研究等。即化零为整的研究工程!
4,成立流动性的研究实验室,而不是固定的、大楼模式的实验室,类似‘采血车’实地收集和研究。这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针对性和突发性的天气状况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5,国家基金委可以设立该类项目的研究。估计现在已经有人着手在做了,或者申报该类的基金项目了。
雾霾已经成为我国影响环境的一个严重问题,雾霾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复杂工程,雾霾的解决即在当下,又在将来,即涉及到个体、又涉及到企事业等部门。雾霾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减少雾霾,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雾霾研究的关键还不只是在雾霾的研究,而是在于如何解决这一个问题,还人民一个蓝天白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